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歌的问题答案

1.关于诗歌的问题和答案

举个例子吧,就如李清照的词,婉约派的特点,缠绵细腻,情感丰富。所以说诗歌中的表达“细如抽丝”就是情感的细腻如丝如缕渗透在诗中, 语言表达也是婉约缠绵。

诗歌的风格细腻,也就是说上面的内容了!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语言风格:婉约细腻缠绵 特点: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词。

满意请采纳!

2.诗歌问题和答案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做11、12题。

(每题2分,共4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麓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11.B(2分) 12.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1分)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1分)(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2007年襄樊市中考语文试题(非课改区) 对壬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城阕辅三泰。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这是一酋剥开生霹的送别诗。

诗人抒写惜剐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剥而悲伤。B.遮酋诗聪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睡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古深情而富有哲理。

答案B 2007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 文 试 题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选自语文鄂教版七年级[上]人教版八年级[下])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 (二)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4分) 故 乡 杨 牧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短诗选萃》) 22.诗讲究押韵,本诗的韵脚是:。 23.故乡是一幅“画”,但诗人在故乡时,“画”是铺在地上的;而远离故乡时,“画”却是挂起来的。

“铺”和“挂”表达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答:20、(2分)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21、(2分)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二)现代诗欣赏(4分)22、(2分)画 霞 画 纱。说明:一个0.5分,共2分。

23、(2分)参考:“铺”说明了诗人身在故乡时,故乡常常被忽略。“挂”表达了诗人远离故乡时,才感受到故乡的难舍,容易勾起无限的思乡之情。

说明:一个点1分,共2分。意近即可给分。

湖北省黄冈市2007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 试 题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

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请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2分)A.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流沙河《理想》)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沁园春·雪》)我会品句:A. 诗人运用蕴含哲理的诗句,阐述了理想的人格意义。

激励人们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为之牺牲。B.该句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在茫茫大雪的覆盖下,“山”、“原”活泼奔放的气势和竞争的活力,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昂扬奋发的情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分,意近即可)欣赏下列诗歌,完成7~8题。(4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终。

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分) 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7.孤山寺;白沙堤;春;最爱。

(2分,每空0.5分)8.略 湖北省黄石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古诗文部分(15分) (一)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3分) 6、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参考答案: 5、触觉、视觉、听觉 6、孤寂凄冷 荆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诗中采。

3.诗歌题目大全,要有答案

春,是开启梦的精灵

轻轻的,悄悄的

伴随着第一场雨的飞舞

翩然而至

带来绿的新意

生命的气息

夏,是感受希望的天使

旖旎而神奇

和着白花的绽放

蝴蝶的缠绵

轻快的欢唱着

好似人间的天堂

秋,是转换自然气息的魔法师

绚烂多变的个性

是秋最美的符号

每一片飘零的落叶

都是大自然的奇迹

生命的赞歌

冬,是妖娆妩媚的雪女

纯净中透着清新

纷纷的雪花

是雪女轻舞的彩绫

是浪漫的飞絮

是新生命即将到来的曙光

4.求一些诗歌问题的答案

一,补充名句

问渠哪得清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二,根据提示写诗句

雨,如丝,如雾,如牛毛,如细丝,如千万条银丝从天空飘洒,如美丽的珠帘垂挂于天际。这多情的雨啊,不知牵动多少诗人的思绪;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描写了雨的美好奇妙;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表现了雨的欢快活泼;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勾勒了雨的绵密繁多;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感慨了雨的肆虐无情

教育人积极向上,好上加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郑板桥认为文章应该简练,有创新,他写了一幅著名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当看到银装素裹的雪景时,我们会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诗歌的问题和题目

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 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 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 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 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 附答案 1.词牌名2.李商隐3.名词4.李白、杜甫5.家书抵万金6.曹植7.两首8.苏轼、辛弃疾9.柳永10.郑谷 一、读诗句,猜猜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石灰)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公鸡) 二、请与古人对诗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9、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三、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米见点,无解) 1、渭城朝雨浥轻尘,( )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四、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以下略 六、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汤河)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名句联句。 1、儿童相见不相识,( )。

