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写苏轼的诗歌

1.苏东坡的诗全部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春宵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 次韵功父观余画雪鹊有感二首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阳关曲 中秋月 水调歌头 花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惠崇春江晚景 定风波 满江红 赠刘景文 上元侍宴 复官北归再次前韵 和子由渑池怀旧 蝶恋花 题西林壁 守岁诗 浣溪沙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定风波 浣溪沙 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 别徐州 临江仙 贺新郎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采桑子 儋耳 浣溪沙 洞仙歌 南乡子 集句 西江月 卢山五咏 圣灯岩 汲江煎茶 念奴娇 洞仙歌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吊李台卿(并叙)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蝶恋花 密州上元 念奴骄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南乡子 望江南 超然台作 水调歌头 西江月 梅花 沁园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青玉案 鹧鸪天 行香子 过七里濑 哨遍 行香子 江神子/江城子 孤山竹阁送述古 渔父/渔歌子 定风波 红梅 满庭芳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和陶归去来兮辞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蝶恋花 蝶恋花 点绛唇 行香子 菩萨蛮 回文。

夏闺怨 再次前韵系织锦图上回文Þ 和人回文五首此五首诗为孔平仲作Þ 渔家傲 永遇乐 天仙子 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水调歌头 满江红 减字木兰花 醉落魄/一斛珠 苏州阊门留别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亦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二 红梅三首 卢山五咏 卢敖洞(图经云:敖,秦博士,避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西江月 如梦令 浣溪沙 满庭芳 水龙吟 水龙吟 蝶恋花 醉翁操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 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暮春别李公择 江神子/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望江南/忆江南 戚氏 和晁美叔 访詹使君食槐芽一作叶Þ冷淘 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赠黄山人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 壶中九华诗 留别登州举人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 蝶恋花 哨遍 南乡子 祝英台近 画堂春 蝶恋花 归朝欢 和苏坚伯固 雨中花/夜行船 满江红 东武会流怀亭 浪淘沙 渔父/渔歌子 渔父/渔歌子 一斛珠 阮郎归 初夏 南歌子 游赏 题金山寺 嵇绍似康(并引)一作戏作贾梁道诗Þ 过岭寄子由三首此诗第三首为子由作Þ 嘲子由 鱼蛮子 孔长源挽词二首 再和 虾蟆 蝎虎 元修菜(并叙)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琴诗 南歌子 江神子/江城子 卜算子 蝶恋花 虞美人 江神子/江城子 减字木兰花 木兰花令 木兰花令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 满江红 怀子由作 渔父/渔歌子 临江仙 醉落魄/一斛珠 离京口作 鹊桥仙 七夕送陈令举 少年游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南乡子 送述古 赠狄崇班季子 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荔支叹 食荔支二首(并引) 初秋寄子由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 南堂五首 孔毅甫妻挽词 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其婿曹焕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次韵张畹 蜗牛 蝉 天水牛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徐使君分新火 蜜酒歌(并叙) 夜泛西湖五绝 韩子华石淙庄 西江月 阮郎归 卢山五咏 饮酒台 谢郡人田贺二生献花 惜花 阳关词三首 赠张继愿 阳关词三首 答李公择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赠王仲素寺丞(名景纯。) 寄刘孝叔 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 卢山五咏 三泉 卢山五咏 障日峰(其状类峨眉,但小耳。)

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游卢山次韵章传道 和子由四首 送春 西江月 沁园春 和子由论书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监试呈诸试官 望海楼晚景五绝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谢陈季常惠一揞巾 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和王巩六首并次韵 记梦回文二首(并叙)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 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称天人 浚井 百步洪二首(并叙) 刘乙新作射堂(乙父尝知眉州。

此题一作:书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蜣螂 赠梁道人 促织 和人见赠 和田仲宣见赠 和王胜之三首 记梦(并叙) 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初入庐山三首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 海棠 日日出东门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 游博罗香积寺(并引) 夜坐与迈联句 黄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南乡子 好事近 南歌子 西江月 茶词 临江仙 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 临江仙 定风波 蝶恋花 千秋岁 行香子 阮郎归 如梦令 虞美人 浣溪沙 水龙吟 踏青游 虞美人 蝶恋花 浣溪沙 满庭芳 满庭芳 浣溪沙 春情 浣溪沙 渔家傲 江城子 导引 点绛唇 瑞鹧鸪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江神子/江城子 行香子 西江月 西江月 送别 南歌子 和郭功父韵送芝道人游隐静 次韵鲁直戏赠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滕县时同年西园 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三朵花(并叙) 食柑 曹既见和复次其韵 次韵答元素(并引) 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 陈季常见过三首 寒食雨二首 答任师中次韵(来诗劝以诗酒自娱。) 宿望湖楼再和 盐官绝句四首 和董传留别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 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 送郑户曹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陌上花三首(并引) 定风波 佛日山荣长老。

