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黎大剧院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上,一位诗人朗诵了只有两行字的诗:巴黎大剧院的一次诗歌朗诵晚会上,一位诗人朗诵了一首只有两行的诗:“下雨了,这真奇妙!”诗句朴实而短小,却正因为其朴实之美为后人所传颂。 去掉赘饰,回归自然,方见其美。大音希声真正的繁华,是隐逸在无形混沌中的自然质朴的本真。 真正的智慧,是藏匿于灵魂幽深处的绚烂纯粹的统一。真正的歌咏,是超乎声,缥缈于天地之外的无声音韵的绝唱。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对“大道”的诠释。 绚烂致极,回归本真,我想这便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了。难怪人们都说知音难觅,那一把焦尾琴默默地浅唱了多久,才逮着了一个能听懂高山流水的人。 世人多以为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的错杂才是技艺的高超,珠落玉盘、泪如珠洒的繁复才是感情的真切表达。殊不知,一曲高山流水,唱尽多少岁月蹁跹,吟尽多少心路跌宕,在这看似平静如水的琴乐中,正是回归本真的纯净之美啊。 谁说,用色彩铺设生活,才能显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谁说,用知识堆砌头脑,才能体现人生的智慧机敏。一束烛光尚且可以将整个房间填满,一缕春风犹且使整个心灵沉醉,大美无形,却激起超乎物象之外的心灵涤荡。 国画讲究“留白”,寥寥数笔,便使几只虾的形象跃然纸上,化有形的白色宣纸为无形的柔波,融老翁垂钓的雅趣于疏朗的画面。那留下的大片空白,是想象与意境的延展,是达到极致、返璞归真的恢弘大美。 梦回大地,魂归桃源,陶渊明在历经世俗繁华之后重新回到生命的起点;青崖白鹿,且歌且行,李白在看尽人生枯荣过后找到最纯朴的快乐;赋诗草堂,残茅破衾,杜甫在阅尽人世沧桑之后回归至朴至简,却丰润了他的无疆大爱。在享受过极度的荣华之后,我们都需要回归到生命的起点,平静至真,平淡至朴,是生命的原点。 暮色四合,白日的浮华隐褪在黑夜的静谧之中。我们的人生亦如此。 大音希声,是旷远天际一抹似明似暗的云霞,是大喜大悲后一缕绕梁不绝的余音。 大音希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事物达到极致却归于自然,趋于朴素,这是老子对“道”的阐释,几千年来留给后人无限启迪。最浓厚的亲情或许就在一句轻声问候中,最深挚的爱情或许只是一个信任的眼神,最杰出的智慧或许蕴含在一句平淡的话语中,最完美的画作或许只需要独具神韵的几笔。 完全是自然的流露,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刻意修饰,这是绚烂与质朴的统一,高深与浅近的交融。这就是“道”,大道无痕。 夕阳西下,傍晚的公园显得格外宁静。我戴着耳塞悠闲地躺在公园长椅上,不远处坐着一对老人,他们一起看落日,安静地坐着,有时偏过头来对自己的老伴说几句话。 过了许久,太阳要下山了,他们相互搀扶着站起身,颤巍巍地走在公园里的林荫路上。我的目光一直追随那对老人的背影,在夕阳余辉下,我心中充满了感动。 他们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年轻的激情,但他们可以每天一起安安静静看落日,他们可以相互扶助,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这是一份简简单单的爱,但谁又能否认这是一份伟大的爱呢?感情需要简单,那么生活呢?我想,高明的处世之道总不应该整天勾心斗角,玩弄自己的那点小聪明吧?只需要跟随本心,宽厚待人,就能求得心中坦荡,生活也就更加畅快自足。 金庸先生笔下的大侠郭靖的确笨得可以,从来不会玩弄技巧,但他有一颗仁义的心,他一直顺应本心去为人处事,虽然遭遇几多艰难挫折,最后成就了自己一代大侠的事业,也获得了冰雪聪明的黄蓉的垂爱,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艺术领域,更应追求“大音希声”的境界。 中国画偏好描摹自然,最完美的作品都深谙“道”之味,自然朴素,隐去了人为痕迹。齐白石的虾可谓画坛一绝,淡墨执笔,却神韵充盈。 他大胆概括简约,几记传神妙笔,便勾画出一只只灵动活泼的虾来。简简单单,可注目齐老画作,却只觉水波涌动,群虾嬉戏。 凝练去繁复,天然去雕饰,回归的是鲜活的本色。“大音希声”,尽力感悟自然的“道”,可以觅得人生的智慧。 大音希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事物发展到了极致,反而趋于朴素、自然的本真。 真情小女孩在灰暗的夜幕下跑出了家,因为她和妈妈吵了一架。她下决心再也不和那个不通情理的人说上一句话。 跑饿了,她来到一个面摊前,但手里却没一分钱。那婆婆见她可怜巴巴、泪眼婆娑的样子,便端来一碗热面递给她,说:“饿了吧?这面送你的,孩子,快吃吧。” 捧着碗,热泪盈眶的她向婆婆哭诉起来:“婆婆,你是好人。我妈妈……”但婆婆说了一句让她永世难忘的话:“我只为你做了一碗面,你就感激成这样。 而你的妈妈养你这么大,天天为你做饭,她才最该你去感激啊。”原来,母爱之大,大到仿佛碰不到,摸不着一样。 至理武夫提剑来问禅师什么是天堂,什么又是地狱。如此高深,禅师说:“你一武夫,怎能通晓此理?”武夫提剑便要向禅师刺去:“秃驴安敢辱我!”“这便是地狱。” 禅师说。武夫若有所思,缓缓放下剑来。 禅师见状,笑着说:“剑入鞘,这便是天堂。”武夫拜谢禅师离去。 天堂与地狱的定义不是写在高深的圣贤经典里,而是渗透在我们日常行为的点滴中。大智人再聪明,也来源于自然;人再至高无上,。 2.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的特点核心: 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现实条件: 新航路的发现使得英国海外贸易发达,国力日渐强大,人们的思想、文化意识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而受到冲击,发生变化。面对新的社会生活,诗人们激情昂扬,对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变化做出了反应,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创作了一系列不朽的诗歌 诗歌特点: 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传情达意的语意美和诗体的形式美,还有其他要素,如诗歌的句法结构、修辞格的广泛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等。 一、对人本身和自然的赞颂 二、对爱情和女性的赞美 三、对知识的渴求 四、重现实、重人生的人文主义思想 谢谢! 3.