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吉语

1.诗经麟之趾注音

《麟之趾》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国风·周南》全文注音如下:

lín zhī zhǐ

《麟之趾》

lín zhī zhǐ ,zhēn zhēn gōng zǐ ,xū jiē lín xī 。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lín zhī dìng ,zhēn zhēn gōng xìng ,xū jiē lín xī 。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lín zhī jiǎo ,zhēn zhēn gōng zú ,xū jiē lín xī 。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白话译文:麒麟脚蹄不踢人,仁厚的公子呵。哎呀你是麒麟啊!麒麟额头不撞人,仁厚的公姓呵。哎呀你是麒麟啊!麒麟尖角不伤人,仁厚的公族呵。哎呀你是麒麟啊!

扩展资料:

这是赞美诸侯公子的诗歌。此诗以麒麟比人,祝贺人家多子多孙,且子孙品德高尚,如同麒麟。全诗三章,每章三句。三章回旋往复,反覆唱叹,通过视觉意象与听觉效果的交汇,营造出一种兴奋、热烈的诗情画意。

其首句描写麒麟,次句描写贵族,末句慨叹不幸的麒麟。意在以贵族打死麒麟比喻统治阶者迫害贤人(包括孔子自己)。赞美贵族公子,而以“麟”起兴,这在古代却是一桩异常庄重和动情的事。所谓“麟”,其实就是糜,鹿之一种而已。

不过古代传说中的“麟”,却非同寻常,是一种兆示“天下太平”的仁义之兽。所以后儒赞先王之圣明,则眉飞色舞于“麒麟在圃,鸾凤来仪”;孔子生春秋乱世,则为鲁哀公之“获麟”而泣,以为麟出非时也。

三章回旋往复,眼前是麒麟、公子形象的不断交替闪现,耳际是“于嗟麟兮”赞美之声的不断激扬回荡。视觉意象和听觉效果的交汇,经过了叠章的反覆唱叹,所造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兴奋、热烈的画意和诗情。

2.关于诗经的卷首语

卷首语

郭 云

赋比兴是诗词创作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尤其比兴是诗的特有表现修辞格。这里简略分析比的表现方式。所谓比就是打比方,是深入浅出的一种方法。用朱熹的话说就是“用彼物比此物也”。比兴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历史上曾经把比兴统称为譬喻。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该句虽然起着兴情的作用,但同时又是用雎鸠之美德来比喻苗条美貌贤惠的姑娘。但是比和兴还是不可等同的。比的运用在诗的表现上频率最高,正因为运用了比的修辞法,诗才又生机,有美感,句子才能委婉含蓄,才可使一首诗余音袅袅,隽永深长。如诗僧神秀诗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用菩提树、明镜台来比人的品质,其情景相融,意味无穷。但是如何用好比的方法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非靠理论就能达到。一方面比的外延和其内涵随时代的发展也愈加充实。《诗经》中几乎随处可见之比,但《诗经》和《离骚》相比,《离骚》有很大发展。《诗经》的比兴比较呆板、单纯和静止,其喻体和情感几乎是贴到了一齐不是融成一体。如《摽有梅》中:“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用成熟的梅比喻长大的姑娘,小伙子赶快来追我。但外物景象没有染上情感的色彩,是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离骚》就不同了。如:“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句中的喻体:众芳、申椒、菌桂、蕙茝,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几乎分不出本体、喻体。这就把外物染上了情感的色彩。语言婉转形象,其意境高远隽永得多。如果说儒家为比兴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楚辞》发展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对后人来说是树立了第一块里程碑。

比的外延很宽泛:如比喻(明比、隐喻、借喻),比拟、借代、对照等都是比的范畴。本体喻体和喻词表现的形式不尽相同。也正因为比的复杂性给我们增加了作诗和读诗的难度。尤其隐喻,其意理和所描写景物无直接关系,而是隐在比喻之外,本体和喻体常常分离。如唐·蜀僧德诚诗:“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禅偈中所描写的场景是一个垂钓的过程,实质是隐喻了一个极其深奥的僧人悟道之哲理。

