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海子的诗歌赏析

1.海子的诗赏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赏析】

这首诗以明朗清新的语言,唱出了诗人的真诚善良——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抒情自然而又真挚。

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虚构了诗人理想中的“幸福的人”的生活图景:既有诗人向往的平凡生活的内容(关心粮食和蔬菜),又保持了自由、闲散的生活风格(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更关键地在于它的清静与独立——独立于社会人群的边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幸福是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属于未来,属于幻想。第二、三节由描绘景象转为抒发情感,诗人由已及人,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情感涉及面次第展开,胸襟逐渐开阔,尤其诗歌第三节对“陌生人”的三“愿”中,最后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在全诗中起着总括的作用,博爱之情溢于言外。然而诗歌至此,情感突然发生逆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的幸福与诗人无关,显示出诗人矛盾心理状态: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面朝大海,背对众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和其光,同其尘”,不甘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一个“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他终于还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春暖花开”的祝愿只是诗人临行的赠品。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单纯而明净的特有风格。邹建军《试论海子的诗歌创作》总结海子诗的特点:一是意象空旷;二是以实显虚,以近显远;三是语言纯粹、本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个短语可谓海子的天才创造,不仅意象开阔深远,而且韵味无穷。诗歌平白如话,情感表达真实、自然、朴实无华。

2.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解析

初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自然地想起日本良宽禅师的一首诗:“囊中三升米,炉边一束薪.谁问迷悟迹,何知名利尘.夜雨草庵里,双脚等闲伸.”当一个人不为物拘,心灵自由,并且对自己所拥有的怀有知足感恩的心情,那么他永远都是快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更是给人一种欢欣明朗的感觉,以至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是一首欢快明亮的赞美幸福生活的诗. 有别于舒婷、梁小斌等朦胧诗人,新生代诗人海子认为:“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实体就是主体,是主体沉默的核心.”(《河流》原序)诗中既没有繁复的意象群落,也没有丰富复杂的情感变化,诗人以率真、平实的语言,表现了生命的幸福与痛苦.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怎样才是幸福呢?“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枞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俄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喂马、劈柴”“粮食、蔬菜:是现实的物质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理想、精神的寄寓,诗人心目中的幸福是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和谐完美的统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在未来幸福中,诗人不只顾着自己,他要将这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直至“每一个人”.他知道“诗人必须有力量把自己从自我中救出来,因为人民的生存和天、地是歌唱的源泉”(《太阳短头篇》代后记).诗人的“幸福”给山川河流也晕染上温暖的色调.紧接着,诗中连用三句“愿你……”,给“陌生人”献上真挚美好的祝福.明快的节奏,增强了情绪的渲染力. 在暖橙色的基调中,我们不能不注意诗中一些特别的“音符”:“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是一种带有后验性质的感觉,不可能去“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诗人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寄寓了诗人善良、真挚的意愿和对理想热烈的追求.海子一方面歌唱生命,歌唱生命中的激情,歌唱生命辉煌的瞬间;另一方面,他又看到这生命注定要遭受的阻力.于是他被迫去表现这生命的痛苦.由此,我们感受了诗中潜在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对抗.回顾海子的创作生涯,诗人最初试图构建最完美的理想境域,因无力调和物质与精神的对抗,他单单进入诗歌的幻象之中.不久,他发现困难重重,爱诗如命的他不得不对理想作出退让——最悲壮的大退让:“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重建家园》)“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中的“陌生人”是别人,也是作者人格分离后的另一个陌生的“我”;“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幸福”已贮满痛苦和坚忍的泪水!即便此时,诗人心底还有一个固执的声音“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像水面下沉默的冰山,使人感到一种潜在的危机.只有绝对的永恒,才可能解除物质与精神的对抗,单纯、敏感而又有些急躁的诗人陷人了困惑. 在《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中,海子指出“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好诗应是“自然的、真实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言直白,淡化意象,体现了新生代诗歌的审美取向:疏离朦胧诗的崇高美,强化个体意识,淡化群体意识;强化平民意识,淡化英雄意识.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为了表现“我”与祖国血肉相连的内部感受,用了许多意象(矿灯、路基、古莲等),这些意象层层深入,表现了“十年浩劫”中的一代人对祖国深沉的爱.“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平白如话,直截了当地表达诗人的主观愿望.“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理想,让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融合.它是真实、自然的,朴实无华. 像一颗流星,海子从当代诗坛闪过.海子的诗从默默无闻到新近选人课本,其价值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3.海子的诗歌赏析

春天,十个海子(解读)收藏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 它们把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的繁殖 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1989.3.14凌晨3点-4点干国祥解读: 有两种预言家。

