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诗经中的《绸缪》译文译文: 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今夜究竟是哪夜? 遇这良辰真快活。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人真兴奋。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 全文内容: 诗经·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先秦时代某天的傍晚时分,诗中的新人忙碌一整天虽然太辛苦了,但为了洞房花烛,遂立即傍晚成亲,于是兴致勃勃参加婚礼的作者为贺新婚而创作了这首诗,从诗中可以感受明显的戏谑玩笑味道,大约民间闹洞房时的口头歌唱就是这样子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国风·唐风·绸缪 2.《诗经.唐风.绸缪》全诗及翻译,谢谢,原文: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译文: 一把柴草捆得紧,三星闪亮在天空。今夜是个什么夜,我能见到这好人?你这个人呀你这个人,我该怎么对待这人好!一把牧草捆得紧,三星闪亮在天边。今夜是个什么夜,我能见到心爱人?你这人呀你这人,我该怎么对待心爱人!一把荆条捆得紧,三星闪亮在门庭。今夜是个什么夜,我能见到这美人?你这人呀你这人,我该怎么对待这美人! 另: 《诗序》认为这首诗是“刺晋乱也。国乱则昏姻不得其时焉”。朱子《辩说》云:“此但为婚姻者相得而喜之词,未必为刺晋国之乱也。”《诗序》囿于诗教。《辩说》也和诗意相差一定距离,不从。此诗带有明显的戏谑玩笑味道,这大约是民间闹洞房时的口头歌唱。诗的作者好像是一位兴致勃勃参加婚礼的人。 3.求诗经中的《绸缪》译文译文: 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夜究竟是哪夜? 遇这良辰真快活。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人真兴奋。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 全文内容: 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先秦时代某天的傍晚时分,诗中的新人忙碌一整天虽然太辛苦了,但为了洞房花烛,遂立即傍晚成亲,于是兴致勃勃参加婚礼的作者为贺新婚而创作了这首诗,从诗中可以感受明显的戏谑玩笑味道,大约民间闹洞房时的口头歌唱就是这样子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唐风·绸缪。 4.怎样赏析诗经中的《绸缪》大概:《国风·唐风·绸缪》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关于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 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曾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今按此解说。每章头两句是起兴, 诗人借洞房花烛夜的欢愉之情,表达出了男女之间非常温馨、甜蜜的情爱。 原文: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文学鉴赏:诗文每章的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 下两章“束刍”、“束楚”同“束薪”。 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 “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东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在户”则指“至夜半”。 三章合起来可知婚礼进行时间——即从黄昏至半夜。 后四句是以玩笑的话来调侃这对新婚夫妇:“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如此良人(粲者)何!”问他或她在这千金一刻的良宵,见着自己的心上人,将是如何亲昵对方,尽情享受这幸福的初婚的欢乐。 语言活脱风趣,极富有生活气息。其中特别是“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连日子也记不起的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对后世影响颇大,诗人往往借以表达突如其来的欢愉之情,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爱。 此诗每小节的后四句颇值得玩味,诗人以平淡之语,写常见之事,抒普通之情,却使人感到神情逼真,似乎身临其境,亲见其人,领受到闹新房的欢乐滋味,见到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丽的新娘,以及陶醉于幸福之中几至忘乎所以的新郎。这充分显示了民间诗人的创造力。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好像洞房花烛夜新婚夫妻在逗趣,具有祝福调侃的意味,非常温馨、甜蜜。在这千金一刻的良宵,见着自己的心上人,将如何尽情享受这新婚的欢乐。 语言活脱风趣,极富有生活气息。特别是 “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连日子也记不起了的心理状态。 名家点评: 明代万历年进士戴君恩《读诗臆评》:“淡淡语,却有无限情境。” 清代雍正年进士牛运震《诗志》:“淡婉缠绵,真有解说不出光景。” 5."