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五种诗经古注

1.有哪些人为《诗经》做过古注,各自的见解,急谢谢

《诗经》显然是孔子生前读得最熟,论得最精,也是期许最大的一部书,而这部书的本身,也是我华族文明里最早的,最好的,最全面的,60也是影响最大一部诗集。

孔子就对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也对他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61所谓 “兴”便是启发灵感和心志。“观”就是借以观察政情民俗。

“群”,是面向大众,“怨”则是可以向政府和社会,控诉不平。至于“言”,便是提高读诗者的语文能力。

因此诗之为用大矣哉。迩之可以事父,帮助修身齐家;远之可以事君,也适用于,搞党搞政治,治国平天下,作为消闲读物,也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诗经全文菁菁者莪古注

【原文】

菁菁者莪1,

在彼中阿2。

既见君子,

乐且有仪3。

菁菁者莪,

在彼中沚4。

既见君子,

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

在彼中陵。

既见君子,

锡我百朋5。

泛泛杨舟,

载沉载浮。

既见君子,

我心则休6。

【译文】

莪蒿葱茏真繁茂,

丛丛生长在山坳。

已经见了那君子,

快快乐乐好仪表。

莪蒿葱茏真繁茂,

簇簇生长在小洲。

已经见了那君子,

我的心里乐悠悠。

莪蒿葱茏真繁茂,

蓬蓬生长在丘陵。

已经见了那君子,

心情胜过赐百朋。

杨木船儿在漂荡,

小舟上下随波浪。

已经见了那君子,

我的心里多欢畅。

【注释】

·1.菁(jīnɡ)菁:草木茂盛。莪:莪蒿,又名萝蒿,一种可吃的野草。

·2.阿:山坳。

·3.仪:仪容,气度。

·4.沚:水中小洲。

·5.锡:同"赐"。朋:上古以贝壳为货币,十贝为朋。王国维《说珏朋》云:"古制贝玉皆五枚为一系,二系一朋。"

·6.休:喜。

3.带注释的5首古诗,带注释

1、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近现代: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译文: 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注释: 日人索句:日本友人讨取诗句。

日俄战争地图: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帝国主义因争夺中国东北,在中国领土上开战,沙俄战败,与日本签订“朴茨茅斯和约”,重新瓜分中国东北。 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

此用列子乘风的典故,兼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去复来:往返来去。

指往返于祖国与日本之间。秋瑾光绪三十年(1904年)仲夏东渡,次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国。

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挟春雷:形容胸怀革命理想,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

春雷,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苏醒,故此处有唤醒民众之意。 忍看:反诘之词,“怎忍看”的省略。

图画:指画在地图上割给日本的中国领土。 移:改变。

色:地图上为辨认方便,把各国都涂上不同的颜色。移颜色,即指中国的领土变成日本的领土。

日俄战争后,俄国将对中国旅顺、大连湾的租借权让给日本。 肯使:”岂肯使“的省略。

劫灰:遭到劫掠之后的灰烬,佛家语。此处指遭到瓜分惨祸。

浊酒句: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销,消除。

2、吴山青·金璞明 宋代:赵溍 金璞明。玉璞明。

小小杯柈翠袖擎。 满将春色盛。

仙佩鸣。玉佩鸣。

雪月花中过洞庭。 此时人独清 译文: 那株养在瓷盘中的水仙,仿佛就是 一位亭亭玉立的凌波仙子,用翠袖高擎着金盏玉盏(黄 蕊与白瓣),盛满了迷人的春色。

这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美丽仙子正在雪光月光的映照下飘行在四周开满鲜花的洞庭湖面,但见仙袂飘飘,环佩叮当作响。 注释: 璞:未经雕琢的玉石,此喻水仙的花瓣和花蕊。