一种预言家既预言世界的湮灭与复苏,也预言自己的坎坷与结局,他知道自己同样无法逃脱命运之神的追赶和打击。另一种预言家只是在无意识中说出神秘的语言,他自己并不是谜语的解释者。

但他们可能同样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自己也同样会死亡于对时代命运的宣告中。但他们毕竟是不同的类型,前者如海子,如食指,后者,如马加爵。

预言家,就是在深夜里道破命运,或者说存在之神秘,世界之奥秘的人。在有些神话中,这会成为一种“天谴”,因为凡人怎么可以道破神才能拥有的奥秘呢?所以理解自己命运的预言家,或者需要像俄底浦斯一样,在了解了命运真相之后,刺瞎自己的双眼,在大地上流浪。

或者,他可以学习孔子,在颠沛流离中,勉励自己“不容何病(既然我努力修正着自己,那么我不被世界接受又有什么关系)”。再或者,他还可以像耶稣,不断地到山上与自己的天父交谈,以皈依一个更伟大的神秘来获得心的宁静。

否则,预言家就只能像荷尔德林一样,他的精神因为偷窥到神的秘密,而被照瞎了眼睛(理智)。 除非你混混沌沌地生活于蒙昧之中,否则,觉察到自己沉重而骄傲命运的人子,总是不堪承受这生存。

心灵敏感到过敏,这是诗人最大的幸运,也是诗人最大的不幸。和同属精神过敏的某类神经病人所不同的是,诗人是通过诗歌来得以宣泄,来得以传达自己偶然中窥到的神秘。

这首诗,是海子是在宣告自己的命运。他宣告自己是预言家,是重新成为神圣祭司的诗人。

但他同时宣告,成为被世界所接受的预言家或诗人的,只能是复活的海子,是诗歌中的海子;而写诗的这个海子,他只能沉没在黑暗中,沉没在冬天中,沉没在生活的琐碎和平凡中。 所以,在春天中复活的海子,和正在冬天中慢慢死去的海子,就成为这首诗中的二元对立。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祭司和预言家的海子复活,成为王者,用词语发出怒吼,人们围绕在他词语的火焰周围舞蹈,歌唱,他的语词扯乱人们的头发,左右人们的思想,把人们的存在活生生地劈开,让人们在平庸的生活中觉醒,醒来,感觉到疼痛,感觉到存在。这是春天,未来的春天。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到那时候,十个海子全部复活,所有诗歌获得了认同,获得了歌唱,化为人们的歌声。在未来的光明景色中,人们会回顾海子此刻的野蛮和悲伤,人们会惋惜、诧异于海子在这个冬天(虽然写作的时间是春天)的处境。

“嘲笑”,谁嘲笑谁?谁在嘲笑?谁在何时嘲笑?其实这是一种预言家的自嘲,你明明看到了一切,但是却只能在无可奈何中像个凡人一样生活。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你是神之子啊,你又为什么没有神力,让自己不必这么长久地沉睡?这个问题,真是一个永恒的预言家的命运难题。

当孔子困于陈蔡的时候,子路和子贡,就这样责问过、嘲笑过孔子。而当耶稣在传道的时候,也一样经历过类似的尴尬,一样被追随者责问与嘲笑。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这就是预言家的真正命运:他必须黎明之际死去。所以鲁迅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海子相信,他的诗歌,将会在未来复活,成为人们的神圣歌唱。但是,他也知道,没有一个预言家,能够在光明之后还活着,还能写出诗歌。

这也许是神秘之中的最神秘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海子的另一面:他看到了春天,他想到了真正的春天来到之后,自己这一个预言着春天的“黑夜的孩子”,自己又将如何? 是的,他已经不能像人们一样笑着歌唱,他也不习惯于被人们抬着真身或者雕像,在大街上狂欢。他最本真的生命,就存在于这一刻,这在黑暗中预言光明的时刻,这在荒凉中播下光明种子的时刻。

所以,春天真正来临之际,永远会有一个真实的海子,一个黑夜的孩子,会依然沉浸于冬天,倾心于死亡而不能自拔。他虽然宣告了光明,宣告了胜利,但是他的血液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一种来自大地,来自乡村,来自黑暗的声音。

