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营养的诗歌五月 我写四川 我写汶川 四川一片灰色 汶川一片沉寂 地动山摇的震憾 卸了所有的梦境 四川开始疼痛 汶川开始哭泣 呐喊声漂在空中 勾勒成明明暗暗的星光 五月,守着那一片伤口 永远不说疼 五月 我写云朵 我写空荡 却不敢写完心事 一朵花醒了 在裸露的废墟上唤我 太多的泪水 在心窝里流淌 五月 我敢想像 青蛙的躁鸣 油菜花弯腰的姿势 却不敢想像 震灾中孩子惊魂不定的眼神 疼痛撕裂着我的心胸 震灾 吞噬了多少鲜活的面容 五月 我忧伤 我失眠 我用血肉营养诗歌 依然水波盈盈 2.和营养有关的诗句有关营养健康的诗句名言精选1) 早餐革命:早餐象贵族,午饭象平民,晚饭象乞丐;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饭吃少!吃出健康,吃出长寿,早餐最重要!2) 早餐革命:第一阶段:稀饭加咸菜,第二阶段:牛奶加鸡蛋,第三阶段:豆浆水果离不了,牛奶鸡蛋不要少!3) 早吃饭,质要高,营养足,精力高;午吃饭,讲需要,宜清淡,忌过饱;晚吃饭,量要少,食好消,睡眠好!4) 一饱为足,十饱伤人,一顿吃伤,十顿吃汤,口腹不节,制病之源,宁叫嘴受穷,不叫病缠身!5) 少吃盐多吃醋,少吃浑多吃素,少吃肉多吃豆,多喝绿茶少饮可乐,多吃清淡忌食油腻!6) 少肉多豆,少荤多素,少酒多茶,少盐多醋,要想身体欢,食物常新鲜,喝开水,吃热菜,胃肠健康少病害!7) 盐醋防毒消炎好,蛋类益智营养高,番茄补血养容颜,瓜豆消肿又利尿,谷物蔬菜都是宝,四性无味需协调;少荤多素合脾胃,少盐多餐味自调!8) 红糖益气还化淤,黑米抗癌也健脑,红薯健胃强身腰,筋骨疼痛吃菱角,强筋健骨吃板栗,荔枝补血品味高,柿子清热解毒素,山楂散瘀行滞好,腹泻痢疾吃石榴,乳腺癌食猕猴桃!9) 腹泻痢疾吃石榴,乳腺癌食猕猴桃,清心安神百合好,梨治咳嗽人人晓,凉血解毒有孛荠,抗癌还要数褐藻,美容抗衰吃黄瓜,西瓜生津利水尿!10) 眩晕目赤请菊花,肠风白痢桂花找,根中玫瑰指洋葱,杀菌止痢治流脑,莲藕养胃还滋阴,芹菜降压显灵效,萝卜俗称小人参,化痰治喘胀气消!11) 崩下虚损食乌鸦,常吃蛋黄需牢记,补中益气羊肉香,常吃兔肉身苗条,多食肝脏能明目,鱼虾补奶是良药,体虚消瘦食黄鳝,田螺明目通肠道!12) 谷物肉奶羊身宝,禽蛋鱼虾营养高,花生能降胆固醇,韭菜补肾养膝腰,胡椒驱寒能化湿,蜂蜜润肺又益寿,葱辣姜汤治感冒!13) 天麻煮鸡治头晕,芹菜降糖也降压,花生青菜治便泌,二目昏花杞菊花,血脂若高多食醋,醋蛋山渣降脂压!14) 白菜萝卜汤,降脂保健康,常吃萝卜菜,疾病少侵害,生姜可暖肚,新蒜能解毒,洋葱可防病,花生能养生,豆腐配海带,是道长寿菜,!15) 肥胖患者食冬瓜,瘦身可吃菜豆渣,血脂若高多食醋,头晕煮鸡加天麻,莲子芡实治尿频,花生青菜治不拉!有关营养健康的诗句名言集锦1) 厚酒肥肉,爽口而病行,少吃多餐,益寿延年,贪吃的人,是用自己牙齿为自己掘墓坑!2) 进食嚼不烂,胃病容易犯,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身体保健在于勤,稀汤粥饭不伤人!3) 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美酒不过量,好菜不过饱,吃饭把握的原则是:宁可锅里放坏,不可塞进肚里烂!4) 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空腹是世界上最佳的调味品,若想百病弃,常带三分饥!5) 无求是安心法,不饱为去病方,饭后百步走,吃饭减三口,裤带越长,寿命越短,节食用餐,益寿延年!6) 吃饭莫饱,饱食莫跳,说话莫吵,处人莫恼,睡觉莫迟,起床宜早,热水泡脚,天天洗澡!7) 吃饭先喝汤,苗条又健康,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三伏不离绿豆汤,头顶火盆身无恙,冬天常喝羊肉汤,不找药方身自强!8) 好菜不过饱,美食不过量,节饮食,动为纲,心境阔,吃杂粮,勤用脑,寿命长!9) 常饮菊花茶,明目眼不花,雪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饭后一杯茶,医生饿得爬,常喝茶,没病牙!10) 宁吃鲜桃一口,不食烂梨一篓,宁可放在筐里放坏,不可塞进肚里烂.食物吃新鲜,体健容颜倩!11) 鱼过千滚,吃肚自稳,臭鱼烂虾,送命冤家,冬忌食生鱼,夏忌吃狗肉,会吃百顿香,乱吃一顿伤!12) 不偏食,不暴食;少肉食,多素食;饮净水,吃鲜菜,身体健康少病害!13) 饥不暴食,渴不狂饮,暴食伤胃,狂饮伤身,饮食有节,肚子舒贴!14) 药能治病,饭能补身,粗茶淡饭能养人,粗粮杂粮营养全,既保身体又省钱,多吃五谷杂粮,少生疮疡杂病!15) 一日三餐,不偏不弃,多素少荤,搭配合理,七八分饱,最为适宜,酒可少饮,烟不可吸,蔬菜水果,仔细清洗,绿色食品,对人有益!有关营养健康的诗句名言推荐1) 狼吞虎咽,吃饭大忌,细嚼慢咽,消化容易,病从口入,不可大意,饮食卫生,千万注意!2) 饮食不逾量,早餐吃个样;吃饭先喝汤,到老不受伤;做事不赌力,吃饭不赌气;择言则无祸,节食则无疾!3) 喝水时别着急,吃饭时别生气;走路时不要吊儿浪当;吃饭时不要慌里慌张;赴宴莫要尽情,饮食确保均衡!4) 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早上多吃一口是良药,晚上多吃一口得疾病,择言者无获,节食者无疾!5) 春茶苦,夏茶涩,秋露白,最好喝;不暴饮,不暴食,常喝水,茶为宝,健在会养生,善养寿如春!6) 果蔬是个宝,赛过灵芝草,每餐一只果,老汉赛小伙;一天一个果,医生不找我,一天三个枣,年轻不显老!7) 近代科学研究证明,吃苹果有预防心脑血管病 、改善肺功能、体内排毒、防癌症和预防糖尿病五大保健功效!天天吃苹果,医生不找我!8) 一把青菜一把豆,一杯牛奶二两肉,五谷杂粮要吃够,吃米带点糠,身体保健康!9) 细为主,粗为辅,粗茶饭,不偏待,八分饱,定时餐,食不偏,少吃肥腻肉,。 3.和营养有关的诗句诗歌可以言志,诗歌可以陶冶情操,诗歌还可以养生,本文介绍一些有关养生的古诗词。华夏泱泱诗国,在浩如烟海的古今诗词中,不少名人将其养生之道寓于诗句歌谣,这些诗句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养生精神财富,读来颇受启迪。