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是出自<诗经绸缪>吗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通常的解释,《绸缪》是一首与婚礼有关的诗。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据说春秋时候,娶亲多是在傍晚,暮色还未完全降落,三两小星已经挂在天边,光线柔和得让人恍惚,却又隐隐心惊,好像藏着什么盼头,就在这样的光景中,新郎与新娘初初相见。“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按照多数释者的说法,这是大伙儿对于新郎善意的打趣:今天是啥日子啊,你见到这么漂亮的女人,老兄啊老兄,你拿这漂亮媳妇怎么办啊?一惊一乍的口气,带着戏谑和夸张,转脸却跟同伴调皮地眨一眨眼睛,分明是要可着劲儿煽乎那不知所措的新郎官,为两个人的洞房花烛夜做足铺垫——被大伙儿这么着一撩拨,刚见面的这俩人,不会再拿对方当陌生人了吧?想像彼时的情景,烛影摇红,福瑞满堂,满地的瓜子皮都透着喜气——假如那会儿瓜子这种零食已经普及了的话,这种人间欢悦,我是喜欢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觉得,这首诗只可以有一种解释。 学者们认为跟婚礼有关,是因开头有“绸缪束薪”四字,“绸缪”二字很好理解,缠绕状,亦可引申为缠绵,“束薪”原本也很简单,就是扎起来的柴火,但学者魏源认为,它是一个比兴,古代娶嫁燎炬为烛,少不了要用干柴即“薪”,因此,《诗经》里所有关于娶妻的诗,都以“析薪”暗示。他说得底气十足,可这个“因为——所以”,实在有些牵强,一个有妇之夫寂寞地伐木“析薪”之时,没准就会想起自家老婆的温柔,只要他这么一动念,在魏源先生眼中,就有要犯重婚罪的嫌疑了。 为什么“束薪”不可以是实指呢,假如你早几年去过北方,或者干脆就是个北方人,一定会对北方原野上那些露天的柴垛留有印象,《绸缪》是“唐风”中的一首,“唐”地即今山西临汾到太原一带,我问过老家在当地的朋友,都说小时候不但见过柴垛,还有草垛,麦秸垛等等,秋天里孩子们的一大乐趣就是抽来点着,苍色清风里那一团火光,远远地望过去甚是壮观。先把那些淘气的孩子撂下,重新回到远古,撇开名家们甚是笃定的注释,只用我的眼睛我的心去看那些字眼,是另一种场景,观众消失,背景隐退,连时空的参照都没有,我看到的,是无尽洪荒里的一场邂逅。 在那个于史无载的黄昏,在谁家沉静的柴垛前,在三两小星的注视下,起初不经意的他和她,猝然间打了个照面。遇见陌生人,不见得就有什么特别意义,我们每天都要见到那么多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即使有搭讪与寒暄,转眼就忽略不计。 若是有人让你惊疑于这场“遇见”,让你有一种需要追根究底的不真实感,一定是这个人身上具有的某种化学元素,改变了“遇见”的形态。今夕何夕,见此粲者!这是内心的欢喜在呼喊。 在见到你以前,没有任何预兆,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度过一生无数日子里的一个,清晨,正午,黄昏,这一天眼看将尽,我却在这光阴的拐角处,在这平凡的柴垛前,遇见你。说起来是如此的轻飘,不过是两个人凑巧走到此处,抬抬脚的事情,可是在生命里,却是那样的不容易,几米有言:“我遇到猫在潜水,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狗在攀岩,却没遇到你。我遇到夏天飘雪,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冬天刮台风,却没遇到你。我遇到猪都学会结网了,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所有的不平凡,却遇不到平凡的你。”是啊,潜水的猫,攀岩的狗,夏天的雪花,冬天里的台风,乃至会结网的猪,都是身外之物,而你,却是一直盛放在我心中的那个人,好像一颗深埋已久的种子,在这一刻突然生根发芽结蕾绽放,一个“粲”字,传达出那种不可方物的光华。 只是,假如这遇见的背景,是刚刚进入的大学,或者,是初次报道的新单位,或者,再庸俗一点,是父母长辈安排的相亲宴,这个故事,都有延续下去的可能,“遇见”是一个序曲,后面更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可以期待。可惜,都不是,他们唯一的时间的参照,是三两小星,唯一的空间的参照,是齐整的柴垛,这空旷的背景,固然使彼此的恋慕更加纯粹和令人感动,却不具备持续发展的可能。 换成现代社会,有点像地铁站台的邂逅,当地铁缓缓驶来,隔着玻璃窗,你与对面的男子或女子四目相对,内心惊动,但又能怎样,你上去,他(她)下来,犹如相逢于黑暗的海面上,擦出耀眼的火花,再重新投入到人流汹涌之中,消失于对方的生命里。是这样无根无由的爱意,多么让人无奈,所以紧接着是这样的叹息: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那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自问,一种没有出路的追索,“遇见”作为一个奇迹已经发生,可是,奇迹之后呢?纵然是如此幸运地遇见这样一个你,接下来我又能怎么办?以善写情诗著称的李商隐,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前面两段最为读者耳熟能详,尤其“身无彩凤。 6.绸缪的意思1.紧密缠缚 《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毛 传:“绸缪,犹缠绵也.”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绸缪犹缠绵束薪之貌,言薪在田野之中,必缠绵束之,乃得成为家用.”《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孔颖达 疏:“ 郑 以为鸱鴞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鸣乎!夷氛敛而鸷藏,绸缪当先于未雨.” 2.