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珑

1.诗经含云和珑字

1、云何不乐

[先秦] 诗经 《扬之水》

2、云何其忧

[先秦] 诗经 《扬之水》

3、云何吁矣

[先秦] 诗经 《卷耳》

4、莫予云觏

[先秦] 诗经 《抑》

5、云胡不夷

[先秦] 诗经 《风雨》

6、云胡不瘳

[先秦] 诗经 《风雨》

7、云胡不喜

[先秦] 诗经 《风雨》

8、云徂何往

[先秦] 诗经 《桑柔》

9、荓云不逮

[先秦] 诗经 《桑柔》

10、如云不克

[先秦] 诗经 《桑柔》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2.君今上珑去,我在与谁眠

青青水中蒲三首 韩愈 青青水中蒲, 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 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 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 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 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 行子在万里。

这三首乐府诗是具有同一主题的组诗——思妇之歌。它是韩愈青年时代的作品,写于贞元九年(793),是寄给他的妻子卢氏的。

清人陈沆《诗比兴笺》说是“寄内而代为内人怀己之词”,是一种“代内人答”的体裁,风格别致。 第一首描绘送别情景。

诗人以青青的水中蒲草起兴,衬托离思的氛围,又以蒲草下有一双鱼儿作比兴,以反衬思妇的孤独。鱼儿成双作对,在水中香蒲下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而诗中女主人公却要与夫君分离。

触景生情,不禁依依不舍,深情地说:您如今要上陇州去,谁跟我在一起呢?语意真率、朴素,是民歌格调。短短四句诗,上下两联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地域上看,“青青水中蒲”,是风光明丽,一片蓬蓬勃勃的中原河边景色;而“君今上陇去”,却是偏远荒凉的西北边境。

从情调上看,“下有一双鱼”,显得多么欢愉而写意;而“我在与谁居”,女主人公又见得多么伶仃而落寞。 第二首仍言离情,诗人以不同方式作反复回环的表现。

开始两句诗是比,以蒲草“长在水中居”象征女主人公长在家中居住,不能相随夫君而行。又用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水漂流的浮萍来反衬,言蒲不如浮萍之能相随。

所以,思妇寄语浮萍,无限感慨。 第三首主题相同,一唱三叹,感情一首比一首深沉。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这两句诗有兴有比。用蒲草的短叶不出水,比喻思妇不能出门相随夫君。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在空间上距离那么遥远,女主人公孤单单的形象也就显现出来,而其内心的凄苦也可想而知。 诗中没有表示相思之语,而思夫之情自见。

谢榛叹为“托兴高远,有风人之旨”(《四溟诗话》卷二)。 三首诗是一脉贯通,相互联系的“三部曲”。

第一首,行子刚刚出门离家,思妇只提出“我在与谁居”的问题,其离情别绪尚处在发展的起点上。第二首,行子远去,思妇为相思所苦,发出“相随我不如”的叹息。

离愁比以前浓重多了。第三首,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凄感受随着行子“在万里”而与日俱增,一层深一层,全诗就在感情高潮中戛然而止,余韵无穷。

在体裁上,《青青水中蒲》继承《诗经》、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推陈出新。朱彝尊谓“篇法祖毛诗,语调则汉魏歌行耳”。

诗的语言通俗流畅,风格象民歌朴素自然,看似平淡,而意味深长,前人赞之曰:“炼藻绘入平淡”,正道出这组诗的风格特色。

3.诗经植物图鉴怎么样

在我生长的地方,有许多未名的野花,随意开放在田野里,有的瞬间即灭,有的要开放一个夏天,红蓼花就是其中之一。

蓬蓬松松的一株,小的也占半米见方的空间。从六月开放到九月,颈顶的总状花序,淡红至鲜红,玲玲珑珑地挂满一株。

此一处,彼一处,它经历了原野的青葱、墨绿与衰败。但是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它的名字。