2、白发三千丈,( )。 3、( ),早有蜻蜓立上头。

4、( ),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 )。

6、( ),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 )。

8、( ),天下谁人不识君? 9、( ),孤帆一片日边来。 10、( ),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 )。 12、野旷天低树,( )。

13、( ),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 16、人有悲欢离合,( )。

二.按古诗内容填空。 1.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 )所写的《 》:的 , 。

, 。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

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 。 , 。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野旷天低树 苏轼 《竹里馆》 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明月来相照 王维 《宿建德江》 桃花潭水深千尺 刘禹锡 《赠汪伦》 报得三春晖 孟郊 《游子吟》 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泊船瓜洲》 同到牵牛织女家 王昌龄 《浪淘沙》 水光潋滟晴方好 孟浩然 《出塞》。

6.诗歌的问题十条

一、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3分) 答: 2、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 (50字左右)(3分) 答: 二、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3分) 答: 2、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分) 答: 三、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3分) 答: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四、瀑布联句 香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香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李忱) 1、诗以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 答:) 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3分) 答: 五、赠柳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 ___”字。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 。(2分) 2、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2分)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2分) 答: 六、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__ 的特色。

(3分) 答: 2、全诗重点在写景,写人只有后两句。 你能想象得出“农人”的劳动情景吗?(3分) 答: 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 答:(3分) (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

(3分) 答: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3分)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不得超过50个字。 答:(2分) (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

(2分) 答: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 个字。 (2分) 答: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3分) 答: 十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 (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

从内容看,都是写 ( ) 从抒情手法看,李诗 ( ),王诗 ( ) 答: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答: 一、宿建德江 孟浩然 1。 (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加接近。)

2。 (这首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情。)

二、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1。 (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 2。

(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 三、绝句 杜甫 1。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

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 四、瀑布联句 香禅师、李忱 1。

(香诗表达了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李诗表达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二者语意贯通,表达了一种的勇气。 2。

首诗歌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借写瀑布的“不辞劳”、“出处高”表现诗人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借写瀑布的留得住 ”、“ 终归大海 五、赠柳李商隐 1。 (答:留 / 柳) 2。

(答: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3。

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

7.求20道古诗问答题,要有答案的哦

1、儿童相见不相识,( )。

2、白发三千丈,( )。

3、( ),早有蜻蜓立上头。

4、( ),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 )。

6、( ),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 )。

8、( ),天下谁人不识君?

9、( ),孤帆一片日边来。

10、( ),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 )。

12、野旷天低树,( )。

13、( ),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

16、人有悲欢离合,( )。

17、________日依山尽,_______河入海流。

18、日暮_______山远,天寒_______屋贫。

19、飞流直下_______尺,疑是银河落_______天。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开。

答案:

1.笑问客从何处来。

2.缘愁似个长。

3.小荷才露尖尖角,

4.不知细叶谁裁出,

5.映日荷花别样红。

6.葡萄美酒夜光杯,

7.风雪夜归人。

8.莫愁前路无知己,

9.两岸青山相对出,

10.夕阳无尽好,

11.村庄儿女各当家。

12.江清月近人。

13.春风又绿江南岸,

14.春来江水绿如蓝。

15.霜叶红于二月花。

16.月有阴晴圆缺。

17.白日;黄河

18.苍;白

19.三千;九

20.梨花

8.有关诗的问题和答案

一、填空

1、青山( ),( )东流去。

2、冬天( ),来年( )睡。

3、春风( ),明月( )。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海内存知己,( )

7、( ),更上一层楼。

二、请与古人对诗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

2、(), 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

4、(),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

6、我劝天公重抖擞,()

7、() ,没在石棱中。

8、() ,北风吹雁雪纷纷。

9、(),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 。

三、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

物中的两种,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答案

一、填空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冬天麦三盖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8.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

梅花:

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荷花:

宋诗《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