引申为纠缠 宋 苏轼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君子无党,譬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 3.连绵不断 《文选·张衡》:“倚招摇、摄提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缪遹皇.” 李善 注:“绸缪,连緜也.” 宋 刘过 《六州歌头》词:“怅望金陵宅,丹阳郡,山不断绸缪.” 4.情意殷切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二:“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文选·吴质》:“奉所惠贶,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 吕延济 注:“绸缪,谓殷勤之意也.” 元 张昱 《醉题》诗:“情在绸缪歌《白苎》,心同慷慨赠青萍.”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即席奉赠》诗:“灵均餐落英,讌席聊绸缪.” 5.形容缠绵不解的男女恋情 唐 元稹 《莺莺传》:“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绣帏里效绸缪,倒凤颠鸾百事有.”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汪南溟文》:“ 汪 暮年眷 金陵 妓 徐翩翩 名 惊鸿 者,绸缪殊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既而衾枕之爱,极尽绸缪.” 6.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 清 钱谦益 《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李士高授承德郎制》:“非强兵无以备豫,非广蓄无以养兵,此根本绸缪之至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虽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 清 林则徐 《饬府查办防护围基章程札》:“现在水虽消退,而夏令正长,大雨时行,必须早为绸缪之计.”参见“绸缪未雨”. 7.繁密貌 《文选·左思》:“容色杂糅,绸缪缛绣.” 李善 注:“绸缪,花采密貌.” 宋 鲍輗 《襄阳行》:“今日何日春气柔,东城骑马花绸缪.” 8.深奥 《庄子·则阳》:“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 陆德明 释文:“绸缪,犹缠绵也.又云:深奥也.” 9.古代妇女衣带上的带结 《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辎軿,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玉佩,内饰则结绸缪.” 颜师古 注:“组纽之属,所以自结固也.” 未雨绸缪 【出处】语见《诗经·豳风·鸱鴞》:“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用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二回》):“况我家虽有预备,积储几仓,亦当未雨绸缪,要防自己饥馑.” 【解说】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鴞》诗与成王.其诗曰: “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成王虽心中不满,然未敢责之. 【释义】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 【未雨绸缪】原指鸱鴞在未雨前,已修补窝巢.后喻事先预备,防患未然,常用此语. 例如: 1: 鼹鼠是完全生活在地下的地鼠,它们擅长在地底挖洞,挖的不只一条,而是四通八达、立体网状的坑道.要挖出这样的坑道当然很辛苦,但一旦完成,就可以守株待兔地等食物上门.同样在地底钻土而行的蚯蚓、甲虫等等,常会不知不觉闯进鼹鼠的坑道中,被来回巡逻的鼹鼠捕获.鼹鼠在自制的网状坑道里绕行一周(有时要花上几个钟头),就可以抓到很多掉进陷阱的猎物.如果俘获的昆虫太多,吃不完的就先将它们咬死,放在储藏室里.有人就曾在鼹鼠的储藏室里发现数以千计的昆虫尸体. 先多花些时间,做好完善的硬件设施,未雨绸缪,这样才有安逸清闲的日子可过. 2: 一只山猪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獠牙.狐狸看到了,好奇地问它,既没有猎人来追赶,也没有任何危险,为什么要这般用心地磨牙.山猪答道:你想想看,一旦危险来临,就没时间磨牙了. 现在磨利,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慌张了. 原意: 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是绝对需要的. 说明: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未雨绸缪 解 释 绸缪:紧密缠缚.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准备. 出 处 《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示例: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 近义词 备无患、防患未然 反义词 临渴掘井 英 文 Have not the cloak to make when it begins to rain. 典 故 1.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