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带有“清”字的句子有哪些1、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春秋 郑公子素《国风·郑风·清人》 白话译文:清邑军队驻在彭,驷马披甲真威风。两矛装饰重缨络,黄河边上似闲庭。 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先秦 佚名《国风·魏风·伐檀》 白话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3、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先秦 佚名《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白话译文: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容颜。不期而遇真正巧,与她幽会两心欢。 4、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先秦 佚名《诗经·猗嗟》 白话译文:这人长得真精神,眼睛美丽又清明。一切仪式已完成,终日射靶不曾停。箭无虚发中靶心,真是我的好外甥。 5、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先秦 佚名《商颂·烈祖》 白话译文:祭祖清酒杯中注,佑我事业得成功。再把肉羹调制好,五味平和最适中。 2.诗经容易背的六首诗经1、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王风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3、齐风 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4、豳风 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5、周颂 维清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桢。 6、周颂 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山之行。子孙保之。 这些事《诗经》里面篇幅比较短小的,有些可能不被大多数人知道。 其实《诗经》都比较好背!一般只要能理解就能背! 3.最短的五首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攸攸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4.《诗经》里的哪一首诗最能代表诗经,为什么《国风·周南·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原因: 《关雎》为《国风》之始。具有代表性。《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 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扩展资料: 写作手法: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 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 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