他是如此热爱光明和神圣,可是,当光明来临之际,他又将发现,自己也同样如此热爱着黑暗,热爱着荒凉: 那里的谷物高高。

4.【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意思和意境如题

大海指自己的理想,春暖花开,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祝福这首诗共三章.第一章虚构一幅自由独立、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幅生活图景里有一些清晰的意象(“喂马”“ 劈柴”“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我们姑且视动作为意象),其中“大海”是核心意象.大海对海子既陌生(他出生、成长、读书、工作,都远离大海),又极有诱惑力(他有许多诗都写到大海).在这首诗创造“大海”的意象,透露诗人内心的一些动向.诗人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在上大学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在封闭的环境中长大;大学毕业后蛰居京郊昌平,又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他很想走出封闭,走向广袤的大地,走向海边.他想望平凡生活,又不“和其光,同其尘”,而保持清静独立——独立于社会人群的边缘.然而这种生活是虚无缥缈的:现实世界何处可以“喂马,劈柴”?他怎能在独居一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才开始这种生活,或许今天过得有些暗淡?在海子的诗心中,“幸福”是田园牧歌的主题,属于未来,属于幻想.在把逃逸当成美和希望之所在,美则美矣,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身往,有“海客谈瀛洲”的天真,又有“处涸辙以犹欢”?的潇洒,还有“从此小舟逝,江海寄余生”?的遁世隐情. 第二、三章表达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温暖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写诗一向是很“自我”的,沉迷在个人王国里孤芳自赏,如《黎明和黄昏》中说“那是诗人孤独的王座”,《秋》中说“秋天深了,王在写诗”.不过这首诗显示出诗人走出狭小的“自我”,走向广大的社会的意向.这两章由描绘意象转为抒发情感,而且由写个人化情感转为社会人情感,进一步肯定世俗生活,但是新的眼光和立场来看待和肯定世俗生活.第二章抒发的是亲情,第三章抒发的是友情.从第二章到第三章,情感涉及面次第展开,胸襟逐渐开阔.对“陌生人”的三“愿”中,最后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是总括性的,“尘世”二字透露诗人此时此地对于“幸福”的理解.两章四次提到“幸福”,这“幸福”不仅属于海子,更属于全社会的人,表明海子内心此时洋溢着博爱、泛爱之情. 然而细察之下,会发觉海子对尘世幸福的“热爱”是有限的. 这首诗两次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而情味有所不同.第一次说出,是第一章情调的顺向发展,即“喂马,劈柴”等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情调上是一致的;第二次说出,是第二、三章情调的逆向发展,即本来顺着“愿你”“愿你”的祝祷,最后应是更昂奋的博爱情怀的展露,可是经由“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出人意料的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幸福是你们的,他人的,我海子仍旧偏安一隅,独守清高.这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示出诗人陷入矛盾境地: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去,面朝大海,背对大陆,背对众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这就是这首诗的情感发展的线路. 有人分析海子说:“柔弱的第一自我和强悍的第二自我的长时间的冲突,使他的诗一再出现雅各森布所说的‘对称’.”?所谓“对称”,无非指二重人格.也就是说,体现出外弱而内强的特点:诗之表有柔弱的外象,“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词情轻柔而清淡,此诗之婉约风派者也;然而诗之心也有强悍的本质,言词的背后隐藏着一颗崇高、骄傲的心,“只愿面朝大海”,让人们看到海边站立着一位遗世独立的诗人形象,那是自封王者的形象.这种二重人格还可细分出:对众人和世俗生活的亲近与排拒,对现实生活体验的喜悦与悲忧,在文情表现上的直致与含蓄……作进一步提炼,大约有三重意识:世俗意识,崇高意识,逃逸意识.这三重意识排在一起不太“和谐”,正好表明海子这首诗在情感的清纯、明净、世俗化的背后蕴蓄着某些复杂性、矛盾性的东西. 另外,这首诗的审美意象也很值得品味一番.这首诗的意象并不多,这就是海子诗的特有风格:意象单纯而明净.有人总结海子诗的特点说,一是意象空旷,让人联想到更多的内容;二是以实显虚,以近显远;三是语言纯粹、本真?.其中第一、二条用于分析这首诗的意象也同样适合.唯其单纯明净,才有“空旷”“虚实”“远近”的韵味.请看,大海、房子,喂马、劈柴,三两笔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是实景,“春暖花开”是虚景.仅。

5.谁能找到海子的所有的诗歌和赏析

/view/7216.htm 海子诗歌 祖国,或以梦为马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为大 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 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 横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 吐出光辉 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 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牢底坐穿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珍爱 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的家园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马踢踏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 无比光明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 夜色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 爱情 生存 我有三次幸福:诗歌 王位 太阳 --------------------------------------------------------------------------------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 答复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 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妁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 海子并不是第一次在他的诗歌中提到死亡,但是每次他都不直接触及“死”这个字 九 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马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 也许,海子的最后遗篇能给我们最后关于他的记忆。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 海子选入高中语文新诗的文章。即使在如今教材大刀阔斧的改革的同时,海子的诗歌依然没有走下教科书。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解析:这是海子最出名的的诗,其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享誉中国,给那些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以淳朴亲切的勉励。这首诗词藻简单,体现了他文笔不华丽却能打动人心的功力。

