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风格的诗句豪放: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唐)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岳飞(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观沧海》曹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塞翻塞外声。《破阵子》辛弃疾(宋) 壮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临洞庭湖上张丞相》孟浩然(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唐)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杜甫(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长相思》纳兰性德(清) 低沉: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早秋》许浑(唐) 秋雨沉沉滴夜长,梦难成处转凄凉。《闷怀二首》朱淑真(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李商隐(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张泌(唐)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浣溪沙》纳兰性德 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浣溪沙》吴文英(宋) 旷达: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唐) 人生得意须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李白(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唐)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采桑子》纳兰性德 婉约: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楚江怀古》马戴(唐)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浣溪沙》李清照(宋)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梦江南》温庭筠(唐) 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临江仙》纳兰性德(清) 悠然: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破山寺后神院》常建(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王维(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 悲怅: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丙凄迷,未梦已先疑。 《忆江南》纳兰性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晏殊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冷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柳永(宋) 豪放: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唐)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岳飞(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观沧海》曹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塞翻塞外声。《破阵子》辛弃疾(宋) 壮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临洞庭湖上张丞相》孟浩然(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唐)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杜甫(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长相思》纳兰性德(清) 低沉: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早秋》许浑(唐) 秋雨沉沉滴夜长,梦难成处转凄凉。《闷怀二首》朱淑真(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李商隐(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张泌(唐)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浣溪沙》纳兰性德 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浣溪沙》吴文英(宋) 旷达: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唐) 人生得意须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李白(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唐)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采桑子》纳兰性德 婉约: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楚江怀古》马戴(唐)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浣溪沙》李清照(宋)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梦江南》温庭筠(唐) 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临江仙》纳兰性德(清) 悠然: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破山寺后神院》常建(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王维(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 悲怅: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丙凄迷,未梦已先疑。 《忆江南》纳兰性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晏殊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冷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柳永(宋)。 2.李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诗句青年时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 青年时胸中抱负万千,诗句中展现出无比的自信。 壮年时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经历过长安中的一段生活,对怀抱的政治抱负渐渐失望,但是犹存着一丝的希望。 年老时: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早服还丹世无情---《庐山谣寄卢侍虚舟》完全寄情于寻仙访道,于山水中得情。 3.不同现代诗人诗歌的风格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 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编辑本段现代诗歌特点 1.形式是比较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编辑本段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今风体韵律诗歌和现代格律诗歌 这是按照诗歌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层级,是一般和谐还是非常和谐(最高和谐)来划分的. (1)今风体韵律诗歌:就文学体裁而言,今风体韵律诗歌是以汉语言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代表作是我国当代诗人于进水的《姐姐》. (2)现代格律诗歌:就文学体裁而言,现代格律诗歌是以汉语言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现代格律诗歌的格律要求与古典格律诗歌的要求一样,定字、定句、定节、定平仄、定韵等. (见于进水《汉语言韵律诗歌理论纲要》) 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4)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 现代诗和当代诗 按照诗歌发展的阶段分类. (1)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2)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编辑本段表现手法 举例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 4.五首不同风格的诗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不同风格的诗句豪放: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唐)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岳飞(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观沧海》曹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塞翻塞外声。《破阵子》辛弃疾(宋)壮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临洞庭湖上张丞相》孟浩然(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唐)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杜甫(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长相思》纳兰性德(清)低沉: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早秋》许浑(唐) 秋雨沉沉滴夜长,梦难成处转凄凉。《闷怀二首》朱淑真(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李商隐(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张泌(唐)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浣溪沙》纳兰性德 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浣溪沙》吴文英(宋)旷达: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唐) 人生得意须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李白(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唐)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采桑子》纳兰性德婉约: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楚江怀古》马戴(唐)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浣溪沙》李清照(宋)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梦江南》温庭筠(唐) 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临江仙》纳兰性德(清)悠然: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破山寺后神院》常建(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王维(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悲怅: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丙凄迷,未梦已先疑。 《忆江南》纳兰性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晏殊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冷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柳永(宋)豪放: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唐)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岳飞(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观沧海》曹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塞翻塞外声。《破阵子》辛弃疾(宋)壮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临洞庭湖上张丞相》孟浩然(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唐)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杜甫(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长相思》纳兰性德(清)低沉: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早秋》许浑(唐) 秋雨沉沉滴夜长,梦难成处转凄凉。《闷怀二首》朱淑真(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李商隐(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张泌(唐)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浣溪沙》纳兰性德 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浣溪沙》吴文英(宋)旷达: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唐) 人生得意须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李白(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唐)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采桑子》纳兰性德婉约: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楚江怀古》马戴(唐)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浣溪沙》李清照(宋)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梦江南》温庭筠(唐) 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临江仙》纳兰性德(清)悠然: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破山寺后神院》常建(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王维(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悲怅: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丙凄迷,未梦已先疑。 《忆江南》纳兰性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晏殊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冷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柳永(宋)。 6.【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异同从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要从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就要从二人所处的社会大背景说起 异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并峙的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史”一个高扬浪漫主义风帆;一个手握现实主义大笔.二者皆是以诗人的个人特性结合时代特点而自成一家的.一个冠以“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冠以“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李白 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 李白想做官而不得,而放浪形骸的一生,形成了他的浪漫主义诗风.(讴歌理想,抒发悲愤、蔑视权贵,追求自由、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情绪起伏,充满矛盾是他诗歌的主要特点)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极其丰富,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杜甫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诗被称作“诗史”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共同谈论诗,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爆发后,他流亡颠沛,竟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kuí)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死后,按其遗愿.,和其祖父同归葬在洛阳市东约23公里的偃师县杜楼村.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杜甫又被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大李杜”.他所写的诗,被人称为“诗史”. 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7.同一位诗人的六首不同风格的诗词王维! 1、边塞诗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2]。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田园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送别诗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4、思乡诗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咏物诗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哲理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也有可能是辛弃疾 具体的诗词楼主去百度一下 8.形容因不同性格造成风格的不同的诗句杜甫《饮中八仙歌》。将号称“酒中八仙”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从“饮酒”这个角度,不同性格造成的饮酒风格不同,写成诗,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饮中八仙歌_作者: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