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檀香木的诗句

一、有关檀香的诗词有哪些

1. 《南歌子》

宋代:张元干

桂魄分余晕,檀香破紫心。高鬟松绾鬓云侵。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

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更阑云雨凤帷深。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2. 《清平乐(三之一)》

宋代:贺铸

吴波不动。四际晴山拥。载酒一尊谁与共。回首江湖旧梦。

长曹珠箔青篷。舻声鸦轧征鸿。泪□镂檀香枕,醉眠摇春风。

3. 《醉桃源》

宋代:吕渭老

檀香新染砑红绫。腰肢瘦不胜。合欢小幌掩余酲。芙蓉入梦频。

山不尽,水无情。锦河隔锦茵。刘郎仙骨未应轻。桃花已误人。

4. 《短歌寄鼓山长老》

唐代:齐己

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积青冥中。六月赤日烧不熔,

飞禽瞥见人难通。常闻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

行围坐绕同一色,森森影动旃檀香。于中一子最雄猛,

称尊独踞鼓山顶。百千眷属阴影,身照曜,吞秋景。

我闻岷国民归依,前王后王皆师资。宁同梁武遇达磨,

过后弹指空伤悲。

5. 《谅公洞庭孤橘歌》

唐代:顾况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飞花檐卜旃檀香,

结实如缀摩尼珠。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

二、形容檀香的诗句

谅公洞庭孤橘歌(顾况)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飞花檐卜旃檀香,

结实如缀摩尼珠。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

经旷禅师院(贯休)

吾师楞伽山中人,气岸古淡僧麒麟。曹溪老兄一与语,

金玉声利,泥弃唾委。兀兀如顽云,骊珠兮固难价其价,

灵芝兮何以根其根。真貌枯槁言朴略,衲衣烂黑烧岳痕。

忆昔十四五年前苦寒节,礼师问师楞伽月。

此时师握玉麈尾,报我却云非日月,一敲粉碎狂性歇。

庭松无韵冷撼骨,搔窗擦檐数枝雪。迩来流浪于吴越,

一片闲云空皎洁。再来寻师已蝉蜕,薝卜枝枯醴泉竭。

水檀香火遗影在,甘露松枝月中折。宝师往日真隐心,

今日不能堕双血。

清平乐(贺铸)

吴波不动。四际晴山拥。载酒一尊谁与共。回首江湖旧梦。长艚珠箔青篷。橹声鸦轧征鸿。泪□镂檀香枕,醉眠摇□春风。

望江南/忆江南(廖刚)

无诸好,方面镇全闽。千骑泛云归洞府,三山明玉外风尘。依约是蓬瀛。贤刺史,龙虎檀香名。金花已传当日梦,锦衣聊慰故乡情。和气万家春。

三、描写檀香的诗句

1、《谅公洞庭孤橘歌》 年代: 唐 作者: 顾况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飞花檐卜旃檀香, 结实如缀摩尼珠。

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

2、《望江南》 年代: 宋 作者: 廖刚 无诸好,方面镇全闽。 千骑泛云归洞府,三山明玉外风尘。

依约是蓬瀛。贤刺史,龙虎檀香名。

金花已传当日梦,锦衣聊慰故乡情。 和气万家春。

3、《南歌子·桂魄分馀晕》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桂魄分馀晕,檀香破紫心。 高鬟松绾鬓云侵。

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 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

更阑云雨凤帷深。 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4、《桃源忆故人·寒苞初吐黄金莹》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寒苞初吐黄金莹。色染蔷薇犹嫩。

枝上紫檀香喷。洒落饶风韵。

南枝一种同春信。何事不忺朱粉。

自称霓裳孤冷。怨感宫腰恨。

5、《短歌寄鼓山长老》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积青冥中。 六月赤日烧不熔,飞禽瞥见人难通。

常闻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 行围坐绕同一色,森森影动旃檀香。

于中一子最雄猛,称尊独踞鼓山顶。 百千眷属阴□影,身照曜,吞秋景。

我闻岷国民归依,前王后王皆师资。 宁同梁武遇达磨,过后弹指空伤悲。

6、《宫词》 年代: 宋 作者: 夏竦 柳带分阴接殿基,笙歌还拥翠华归。 前宫晓赭匀妆脸,别馆春红晒舞衣。

槐影对笼苔点细,桐花西倚夕阳稀。 夜来梦上檀香阁,犹映珠帘避贵妃。

7、《颂古》 年代: 宋 作者: 释道颜 老僧正在东司上,不将佛法为人说。 一般屎臭旃檀香,父子之机俱漏泄。

四、有关牡丹,檀香的诗词

1、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

北宋.苏轼

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

香螺脱黡来相群,能结缥缈风中云。

一灯如萤起微焚,何时度惊缪篆纹。

缭绕无穷合复分,绵绵浮空散氤氲,东坡持是寿卯君。

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释迦文。

共厄中年点蝇蚊,晚遇斯须何足云。

君方论道承华勋,我亦旗鼓严中军。

国恩当报敢不勤,但愿不为世所醺。

尔来白发不可耘,问君何时返乡枌,收拾散亡理放纷。

此心实与香俱焄。

闻思大士应已闻。

3、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五、描写“檀香”的句子有哪些

1、我在黑夜中彷徨,点燃千年前的你赠的香烛,忽闻檀香,恰如你衣袂翩跹的幽香。

2、一盏清茗,一柱檀香,一人独对一山,一心静面一世。

3、让我们点上一支檀香,平息我们那颗因生活而疲惫的心吧!找一处荫翳,用心去慢慢品味这变幻、美妙而又艰难的人生,人生之美将在你瞬息的感悟中成为永恒的美!

4、在静夜,在花香、草香都高攀不上的高楼内,檀香和西洋乐。

5、檀香木材,经纵锯或纵削、平切或旋切,不论是否经刨平、砂磨或端接,其厚度超过6公厘者。

6、檀香弥漫,那是我拥抱你的手;清风拂面,那是我轻吻你的唇;微雨轻扬,那是我思念你的泪。

7、檀香久觅不着。心如香炉,捂一份好心情,心香自生。

8、与紫檀木同类的木料还有檀香,为常绿灌木,产于我国广东、云南等地。

9、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底下,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深深宫邸,糜烂与纸醉金迷,将人性腐朽殆尽。

10、空渺的梵音是为了洗去一切尘念,让世间薄弱的灵魂有了宁静的偎依。清淡的檀香,净化了人间百味,在悲悯的佛前,连罪恶都是慈悲的。

11、中国的檀香扇香气高雅。

12、檀香引窗花透窗棂,暗夜临剪纸忆剪影,我参透斑白了发鬓,故事嶙峋心不平曰命。

13、一卷经书,装载了佛祖全部的记忆,一炷檀香,点燃多少明灭的时光;一缕钟声,唤醒世间迷梦之人。

14、码字人最好的状态不是生活在社会底层。这种状态,容易肉体悲愤、仇恨社会,不容易体会无声处的惊雷,看不到心房角落里一盏鬼火忽明忽暗,没心情等待月光敲击地面、自己的灵魂像蛇听到动听的音乐、闭着眼睛檀香一样慢慢升腾出躯壳。

15、可以想像得出当时庄严的情景,一缕檀香的烟雾从香炉升起,辉煌的大厅散发出浓郁的芬芳,皇帝身穿朝服坐在座上,而毕恭毕敬的百官肃立两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