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太原双塔寺的诗句

1.描写太原的优美词句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仅选关于北京(即现在太原)的一段)

李白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京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

耿湋

昔随刘越石,今日独归时。

汾水风烟冷,并州花木迟。

荒庭增别梦,野雨失行期。

莫向山阳过,邻人夜笛悲。

太原送穆质南游

窦庠

今朝天景清,秋入晋阳城。

露叶离披处,风蝉三数声。

那言苦行役,值此远徂征。

莫话心中事,相看气不平。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李益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

游晋祠上李逢吉相公

令狐楚

不立晋祠三十年,白头重到一凄然。

泉声自昔锵寒玉,草色虽秋耀翠钿。

少壮同游宁有数,尊荣再会便无缘。

相思临水下双泪,寄入并汾向洛川。

游烈石

李频

游访曾经驻马看,窦犨遗像在林峦。

泉分石洞千条碧,人在冰壶六月寒。

山雨欲来腾雾霭,微风初动漾波澜。

个中若置羊裘叟,绝胜当年七里滩。

北齐二首

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抱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并州

薛能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脱文君取次游。

携挈共过芳草渡,登临齐凭绿杨楼。

庭前蛱蝶春方好,床上樗蒲宿未收。

坊号偃松人在否,饼炉南畔曲西头。

并州

韩偓

戍旗青草接榆关,雨里并州四月寒。

谁会凭阑潜忍泪,不胜天际似江干。

过晋阳宫

李隆基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

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

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

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

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欧阳詹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

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

五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

一屦不出门,一车无停轮。

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2.描写太原的优美词句

日出太行 月照吕梁汾河流过我可爱的家乡!~~汾河公园联: 两岸景区脉继唐风晋韵满川汾水情滋国色龙城 迎泽公园联: 读文漪,湖抱龙潭著三晋品古井,亭迷戏曲歌九州 双塔寺联: 涵千年灵秀,永祚祈福开富贵蘸十世沧桑,文宣挥笔写春秋 珠林园联: 花卉草坪,相映芳容陶艺趣水景雕塑,错成动静夺天工 儿童公园联: 折柳枝,万字楼前炎孙期就回归梦听钟鼓,文瀛湖畔国父犹播博爱音 唐槐公园联: 辨碑记,皇宗遥别长安路仰唐槐,国相刚出垂化门 碑林公园联: 汇汾河古韵,三晋堪称瑰宝集世纪文明,艺苑无愧奇葩 龙潭公园联: 九龙喷祥瑞,园岛廊台处处景观呈锦绣一鼎立春秋,风霜雨雪桩桩故事话龙城 墨艺苑联; 墨香飘汾岸,南北东西汇此界德艺展迎泽,古今中外籍其中 太原动物园联: 虎卧青山,巨兽灵禽好荟萃天呈碧水,繁林茂草真自然 太原赋 锦绣太原,晋阳故地,并州新府。

北达幽燕,南通秦蜀。襟四塞之要冲,盛衰攸系;控五原之都邑,治乱必据。

表里山河,山右首区。际山枕水,华夏名都。

维我太原,千年辉煌。远绍《尚书》,初都尧唐。

雄邑崛起,晋水之阳奠基;三家分晋,封建之制滥觞。秦汉设郡,国之屏障。

西晋坚城拒敌,北刘霸府隆昌。隋杨经营,遂成熙熙大都;晋阳誓师,托起煌煌盛唐。

问鼎中原,后唐后晋后汉;融合五族,鲜卑羯羝胡羌。虽赵宋之初,屡抗强兵终遭劫火。

唐明兴建,依然四战之地;金元迭起,实为攻守之场。幸明清相继,渐振故园又成重镇。

淹至近代,景从武昌义旗而终结帝制,为共和创立;结成统战典范而力御外侮,求民族解放。待雄师东来红旗卷,开启新章。

维我太原,从来风物殊佳,居然山川形胜。苍茫吕梁接其西,雄奇太行措其东。

黄土沃其野,河汾贯其中。秀美天龙镌朴伟石佛,疑是神工;凌霄双塔护娇艳牡丹,天若有情。

参天周柏,尽阅不灭斯文;倾城侍女,犹听难老泉声。曾照汾川,灯塔熠熠;长掩道窟,龙山苍苍。

尽染崛围而秋叶红,远映窦祠而寒泉清。才游崇善寺,又趋纯阳宫。

浮光跃金,看文瀛迎泽晋阳湖,堪入画卷;风帆沙鸟,望一碧万倾汾之水,波撼并城。菊花黄,国槐寿。

至若春夏之交,草木欣荣;秋东雪月,千里澄湖。槐奇之胜境,天下播腾。

维我太原,诗人文士歌呼赋咏之所,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地。传颂台骀神,汾水安澜;功推董安于,晋阳肇始。