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诗歌特点一、对人本身和自然的赞颂 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这种理性精神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继承古希腊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在古希腊的剧作中就有对人的强调,著名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说:“世上的稀奇珍宝真不算少,像人这样奇妙的却很难找。” 普洛达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样的思想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最杰出代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也有表达。 而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这种以人为本的理性思想通过各种意象的使用,巧妙地呈现出来。在十四行诗第18首中,莎士比亚用“易凋的花朵”“易逝的夏日”等鲜明意象暗喻时光的无情,而他的朋友的美貌和青春却因他写的诗歌而永存。 这里诗人歌颂的是“人”的伟大和创新能力。他对个人的能力如此相信,以至于他认为诗歌能给他的朋友带来永恒,这正反映出了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 中世纪时期,受神权的压迫,人没有地位,是生来有罪的,主要是为“来世”而活,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相信人定胜天,反映出人类向自身回归的价值发现。在这首诗里莎士比亚强调文学能使人不朽,而文学是人所创造的业绩,因而又是宣告人的伟大,从而突出了人的中心地位,相信人独有的价值和尊严。 另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诗人斯宾塞在他的《爱情小唱》的第75首中也表达了相似的主题,诗歌先用“写在海滩上的名字”等意象说明自然界的事物总要被时间摧毁,接着表达出只有“人”创作的文学才可以同时间抗衡的人文主义新思想。除了对人本身的赞颂,人们还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中读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由衷欣赏。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是神秘莫测、危机四伏的,人在自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自然渐渐成了人类朝夕相处的伙伴,诗人们把自然当作艺术的重要主题,创作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景的诗作。 如托马斯.纳什的《春》:“榆树山楂漫山野,村村舍舍生气盎,/羊羔欢欣喜洋洋,牧童整天笛声扬,/百鸟欢歌总在耳边响,/恰恰,咯咯,啾啾,哥哥插禾!”全诗共三个小节,这是其中的第二小节,译者何功杰先生对此诗有一段很好的说明:“这首诗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主要靠的是诗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意象,如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等等。诗中有男女老幼,有禽兽花木,有静景,有动态,‘轻寒’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人们可以感到,百鸟鸣啭声和悠扬的牧笛声人们可以听到,田野里的芬芳人们可以闻到――这岂止是一幅欢乐的春景画!” 二、对爱情和女性的赞美 诗人们陶醉在自然的美景中的同时,也把师法自然作为自己的审美标准。 他们以自然意象为载体,创作出大量的爱情诗歌,毫无顾忌地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对爱情的深刻感悟,通过这样的自我释放冲破了中世纪宗教对人们欲望情感的压抑,通过热情的赞美与深刻的思索肯定了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可贵可爱,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体现了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精神。如克里斯托弗马洛的《牧羊人恋歌》:“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在这里将使我们快乐无边:/这里有峻峭秀丽的山峦,/还有风光明媚的山谷田园。 /在那边,我俩坐在山岩上,/看牧羊人喂养可爱的羔羊;/在浅浅的小溪旁,鸟儿随着潺潺流水把爱情歌唱。全诗笔调清新,浪漫旖旎,没有说教没有誓言,用山峦、田园、小溪,玫瑰花床、木叶裙裳、珊瑚衣扣等等诸多美好的自然意象,勾画出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这又如何不能打动少女的心房?这些意象的铺垫,显得华美而富有气魄,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爱情的真切向往,渴望与自己所爱的人一起尽情享受美丽人生。 这样的主题恰恰是对文艺复兴所传播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最佳诠释,而这种抽象的主题因附着于具体的自然意象之上,显得更生动、感人。朱光潜在其《诗论》中说:“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诗歌里,人们还看到诗人对女性的赞美和对其爱人的深深爱恋。在中世纪,由于禁欲主义神学思想的影响,女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文艺复兴思想的兴起,使人们更加注重现实生活。 而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等大哲学家都主张:“肉体的快乐和感官的快乐是一切快乐的起源和基础;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抽掉爱情的快乐和视觉听觉的快乐,那么‘善’的概念就无法想象。