搜索
首页 其他

楚衣诗经

1.蜉蝣之羽 衣裳楚楚属于诗经哪个部分

《诗经 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大意就是: 蜉蝣的翅膀又薄又亮,就像美丽的衣裳。我的内心很忧伤啊,哪里才是我归宿的地方啊! 蜉蝣的翅膀又薄又亮,就像华美的衣服。我的内心很忧伤啊,何处才是我归息的地方啊! 蜉蝣破穴穿洞出生时,真像洁白如雪的麻布衣。我的心很忧伤,哪里才是我止息的地方? 蜉蝣:昆虫名,又叫渠略,身体很小,翅薄透明,栖息水边,会飞,但寿命很短,朝生暮死。 於:一般认为这里的“於”是古“乌”字,即“何”的意思,又有把它解为叹词讲的。 我:同“何”。“我”、“何”古音通,并可互借。还有一说,把我做第一人称解释。 归说:这里的说念税,意思是止息、舍息,犹前面的“归处”、“归息”。 这首诗是讽刺曹国贵族在国家衰乱、危在旦夕的情况下,仍然奢侈享乐,因而诗人感叹自己不知身归何处。今人引用它,还有女子不知归属的意思,有“花开当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味道。

2.有楚字诗句 诗经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诗经》经典名句集锦(43句)

001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00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005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00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007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008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009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010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011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012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013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0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01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01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0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01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019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020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02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02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02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024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0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026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02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02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029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030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0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032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03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03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03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036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037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0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3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040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041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04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043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3.诗经秦风十首

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小戎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 。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

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

交韔二弓,竹闭绲縢。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4.诗经 周南中夜未央藟

为絺为绤,服之无斁,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绳绳兮,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麟之定,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诗经周南共十一偏。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振振公姓,于嗟麟兮,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

螽斯 螽斯羽,不可泳思。江之永矣,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振振公子,于嗟麟兮,王室如毁。虽则如毁。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我仆痡矣,云何吁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害浣害否,归宁父母,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揖揖兮,维以不永伤,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不可求思。汉之广矣。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公侯腹心。 芣苢 采采芣苢。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诜诜兮。

麟之角,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 螽斯羽。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薄言采之。采采芣苢,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薄言襭之。

汉广 南有乔木,灼灼其华。之子于归,父母孔迩。

麟之趾 麟之趾。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

5.分析论述《诗经.无衣》一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无衣是诗经中的篇名。

名为无衣的有两篇。其一是《诗·秦风》中的篇名;其二出于《诗·唐风》。

原文如下:《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意译: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衬衫。

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做准备!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唐风·无衣》岂曰无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意译:难道我无七节之衣?只是不如您的衣,熨贴合身又吉利!难道我无六节之衣?只是不如您的衣,熨贴好看又温暖!《秦风·无衣》,讲述的是秦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无衣的兄弟之情。

其中的“无袍”、“无泽”中的“袍泽”,被后人用为异姓结盟兄弟的典故;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全诗三章,每章的首二句,都以设为问答的句式、豪迈的语气,表现出那种奋起从军、慷慨自助的精神。所谓“无衣”,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

但是,这点儿困难算得了什么,即使是一件战袍、一件内衣、一件战裙,也可以与战友共享。“同袍”、“同泽”、“同裳”,正生动地表现出大敌当前,战友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

后人以“袍泽”“袍泽之谊”作为异姓兄弟、结义兄弟的代名词,典出于此。每章的三、四句,则写他们一听到君王要发兵的命令,便急忙修整武器,磨励兵刃,整装待发。

那“修我戈矛”、“矛戟”、“甲兵”的描述,正反映出他们那种摩拳擦掌、积极奋战的高昂的战斗热情。而每章的末句那“同仇”、“偕作”、“偕行”等语,则由共同对敌的仇恨,写到共同奋起、同赴战场,正表现出一种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疆土的义愤。