此文以“明天”引起,暗含“就算今天不如意,明天也是新的一天并且充满希望的一天”的意思,这也是鼓励和感动读者的重点。

6.海子诗歌的鉴赏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的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语言质朴,意象本色,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撇开海子的身世,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写作时间,将欣赏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这首诗的语言及意蕴揭示上。

一、题目

这首诗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题目,以及它所包含的意蕴张力。就其语言表层分析,一望便知,一看就懂,然而,我们心底总涌动着两种思维的焦虑:

(1)为什么一定要“面朝大海”?

(2)“面朝大海”如何看得见“春暖花开”?

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然是一种海市蜃楼,然而这是海子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明丽的幸福感受。

当然,花应该开在炎热的土地上,海子却让他固执地(“我只愿”)开在自己的幸福之海上,开在自己的理想的追求中,现实中的一切(“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只为了养活自己的躯体,以使自己的心能够跳动,使自己的想象能够飞扬。

这个题目的意蕴张力在于,它将我们现实中的思维定势扯得七零八落,然后万花筒式地重组,用自己强烈的主导意念使它明丽起来。如“春暖花开”至少有(1)房子的布置(2)周围的景色(3)诗人的心情等日常意蕴,然而在这里被海子泛化为一种幸福感了,从而让我们处于一种扭曲的快乐中。

二、结构

第一章:最核心的语言是两个“从明天起”,并点出“幸福”这个中心意念。很显然,今天的海子是没有幸福感的。海子通过自己的描述,将明天的幸福生活降低到俗世生活的最低限,点明了今天的生活太为世俗繁琐所羁绊了。

第一章主要讲营造幸福生活所做的物质层面的事,二三两章主要讲精神层面的事:通信,祝福。需要指出的是,他给熟悉者通信,给陌生者祝福,目的都是希望他们幸福,和自己一样的幸福,如果幸福的形式不同,但幸福的体验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最后一句,海子表达对自己所感受到的幸福的绝对自信。

三、语言

1、个别:质朴而富有意蕴

(1)“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喂马,劈柴,如何能周游世界?海子是喜欢周游世界的,每每把身上的钱花得精光,因此他的周游,不是基于物质的,主要是精神的流浪。

(2)“幸福的闪电”。闪电必须要有撞击——由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撞击,由明天和今天撞击,由亲人和陌生人撞击……

(3)“给每一条海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新生才取名,取名就是祝福新生,新生的祝福必须赋予新的名字。

(4)“我只愿”。这是诗人的固执,是对理想的献身,是对美的崇拜。

2、整体:工整而富于变化

第一章:以两个“从明天起”对称引出幸福,明确点题。

第二章:以一个“从明天起”暗合第一章的幸福体验,以写信来阐释幸福,句法不是对称,而是以“幸福——幸福的闪电”进行内在的勾连。

第三章:未以“从明天起”引文,但以“取名”暗合新生,表示从明天起的新生式幸福和理想,且以陌生人与熟悉人对举,最后以我只愿落脚,一个傲岸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显得无比高大。句法采用的是外在的排比(亲人,陌生人,我)和内在的排比(三个愿你)布篇,非常富有气势。

7.求海子的《太平洋上的贾宝玉》赏析最近在鉴赏海子(查海生)的诗

今读《海子评传》,又想起“太平洋上的贾宝玉”,才知不论“太平洋”还是“贾宝玉”,并非胡乱使用的意象.如果不明白当时的背景,想理解确实不易,且只有用诗的“跳跃性”特征来解.而了解海子,研究过海子的人都知道,海子之死并不单单为了诗歌,感情上的挫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海子的几次恋情都不顺利,也可以说均以失败告终,而这无疑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其中一个女友远渡大洋彼岸,或可猜测“太平洋”意象的由来.“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众所周知,贾宝玉便是一个多情种子.脂砚斋在点评红楼时,也说过“黛玉情情,宝玉情不情”,而海子所说"太平洋上的贾宝玉",多是用宝玉来比自己的多情,而多情总比无情苦,心上人却去了大洋彼岸.若从这个角度,“太平洋上的贾宝玉”实不难解,且可从中看出当时诗人的心境.所以难解之诗,若单从文本之中看不出玄机,那就要尽量联系作者成诗的因由背景及其过程,这些若能知道多半,那些难解之诗便不再有什么难处了.如若不然,则必产生误读。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