敢竭忠诚,豫让舍生取义;不辱使命,常惠力和戎狄。刘恒龙潜以启盛世,刘琨发愤则思图治。

激赏壁画,遥想高齐君臣指点天府之城,龌龊满志;通读碑铭,盛赞李唐父子直抵封建之巅,叹为观止。最相思王维之南国红豆,须痛饮王翰之葡萄美酒。

欲穷千里,更上层楼仍推王之涣;妇孺皆诵,天长地久总忆白居易。计安社稷,狄仁杰斗南一人;血洒疆场,杨家将忠良谁敌。

称米芾双绝书画,慕傅山独步学识。穷究五经,阎若璩皓首真伪辨;笑谈三国,罗贯中挥笔风烟起。

传播火种,长念革命先驱高君宇;引领风骚,素仰文学大师赵树理。晋商故里富甲,雄视海内;王氏祖地情深,流风百世。

江山代有才人出,并州一脉浩然气。 今我太原,万千气象。

十里钢城,工业重镇承接东西;百里煤海,能源基地援助四方。出平湖,惟有巨型龙门锁三峡;卫银河,试看神威火箭射天狼。

黄河之水落并州,高能之电输京唐。跨越关山,大路朝天;沟通全球,天涯比邻。

**英才,百年学府奋飞;孵化精品,科技园区争创。清徐美而葡萄甜,晋水碧而稻米香。

妙绝之面食,神州誉响;佳酿之陈醋,四海名扬。数惊宾朋,威风锣鼓镗镗;再放奇葩,瑰宝晋剧锵锵。

华灯竞放于长街,霓裳斗艳于曲巷。家园绿匝,广厦云翔。

节物风流,人情和畅。安居而乐业,邦兴而民康。

锦绣太原,于斯益彰。满眼百业勃兴,思之前程无量。

展旌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东风劲吹;凝众志,敢当重任勇于争先之精神高扬。上承先人之潜德幽光,自强不息,传递千年盛名;下启来者之聪明睿智,与时俱进,谱写万世华章。

美哉!太原!祝三百四十万人民福祉永保,愿七千平方公里土地丰饶长存。

3.双塔寺一游作文

清明节快要到了,为了纪念革命先烈,我们全校同学身穿校服,胸戴白花,怀着崇敬的心情乘坐旅游车来到太原双塔寺,瞻仰烈士陵园。

车子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到了双塔寺烈士陵园。我们先排好了整齐的队伍下了车,然后按要求站好队。

缓缓进入陵园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着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一棵棵梨树上开满洁白的小花,象征着烈士们那洁白无暇的高尚品德。

接着我们举行了许多活动,使我最感动的是为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先烈**,为了炸桥阻断敌人,奋不顾身,身托炸药包英勇献身。

不满十五岁的刘胡兰姐姐,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江姐对着死亡放声大笑,她的笑声使死亡的宫殿摇摆不停…… 随后,我们穿过松柏林,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个队礼,双手把白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

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 “快跟上,咱们去参观高君宇同志纪念馆。”

导游姐姐的话把我的思想打断。 我随着队伍来到纪念馆,啊,真雄伟的石像!走进纪念馆,那里存放着高君宇烈士的遗物,有模型、字迹、图片等。

从纪念馆出来,导游姐姐又向我们介绍了双塔,以前,双塔是太原市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站在塔的最高点,可以看到太原市的全貌。塔有两座,高的那座十三层,矮的那座十一层。

据说是明代建造的,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通过这次扫墓,让我知道了许多烈士的故事,同时,我还懂得了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4.难老泉作文怎么写