在它未生花以前,我们只是折断它的茎节,吮吸里面的汁液;在它生花后,我们更多的采摘花序比它小一些的狗尾巴草,做狗马之类的玩具。离开老家后,就再未见过。

今年夏天,在单位的后山上,偶然发现花畦里出现了零零落落的红蓼花,它们长得植株要比我见过的大了不少,这令我回想起少年往事,倍觉温馨,穿越后山上下班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但是,我只能跟别人说一句特丑陋的话,这花我家周围特别多。 假期要结束时,去新华书店转悠,看见了一本《诗经植物图鉴》,浏览时,翻到一页,看见了这花,才知道叫红蓼,古代叫游龙、红萆、茏古等,郑康成说,因为它“枝叶之放纵”,所以叫游龙。

在《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诗人把它与桥松对比,责骂自己的男友,不够正经,全无承担大事的气象,“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隰是低湿地,我们家是国家保护的低湿地带,子充,就是有才有貌,端然有序的帅哥了。

世道千年,女子对爱人的选择,大致相同,也由此可见一斑。 假期结束,我兴致勃勃地上班去,一月不见,后山的红蓼已经有两米左右的高度了,它们矗立在花畦间,花开不败的气象,蔚为壮观,中间拥挤着的半米多高的大红的美人蕉,差不多开败了,地面上紫鸡冠花已经开放,零落的蔷薇还有些碎红随风摇曳,路西的石头下的有几棵白色鸢尾花盛开着,叫人想起舒婷写的《会唱歌的鸢尾花》。

秋天才开始,群芳汇萃的合唱,在石头间流水声中,把生命演绎到本质与清空的境界。这使我想起电视里看见的原恋合唱团,这些五十来岁的完全由于热爱走到一起的人们,他们在莫斯科候机厅里的即兴无伴奏合唱,令喧闹的大厅呈现出幽冥般的沉寂,自然与人,生命与热爱,人类文化的根本的永不枯竭的泉源,蓦然呈现。

后山是我们单位的花园,已经存在多年,它有个枯燥的名字,叫不惑园。但今年夏天却成为我心灵的慰藉,把我感动,这只是因为我又看见了少年时代的花朵。

走下山来,有一座破旧的红砖墙院,外面也是高过院墙的红蓼。据说人工栽培红蓼也只是这几年的事情,但是显然硕果可嘉,这红蓼比我早先见过的要高近三分之二,但据古书上说,高度可达三米多。

它也是古代的风景,被古代诗人吟咏过。张耒写到,“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陆游写过,“数枝红蓼醉清秋”。

我对红蓼的了解,要完全归功于潘富俊著、吕胜由摄影的《诗经植物图鉴》,这本书虽然贵了点,可仍然是贵有所值。 一个人能由衷地记住多少少年时代见过的花卉,大概也能说明其一生的命运轨迹与性格。

我生于蛮荒之地,感动我的野花野草,通常不知道名字,知道以后,总是欣悦不已。叹息也不会少的,就仿佛不经意间翻开了命运的纸牌,只差暗自垂吊与怜悯了。

《诗经植物图鉴》潘富俊著、吕胜由摄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288页,定价45元。另有〈楚辞植物图鉴〉 〈唐诗植物图鉴〉。

4.硕大无朋的近义词

硕大无朋的近义词 :

庞大无比、大而无当、硕大无比、庞然大物

硕大无朋 [shuò dà wú péng]

[释义] 大得没法比。形容极大。《诗经·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朋:比。

[出处] 《诗经·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近义词

庞大无比 大而无当 硕大无比 庞然大物

反义词

太仓稊米 鸡零狗碎 一丁点儿 鸡毛蒜皮 小巧后珑 具体而微 微乎其微 玲珑剔透小巧玲珑 微不足道 娇小后珑

5.带有群和坤字的诗句

《秋风引》(唐代刘禹锡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3_56)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咏荆轲》(晋朝陶潜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3_56)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柏舟》(诗经全集,选自诗经·国风·邶风)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渔家傲》(宋词:宋代李清照全集,选自诗经·国风·邶风)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石淙》李显

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

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

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