罥:通“盘”。 3、郎归·有怀北游 宋代:张炎 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

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

花贴贴,柳悬悬。莺房几醉眠。

醉中不信有啼鹃。江南二十年。

译文: 金宝装饰的车子,雄赳赳的骏马,花团锦簇,络绎不绝。笙箫在吹,筝琶在奏,扬起了一路香尘。

墙头池畔,不时掠过秋千的影子,正是清明寒食的时节。 盛开的花儿挤着挨着,碧绿的柳条脉脉低垂,我在那位人儿的屋子里喝醉了酒,酣然睡去,总有好几回了。

那时候,我在沉醉中,哪里相信会有“不如归去”的事呢?然而,我到底又回到江南来了,而且已经整整二十年! 注释: 阮郎归:词牌名。调名用刘晨、阮肇故事。

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为其初名。又名《醉桃园》等。

双调四十七字,平韵格。 钿车:用金宝装饰的车子,古代富贵人家女子或歌女所乘。

瞥然:一闪而过。 贴贴:挤挨的样子。

莺房:指歌女的房间。 啼鹃:古人认为杜鹃鸟的叫声像“不如归去”。

“不信有啼鹃”意指不相信会分手而归。 4、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清代:纳兰性德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译文: 凤髻散乱,枯黄的秋草到处生长。

天上的月亮给人湿润的感觉,好像哭过一般,冰冷没有声息。当年每逢七夕之夜,我们都在月下互诉着山盟海誓。

而今,只剩我一个人伴着寒月哭泣。 原来相信仙人可以传递亡妻的信物,但后悔的是她的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

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凭吊美好的曾经。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此调有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凤髻(jì)抛残:谓凤髻散乱。比喻为爱妻逝去,掩埋了。

凤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唐宇文 《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

此处借指亡妻。湿月:湿润之月。

形容月亮给人以湿润的感觉。 羽衣:原指鸟羽毛所织之衣,后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此处借指神仙。

钿(diàn)合:镶有金、银、玉、贝等之首饰合。古代常以之作为表示爱情的信物。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5、戊辰即事 宋代: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译文: 诗人从哪里觅绸缎做一领青衫?就因为今年与敌人签订了和约,每年要贡上百万匹绸绢。

我看来,从此后西湖边不要再种杨柳,全种上桑树,用来饲养吴蚕。 注释: 戊辰: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时宰相韩侂胄当政,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让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

战后和约,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纳大量钱财为代价。 青衫:古代读书人或。

4.古注中传注体和义疏体各有哪些特点

我在这罗列一些相关资料注解体例的名称: 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作“传”。

“传”就是对“经”的解说。 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疏“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作“疏”。“疏”是对注的解释。

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 集解: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

注解术语的作用 一曰,为,谓之 这三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二谓 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谓”的作用是用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影射的事物。 三貌,之貌 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

四犹,犹言 “犹”的作用是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用“犹”的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

五之言,之为言,之犹言 这三个术语的作用是表示“声训”,注释时必然是用声音相同或近似的词来作训解。 六读为,读曰,读若,读如 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音读的,“读为”和“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主要有三类: ①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 ②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

③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种: ①释词;②通句;③疏释全章大意;④评说。

一、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三类: (1)、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 (2)、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

(3)、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二、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种:释词、通句、疏释全章大意、评说。

三、古书注解的术语 曰,为,谓之 谓 貌,之貌 犹,犹言 之言,之为言 之犹言 读为,读曰 读若,读如。

5.列举五部古代《诗经》研究的名著

《三海经》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世说新语》

《史记》

《资治通鉴》

《淮南子》

《封神演义》

《儒林外史》

《西厢记》

《琵琶记》

《牡丹亭》

《长生殿》

《聊斋志异》

《浮生六记》

《论语》

《大学》

《中庸》

《墨子》

《孙子》

《劝学》

《天论》

《九歌》

《九章》

《天问》

《离骚》

《国风》

《战国策》

《楚辞》

《诗经》

《书经》

《礼》

《周礼》

《仪礼》

《礼记》

《易经》

《春秋》

《大学》

《中庸》

《孟子》

《左传》

《国语》

《吕氏春秋》

《山海经》

《战国策》

《玉台新咏》

《乐府诗集》

6.古诗译文和注释5首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 河畔萋萋的芳草啊,,园中葱葱的高柳.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 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 伸出纤细的手指.从前她曾是歌舞女(*汉时倡家女和后世所谓青楼女子是不一样的), 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译文】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阳城里是多麽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今日良宴会》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译文】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场弹筝的声调多麽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麽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 赞同0| 评论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昨日如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如果这还需要翻译,那还不要度古诗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