我的家乡在太原,太原有很多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如晋祠、双塔寺……当然也就会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今天我就来当一次导游,带大家游览一下山西的“小江南”??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难老泉、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等景点更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晋祠也因此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们现在已来到晋祠的难老泉。这里的泉水冬温夏凉,寒天水汽蒸腾,象云雾一样。水面有浮萍,谭底有水草,冬夏常青。长长的水草随着流水波动,象风吹麦浪,荡漾起伏。大家都听说过晋祠米吧。“晋水今人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这就是北宋大诗人欧阳修盛赞晋水之美,稻米之香的诗句。这里的稻米,所指的就是晋祠米。它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它是用难老泉的泉水浇溉而成的。说起难老泉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

传说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在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让她回娘家,每天叫她担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又有一种脾气,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故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不许换肩,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要用她担的水饮马。老人满脸风尘,看样子是远路来的,柳氏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把最后一桶水递给了马。可是马仿佛渴极了,喝完后一桶水连前一桶水也喝了。这使柳氏很为难:再担一趟吧,看看天色将晚,往返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骂、鞭挞。正在踌躇的时候,老人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涨得满瓮。转眼老人和马都不见了。柳氏提心吊胆地回家,试试办法,果然应验。以后她就再也不担心了。婆婆见柳氏很久不担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的,很奇怪。叫小姑去看,发现了抽鞭的秘密。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许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马鞭在瓮里乱抽一阵,水就汹涌喷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气跑回古唐村,什么话没说,一下就坐在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

怎么样,生动吧。听了我这位导游的讲述,你是否被难老泉美丽的景色、动人的传说深深打动了。没关系,我们下一个景点圣母殿,更会给你锦上添花的。

5.关于明天的作文

《萌芽》上海市巨鹿路675号 200040 主编:赵长天 《少年文艺》上海延安西路1538号 200052 主编:沈振明 《儿童文学》北京东四路12条21号 100708 主编:徐德霞 《读写训练》河北石家庄新石南路247号 050091 主编:李一行 赵永海 《中学语文园地》河南开封明伦街85号 475001 主编:李建伟 《美文(少年版)》陕西西安2号信箱 710004 主编:穆涛 何漫 《作文成功之路》黑龙江大庆市东风新村 163311 主编:王浴海 《聪明泉》江西南昌宏都中大道248号115室 330046 孔富堂 《家教周报》江苏南京市建邺路66号 210004 编辑:戴中恺 《中华少年写作精选》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100705 执行主编:王干 《少年智力开发报(初一版)河北石家庄裕华西路822号 050081 总编:王希文 《中学生读写》 四川成都盐道街3号 610012主编:刘志贵 《青少年日记》山西太原双塔寺街124号 030012主编:刘佰生 《语数外学习》湖北武汉武珞路9号 430060语文编辑:张劲 《初中生优秀作文》黑龙江哈尔滨道里区安定街225号 150016主编:于波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河南郑州顺河路11号 450004主编:曹增渝 高杨 《作文》河南郑州农业路73号 450002主编:牛雅杰 《中学生作文指导》吉林长春人民大街138号 130024主编:李硕 《语文快餐》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花园街158号 150001副主编:王爱琳 《初中生作文》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250014主编:张蕾 《中学生》 北京市东四12条21号 100708主编:孙惟亮 《中国校园文学》北京金台里17号 100026主编:周祥 《青少年文学》河北保定市园南街1号市府综合楼四段二层 071000主编:郭湛芳 《语文周报(初中版)》河北石家庄市红旗大街105号 050091编辑:贺向东 《语文报》山西临汾山西师大院内 041004主编:齐峰 《山东青年报》济南英雄山路2号 250002主编:刘剑峰 《青年知识报》辽宁省本溪市东明路18号 117000 夏容雪 《初中生周报》河北石家庄市和平西路415号 050071 《作文周刊》山西临汾东关街141号 041000主编:马作楫 《学习报》山西太原市建设南路15号出版大厦 030012主编:王宇鸿 《新作文》山西太原市建设南路15号出版大厦 030012 编辑:孟绍勇 全国中学生文学社联合会:青岛市延安路90号 266023 李宜祯 《作文评点报》吉林省四平铁西区师院路8号(甲) 136000主编:于立君 《三角洲》江苏省南通文峰路5号 226001主编:林启桢 编辑:沈婵媛 《初中生写作》黑龙江省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 110003编辑:杨霞 杨学兰 《小伙子》杭州市体育场路347号 310006编辑:吴永安 《中学生报》济南南圩门外街8号 250011 编辑部主任:崔琳 副主任:沈冬 电子信箱:xdedu@sohu.com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张店柳泉路北首 255006 《淄博日报·教育周刊》张店北西六路20号 255022 《校园文化》张店区西五路19号 255048 编辑:张吉顺 《中学生博览·作文与考试版》吉林长春市清华路4-1号 130021 主编:王成贵 《中学生博览》吉林长春市清华路4-1号 130021 编辑:高亮 《萌芽》上海市巨鹿路675号 200040 主编:赵长天 《少年文艺》上海延安西路1538号 200052 主编:沈振明 《儿童文学》北京东四路12条21号 100708 主编:徐德霞 《读写训练》河北石家庄新石南路247号 050091 主编:李一行 赵永海 《中学语文园地》河南开封明伦街85号 475001 主编:李建伟 《美文(少年版)》陕西西安2号信箱 710004 主编:穆涛 何漫 《作文成功之路》黑龙江大庆市东风新村 163311 主编:王浴海 《聪明泉》江西南昌宏都中大道248号115室 330046 孔富堂 《家教周报》江苏南京市建邺路66号 210004 编辑:戴中恺 《中华少年写作精选》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100705 执行主编:王干 《少年智力开发报(初一版)河北石家庄裕华西路822号 050081 总编:王希文 《中学生读写》 四川成都盐道街3号 610012主编:刘志贵 《青少年日记》山西太原双塔寺街124号 030012主编:刘佰生 《语数外学习》湖北武汉武珞路9号 430060语文编辑:张劲 《初中生优秀作文》黑龙江哈尔滨道里区安定街225号 150016主编:于波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河南郑州顺河路11号 450004主编:曹增渝 高杨 《作文》河南郑州农业路73号 450002主编:牛雅杰 《中学生作文指导》吉林长春人民大街138号 130024主编:李硕 《语文快餐》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花园街158号 150001副主编:王爱琳 《初中生作文》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250014主编:张蕾 《中学生》 北京市东四12条21号 100708主编:孙惟亮 《中国校园文学》北京金台里17号 100026主编:周祥 《青少年文学》河北保定市园南街1号市府综合楼四段二层 071000主编:郭湛芳 《语文周报(初中版)》河北石家庄市红旗大街105号 050091编辑:贺向东 《语文报》山西临汾山西师大院内 041004主编:齐峰 《山东青年报》济南英雄山路2号 250002主编:刘剑峰 《青年知识报》辽宁省本溪市东明路18号 117000 夏容雪 《初中生周报》河北石家庄市和平西路415号 050071 《作文周刊》山西临汾东关街141号 041000主编:马作楫 《学习报》山西。