如能常读多记,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魏武帝曹操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中写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善于养神,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东晋名士陶渊明《饮酒》诗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描述饮食的诗句1、东坡肉:苏轼贬官黄州时,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馍:苏轼写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古代称羊肉泡馍为羊羹。 3、腌笃鲜:金农有诗:“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腌笃鲜是江浙一带著名的本帮菜. 4、种菜烹调:宋人有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读jī音,指酸菜)。肥葱细点,香油慢煼(同炒),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这是描写在自家菜园自得其乐的画面,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5、撒子: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粔籹读jù nǚ音,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撒子,由中原传到东莞后,为莞人喜爱并成为东莞传统贺年食品之一。其中陆游所说“簇青红”,说明人们还把部分糖环还加上花米红染成好看的红色以示喜庆。 6、刀削面:民间有顺口溜形容“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7、酸梅汤:清代的郝懿行写得《都门竹枝词》写到“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老北京们在儿时常听到手敲冰盏的清脆声音,“泠泠有声,清远而浏亮”,那是卖冰梅汤的在走街串巷。在炎热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齿,如甘露洒心一般”。 8、驴打滚:北京传统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红糖豆沙馅制成,《燕都小食品杂咏》:“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9、煮干丝和水晶肴肉:说起扬州,除了传说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风光,还有扬州大厨们引以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丝,将豆干劈成片再切成丝的过程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俗语说扬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扬州人早晨去茶楼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丝。《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毕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这首词说得正是扬州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5.有关健康饮食的诗朗诵为了均衡获得各种食物的营养,董氏基金会提出的「全人营养」,是「从头到脚、从小到老、全方位、一贯而正确的饮食原则」﹔正逢年关近,专家建议,大年初一可大吃特吃,不过初一开始就要以「均衡」、「清淡」为原则,肚子饿的时候,来碗小米粥,既营养,又吃的饱,顺便可清肠胃。 根据董氏基金会一项最新问卷调查显示,80%国人对饮食有错误的认知,以「是否应该多吃菜少吃饭」的概念为主的调查显示,有8成民众的观念中认为少吃饭是对的,与国民营养调查的结果,国人的五谷根茎类摄取量不足相呼应。 根据1993至1996国民营养调查,醣类平均摄取量占总热量的50.5%(建议量58-63%);蛋白质平均摄取量15.5%(建议量12-14%);脂肪平均摄取量34%(建议量25-30%)。由此可知,醣类摄取量普遍不足,蛋白质和脂肪又摄取过多。 若比较过去一世纪初期与末期之热量与三大营养素改变情形,其中脂肪的摄取量窜升最快为过去的3.5倍,蛋白质也增加6成,反倒是人体热量最健康的来源─醣类减少了4成。 董氏基金会指出,回顾20世纪的饮食呈现的矫枉过正结果,大家几乎忘了怎麽吃才能吃出健康、吃得快乐。真正自然、有益的饮食不是刻意追求「天然」、「健康」的食物,而是「均衡饮食」,也就是菜市场中唾手可得的五谷根茎类、蔬菜、水果、奶类与蛋豆鱼肉类。 为了均衡获得各种食物的营养,董氏提出的「全人营养」,是「从头到脚、从小到老、全方位、一贯而正确的饮食原则」,其中包含五大原则: 六类俱全: 每日饮食都应涵盖五谷根茎类、蔬菜类、水果类、蛋豆鱼肉类、奶类及油脂类六类食物,以获得所有食物完整的营养。 聪明分配: 饮食要像金字塔,以五谷根茎类为主要基础、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食蛋豆鱼肉和奶类。 多样选择: 每一类食物都要多样选择来彼此搭配,尽情享受饮食变化、口味翻新的乐趣。 节制油、糖、盐: 少吃富含油、糖、盐的食物,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及高血压等文明病的机率。 弹性调整: 均衡饮食是一日三餐弹性搭配的艺术!若午餐吃了便当里的大块排骨,晚餐记得多吃蔬菜水果,一样均衡健康。三餐之间如果吃了点心,也要一并考虑。 台大农化系教授萧宁馨表示,改变饮食的第一步,就从打好基础做起,以五谷根茎类作为主要热量来源。根据美国最新的营养临床实验发现,碳水化合物比脂肪更容易产生饱足感,而等重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是脂肪的一半,多吃五谷根茎类所得到的饱足感,可以减少吃进油脂类的机会,相对减少总热量的摄取。 6.关于健康的诗歌大全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惜精养生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 高濂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广嗣纪要》明万全 精神养生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 ―――谚语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 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谚语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谚语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说说笑笑,通通七窍。 ―――谚语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谚语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明吕坤 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谚语 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养生四要》明 万全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男女绅言》明陈继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谚语 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谚语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谚语 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谚语 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 ―――谚语 常乐常笑,益寿之道。―――谚语 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谚语 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谚语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谚语 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7.和“营养”有关的古诗词有哪些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佚名《越人歌》含义:山上有树木,而树上有树枝,(这人人都知道), 可是我这么喜欢你啊,你却不知。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含义: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含义: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含义: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含义: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含义: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7、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 含义: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含义:生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之苦。9、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佚名《上邪》 含义: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10、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含义: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 1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含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1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含义: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1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含义: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1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含义: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1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击鼓》含义: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简介: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