2.关于唐代诗人:苏轼写的诗

诗歌《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词作《少年游·去年相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洞仙歌·江南腊尽》《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永遇乐·明月如霜《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行香子·过七里滩》《点绛唇·不用悲秋》《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念奴娇·中秋》《水龙吟·雁》《醉翁操·琅然》。

3.苏轼的诗词

浣溪纱 苏轼 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行香子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蝶恋花①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醉翁操 苏 轼 琅琊幽谷 ,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 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

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 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 》,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 者以为绝伦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 合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

虽 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的,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 馆舍,遵亦没久矣。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 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 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 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 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 师琴诗最善。

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 也。余深然之。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 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 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满庭芳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佘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 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一丛花 初春病起 苏轼 今年春浅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归朝欢 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

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

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 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

《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 木兰花令 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4.【有关写苏东坡的诗词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5.【苏轼的古诗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刘平驻守宋、夏边境,力拒西夏,因孤军无援战死.身后萧条,诸子早卒,只剩景文一人.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此诗虽似写景,但每句都切合刘的身世,并用以勖勉对方.这在苏诗中确属精心之作.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的景物描写,才能领略诗中的积极涵义. 此诗写初冬.第一句写枯荷.荷出污泥而不染,本为高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连枯叶也已无存,确是一片凄寂.昔李璟作《山花子》,首句云:“菡萏香销翠叶残.”王国维乃谓“大有‘从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苏轼此诗首句,殆更过之.夫留得枯荷,尚能听雨,近则连枯叶亦无之,其衰飒至极矣.然则作者嗟叹感喟之情仅此一句,第二句便将笔势劈空振起,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残菊与枯荷,虽同为衰飒场面,却以“傲霜枝”三字写出了秋菊的孤高之态和贞亮之节,看似与第一句对文,有互文见义、相与呼应之势;事实却侧重在“傲”字上.“擎雨”之“盖”乃实写,不过说像伞盖一样的荷叶都已一干二净;而“傲霜”之“枝”的“傲”则以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在精神,示人以凛不可犯的气概.这就比第一句深入了,也提高了.第三句则爽性喝破,人人皆以萧瑟秋风、严寒冬日为苦,作者却偏偏赞之为“一年好景”,且谆谆嘱咐“君须记”,此真以平淡无奇之语言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受;至于收句,倘无力回天,则全诗必成虎头蛇尾,强弩之末.而作者乃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所谓“正是橙黄橘绿时”,乃金秋乍逝,百物丰收的季节,“橙黄橘绿”,又呈现一派熙熙融融景象,在前两句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炫目摇情的色彩,真使人疑为神来之笔.然而作者除了用几个植物名称和几种简单明快的色调之外,再无其他噶枝蔓之句,这就给予作者一种踏实稳重、矜平躁释的美的感受.古人说:“情随事迁”.而东坡妙处,竟能用景移情,把日渐凋残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黄翠绿,虽说用笔雅淡温柔,却具有不尽的蓬勃朝气.写冬景而能化凋谢零落为饱满丰硕,非贤如东坡诚不可臻化. 然此诗乃东坡写赠刘景文者.刘固以世家子弟而潦倒终身,年近六十,犹朝不保夕.作者第二次到杭州做官,与刘一见如故.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致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就此诗首句而言,荷所以比君子;而时值岁尾,荷枯叶尽,正以喻君子生不逢辰,难免潦倒失路;次句言菊,菊所以喻晚节,而景文晚年并无亏缺,犹有凌霜傲雪之姿.但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总不免多向消沉颓唐一面着想;而对于读书人,特别是对有理想抱负者来说,却还有收之桑榆、获取丰收的一面.所以诗人乃以三、四两句对刘勖勉有加,给以支持,使刘认识到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橙黄橘绿”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缘结果之期,这使刘不仅看到荷枯叶尽的一面,还有傲霜雪抗严寒和收成果实的一面,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坚持下去.只是诗人纯用比兴手法,没有把本意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罢了. 东坡作此诗时年已五十五,也已步入老年了.他当然不能预知不久的将来还遭到流放海南之厄.但他一向旷达乐观,主张应多方面地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不因年老而颓唐消沉.然则此诗也不妨看做诗人本身的一生写照.盖苏轼一生,坎坷挫折,亦云多矣,却始终没有被逆境吓倒,而稍摧其志.然则此诗固亦夫子自道也.其身后“橙黄橘绿”,使千载以下之人尚能分享其甘美的艺术果实,也算是美不胜收了.故窃以为如仅以景语之美来赏析此诗,犹属皮相也.。

6.苏东坡写的诗有哪些

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 《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伽花彩甚奇,谓有初春之兴。因作二首,寄袁公济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

6.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8.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9.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10.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