6.我来当导游一会泽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太原,太原有很多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如晋祠、双塔寺……当然也就会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

今天我就来当一次导游,带大家游览一下山西的“小江南”——晋祠。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难老泉、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等景点更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

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晋祠也因此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们现在已来到晋祠的难老泉。这里的泉水冬温夏凉,寒天水汽蒸腾,象云雾一样。

水面有浮萍,谭底有水草,冬夏常青。长长的水草随着流水波动,象风吹麦浪,荡漾起伏。

大家都听说过晋祠米吧。“晋水今人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这就是北宋大诗人欧阳修盛赞晋水之美,稻米之香的诗句。这里的稻米,所指的就是晋祠米。

它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它是用难老泉的泉水浇溉而成的。说起难老泉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

传说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在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让她回娘家,每天叫她担水。

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又有一种脾气,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故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不许换肩,折磨她。

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要用她担的水饮马。老人满脸风尘,看样子是远路来的,柳氏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把最后一桶水递给了马。

可是马仿佛渴极了,喝完后一桶水连前一桶水也喝了。这使柳氏很为难:再担一趟吧,看看天色将晚,往返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骂、鞭挞。

正在踌躇的时候,老人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涨得满瓮。转眼老人和马都不见了。

柳氏提心吊胆地回家,试试办法,果然应验。以后她就再也不担心了。

婆婆见柳氏很久不担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的,很奇怪。叫小姑去看,发现了抽鞭的秘密。

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许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马鞭在瓮里乱抽一阵,水就汹涌喷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

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气跑回古唐村,什么话没说,一下就坐在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