全诗感情激荡,气势非凡,极像一首战士进行曲。它激昂高歌,表现出一种慷慨雄壮的爱国主义激情,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诗章。

《唐风·无衣》,此诗与《秦风》中的《无衣》题目及首句皆相同,然而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却完全两样。从字面上看并无深意,但前人往往曲为之说,如《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

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厘王。

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厘王果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

(同上)这一说法今人多表示怀疑,如程俊英《诗经译注》就认为“恐皆附会”。 从诗意来看,本篇似为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

诗人可能是一个民间歌手,他本来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满温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

诗句朴实无华,皆从肺腑中流出:“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拣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舒坦,那样美观。”“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

可是挑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合身,那样温暖。”语言自然流畅,酷肖人物声口。

感情真挚,读之令人凄然伤怀。附 相关文献记载:伍子胥与申包胥是八拜之交。

伍子胥逃难时,遇申包胥。员曰:“昔桀纣见诛于其臣,惟无道也。

楚王纳子妇,弃嫡嗣,信谗佞,戮忠良,吾请兵入郢,乃为楚国扫荡污秽,况又有骨肉之仇乎?若不能灭楚,誓不立于天地之间!”包胥曰:“吾欲教子报楚,则为不忠;教子不报,又陷子于不孝。子勉之!行矣!朋友之谊,吾必不漏泄于人。

然子能覆楚,吾必能存楚;子能危楚,吾必能安楚。”(见《东周列国志》第72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伍子胥微服过昭关) 后伍子胥破楚,掘平王墓,鞭之三百,复求昭王,以报父兄之仇。

申包胥遂求救于秦哀公。—— 包胥请命愈急,哀公终不肯发兵。

于是,包胥不脱衣冠,立于秦庭之中,昼夜号哭,不绝其声。如此七日七夜,水浆一勺不入其口。

哀公闻之,大惊曰:“楚臣之急其君,一至是乎?楚有贤臣如此,吴犹欲灭之;寡人无此贤臣,吴岂能相容哉?”为之流涕,赋《无衣》之诗以旌之。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与子同仇。包胥顿首称谢,然后始进壶飧。

秦哀公命大将子薄、子虎帅车五百乘,从包胥救楚。(见《东周列国志》第77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吴师楚昭王返国)。

6.带有秦字的诗经,越多越好

《国风·秦风·无衣》,为先秦时秦国民歌。作为《诗经》中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此诗赞颂了即将参加作战的将士,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

秦哀公赋此诗,表示同意申包胥的请求,决定出兵抗吴救楚。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作品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⑴。王于兴师⑵,修我戈矛,与子同仇⑶!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⑷。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⑸!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⑹。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⑺,与子偕行⑻!

词句注释

⑴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⑵王:指指秦君。

⑶同仇:共同对敌。

⑷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⑸作:起。

⑹裳:下衣,此指战裙。

⑺甲兵:铠甲与兵器。

⑻行:往。

白话译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7.《诗经》全文翻译是什么

你那不是全文

【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礻颉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8.《诗经 秦风 无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秦风·无衣》

这首诗是军中的歌谣,反映了秦国兵士团结友爱、共御强敌的精神。全诗 分为三章,采用兵士相语的口吻。在激战前夕,兵士们聚在一起紧张地修整武器。这时,有人顾虑自己没有

衣裳。 他的战友就充满友情地劝慰他:“谁说没有衣裳, 我和你同披一件战

袍!”又用大义来激励同伴:“国家出兵打仗,我们且把武器修理好,我和你

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从诗中不仅可以看到兵士之间的友爱,也可以看到

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心甘情愿地承但起重大牺牲的爱国精神。诗歌音节短

促,声调激昂,生动地表现了秦国兵士们同仇敌忾、慷慨从军的情景。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围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译文】:

诗的大意是: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长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共同对敌!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战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作此诗的背景】:

是西周的幽王(为了美女褒姒烽火戏诸侯的那位先生)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

9.15首最短的诗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 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