比喻修辞格的正确运用直接反映诗人的创作能力高下,也是判断一首诗优劣程度重要依据。运用比喻修辞手法首先要准确把握喻体和本体之关联。刘勰讲:“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贵在切事,刘勰十分强调切事,他讲:“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鸤鸠贞一,故夫人像义。义取其贞,无疑乎夷禽。”强调不能滥用其意。其次比喻要遵循读者和诗人群体之认可的惯例和原则,作者与读者要通过正确譬喻架起一座桥梁,把读者引进你所创作的意境,要符合共同的审美观念。王逸《离骚经序》说:“《离骚》之文,依诗趣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就是这道理。切忌不可晦涩。比喻在于使作品更加动感,有生机和美感。诗人复杂的心理情绪托寄于物,比方于物,使复杂的情感形象化简单化。若太晦涩就适得其反。

总之要把继承与发展统一,传统与创造结合。熟练和灵活的运用好比喻方法,才可“物虽胡越,合则肝胆”,能给诗词带来丰厚的意味,隽永深长,才能提升诗的美感,方达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情。

3.诗经 励志的句子

颜魅家族Eb :你好。

【励志】诗句:

《诗经 小雅 圃田之什 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小雅 节南山之什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小雅 鸿雁之什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经 国风 鄘风 相鼠》:。。。。。。人而无仪,不死为何。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 卫风 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 卫风 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诗经好四字词语

【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为鬼为蜮】 《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朱熹集传: “蜮,短狐也,江淮水中皆有之,能含沙以射水中人影,其人辄病,而不见其形也。”后以“为鬼为蜮”比喻使用阴谋诡计,暗中害人。

【求之不得】 追求或寻找不到。本谓不遂所欲。《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多用于意外地遂愿。

【鱼跃鸢飞】 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毛传: “言上下察也。”孔颖达疏:“毛以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於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高岸深谷】 ①指幽僻的处所。②形容幽峭深邃。③《诗·小雅·十月之交》: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因以“高岸深谷”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鸟革翚飞】 形容宫室壮丽。语出《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投桃报李】 《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悬狟素飡】 语本《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因以“悬狟素飡”喻无功受禄。

【敌忾同仇】 《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杜预注:“敌,犹当也;忾,恨怒也”。后以“敌忾同仇”指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

【吐刚茹柔】 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弱。语本《诗·大雅·烝民》: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孔颖达疏:“柔濡者则茹食之,坚刚者则出之,喻……敌寡弱者则侵侮之,强盛者则避畏之。”

【切磋琢磨】 亦作“切瑳琢磨”。①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②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出谷迁乔】 从低处移到高处。《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鹂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本指鸟出自深谷,移居高木,后以“乔迁”为祝贺别人迁居之词。

【履薄临深】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深厉浅揭】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朱熹集传:“以衣而

【跼高蹐厚】 见“跼高天蹐厚地”。

【敬恭桑梓】 语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因桑梓为父母所种,故应恭敬。后用作热爱故乡,尊敬故乡之人的典故。

【昊天不吊】 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后因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

【清渭浊泾】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 “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后因称“清渭浊泾”。亦以喻两相比较,是非好坏分明。

爱莫能助】 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语本《诗·大雅·烝民》: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郑玄笺:“爱,惜也。仲山甫独能举此德而行之,惜乎莫能助之者。”

5.诗经中带久字的句子

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6.诗经中的成语及文学常用语及古今义

诗经中的成语

1、窈窕淑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3、辗转反侧。>;﹕“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之子于归。>;﹕“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5、赳赳武夫。>;﹕“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6、鸠占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7。夙夜在公。>;﹕“被之僮僮﹐夙夜在公。”>;﹕“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8、忧心忡忡。>;﹕“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9、素丝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10、有女怀春。>;﹕“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11、有女如玉。>;﹕“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12、死生契阔。>;﹕“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3、与子偕老。>;﹕“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14、不忮不求。>;﹕“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15、黾勉同心。>;﹕“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16、德音莫违。>;﹕“采葑采菲﹐无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17、及尔同死。>;﹕“采葑采菲﹐无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18、行道迟迟。>;﹕“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19、燕尔新婚。>;﹕“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宴尔新昏,不我屑以。”“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20、狐裘蒙戎。>;﹕“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21、充耳不闻。>;﹕“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22、雨雪雱霏。>;﹕“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23、携手同行。>;﹕“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2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5、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26、素丝良马。>;﹕“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