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巷伯》中:‘‘杨园之道,猗于亩丘一、原诗经《巷伯》节选 杨园之道, 猗于亩丘。 寺人孟子, 作为此诗。 凡百君子, 敬而听之。 二、原诗经《巷伯》节选注释 1、杨园:种植杨木的园。一说是园名。 2、猗(倚yǐ):加。亩丘:有垄界像田亩的丘。一说是丘名。以上二句言亩丘之上有杨园之道。诗人徘徊在这条道上,吟成这篇诗。 3、寺人:阉官,是天子侍御之臣。篇题《巷伯》也就是寺人的意思。“孟子”是这寺人的表字,就是这诗的作者。诗人将自己的名字放在篇末,和《节南山》相同。 4、凡百君子:指执政者。 三、原诗经《巷伯》节选译文 一条大路通杨园, 路在亩丘丘上边。 我是阉人叫孟子, 这支歌儿是我编。 诸位君子赏个脸, 认真听我唱一遍。 2.《诗经 卫风 淇奥》中‘绿竹猗猗,那个“猗猗”是念"yi"还是念“e没有E的读音,根据意思,是指绿竹美好的样子,应该读yī ● 猗 yī 〈形〉 ◎ 美好盛大的样子。晋•陆云•《高冈诗四首之一》:“瞻彼高冈,有猗其桐。” 〈助〉 ◎ 助词。犹“兮”。相当于“啊”,用于句末,表示语气。《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叹〉 ◎ 叹词。常用于句首,表示赞叹。 相当於“啊”。《诗经•齐风•猗嗟》:“猗嗟昌兮,颀而长兮。”唐•王维《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於韦氏逍遥谷讌集序》:“猗哉至理之代也!吾徒可以酒合讌乐,考击钟鼓。” 〈名〉 ◎ 姓。如春秋时鲁有猗顿。 其它字义 ● 猗 yǐ 〈动〉 ◎ 加,超越。《诗经•小雅•巷伯》:“杨园之道,猗于亩丘。” ◎ 依靠。通“倚”。《诗经•小雅•车攻》:“四黄既驾,两骖不猗。”孔颖达•正义:“两骖之马不相依猗。” ◎ 牵引,束而采之。通“ 掎 ”。《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3.谁适与谋《巷伯中萋兮斐兮五彩丝啊色缤纷,织成贝纹锦。 嚼舌头的害人精,实在太狠心! 臭嘴一张何其大,成了簸萁星。嚼舌头的害人精,谁是他的智多星? 艰卜即哇嗤东又一心矣挖陷人阱。 劝你说话加小心,不然往后没人听。 噎噎唧唧去又来,千方百计来编谁。 并非没人来上当,总有一天要现相。 骄横人得意忘了形,受害的人却消沉失意。 苍天苍天你在上!管管那些害人精,可怜这些劳苦人! 嚼舌头的害人精,是谁教你昧良心?抓住长舌害人精,扔给虎狼去充饥。如果犲虎不肯呑,丢到北极喂野人。 如果北极也不要,送给老天去发落。 一条小路通杨园,小路越过山坡顶。 我是阉人叫孟子,编首歌儿为宽心。过往君子慢慢行,请君为我倾耳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