而女性往往是爱与美的化身,她们理应得到爱和尊重。” ③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们在古希腊与罗马文化的复兴中,重新肯定了女性的自我价值,把她们从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诗人们在歌颂、赞美爱情的同时,用诗歌对女性的姣美容貌进行描绘:“她赤身坐着,把歌来唱,/有幸的琵琶横跨腿上,/没想到有人在旁边发愣,/对着她甜蜜双乳的神圣。” (乔治.查普曼:《奥维德的感觉之盛宴》)这是写诗人奥维德的爱人在清泉下沐浴后的情景,在这个美丽女性的意象上洋溢着文艺复。 4.文艺复兴时期名人及其代表作简介文艺复兴的作品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 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 人文主义者开始用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研究圣经,将圣经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提倡个性自由,因此在历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 不同范畴中的文艺复兴: 自然科学 : 天文学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在其中提出了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不同的日心说体系。 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论原因、本原和统一》等书中宣称,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天文望远镜,1610年出版了《星界信使》,1632年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对其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的研究,在1609年的《新天文学》和1619年的《世界的谐和》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判定行星绕太阳运转是沿着椭圆形轨道进行的,而且这样的运动是不等速的。 数学 代数学在文艺复兴时期取得了重要发展,三、四次方程的解法被发现。 意大利人卡尔达诺在他的著作《大术》中发表了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但这一公式的发现实应归功於另一学者塔尔塔利亚。四次方程的解法由卡尔达诺的学生费拉里发现,在《大术》中也有记载。 邦贝利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三次方程不可约的情形,并使用了虚数,还改进了当时流行的代数符号。符号代数学是由16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确立的。 他於1591年出版了《分析方法入门》,对代数学加以系统的整理,第一次自觉地使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和已知数。韦达在他的另一部著作《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中,改进了三、四次方程的解法,还建立了二次和三次方程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现代称之为韦达定理。 三角学在文艺复兴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德国数学家雷格蒙塔努斯的《论各种三角形》是欧洲第一部独立於天文学的三角学著作。 书中对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还有很精密的三角函数表。哥白尼的学生雷蒂库斯在重新定义三角函数的基础上,制作了更多精密的三角函数表。 物理学 在物理学方面,伽利略通过多次实验发现了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他的学生托里拆利经过实验证明了空气压力,发明了水银柱气压计。 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尔发现液体和气体中压力的传播定律。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发现气体压力定律。 生理学和医学 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发表《人体结构》一书,对盖伦的“三位一体”学说提出挑战。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发现血液的小循环系统,证明血液从右心室流向肺部,通过曲折路线到达左心室。 英国解剖学家哈维通过大量的动物解剖实验,发表《心血运动论》等论著,系统阐释了血液运动的规律和心脏的工作原理。他指出,心脏是血液运动的中心和动力的来源。 这一重大发现使他成为近代生理学的鼻祖。 “地理大发现” 航海技术产生了一次革命性地飞跃,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的探险家们开始了一系列远程航海活动。 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印刷术在欧洲的再发现,以及从东方传过来的造纸、指南针、火药(中国的四大发明),促使科学思想的迅速传播。 文学 各地的作家都开始使用自己的方言而非拉丁语进行文学创作,带动了大众文学,替各种语言注入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散文、民谣和戏剧等。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坛三杰”。 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 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 在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二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 “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 然而,他们排斥民间诗歌,只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