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变化的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病树”两句,诗人把对自己的身世感叹和对未来的深刻认识,巧妙地寓托于形象化的语言中,使诗句具有哲理意味,对人们很富启发.后人作为比喻借用时,已赋予新意,常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腐朽的事物必然衰败,新的事物总是要胜利的,我们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感叹,相反,应该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新生的事物上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 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曾经百戏杂陈的楼前,经过一个世纪的巨大变化,竟变得如此凋零破败.可见晚唐时期,唐朝的萧条破败. 不知你所需要的是表示什么变化的诗歌,所以选了一些,希望能帮到您. 二、关于变化的古诗有哪些1. 《泊岳阳城下 》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译文: 南国的江河众多,水程超过一千。岳阳城在巴陵山上,将近百层。湖岸的风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飘落灯前。留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图南之举未可逆料,但鲲鹏变化是巨大的,将会飞向南天。 2.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 《柳梢青》 袁去华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译文: 回忆当年,你我同在京城,共饮菊花酒,同听悠远的笛曲。你我聚散匆匆,如云边孤雁,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 离别之后,让人怎么不伤心动情?梦里也曾几度相会,但是梦醒后,因为见不到友人,又失魂丧魄,六神无主,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后半夜的相思,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友人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友人的舟旁。 4.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译文: 到处都是披着毛毡的蒙古骑兵,亡国后,人们去观看上元灯市,花灯好像也伴人洒泪。春天来到这座悲惨的城市,元军在街头打着鼓、耍把戏,横笛吹奏起蒙古的腔调,哪里有一点儿春天的光景?耳闻目睹,心头不是滋味! 在微弱的灯光下叹息,悲伤无聊的生活把人折磨,在这明月高悬的上元灯市,我十分留恋沦陷的楼台房舍。那令人眷恋的临安都城的风景,那隐居山林的寂寞岁月,那逃往海滨的小朝廷的君臣,怎么进行抗敌斗争,复兴祖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5. 垂钓 白居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注释: 1.“临水”之“水”和“江叟”之“江”均指浔阳江,即长江在九江市的一段。 2.甲乙第:指科举考试录取时所评定的等第,第一等为甲第,次等为乙等,应考中式称为“登第”。 3.承明庐:原为汉代承明殿旁屋,侍官值宿所居之屋为庐,后因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 4.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意即圆满与空虚。 知识延展: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 译文: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有关于"变化"的古诗句有哪些1、《谕怀》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 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 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 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 况彼身外事,悠悠通与塞。 2、《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浔阳郡厅后,有树不知名。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荣。 五月始萌动,八月已凋零。 左右皆松桂,四时郁青青。 岂量雨露恩,沾濡不均平。 荣枯各有分,天地本无情。 顾我亦相类,早衰向晚成。 形骸少多病,三十不丰盈。 毛鬓早改变,四十白髭生。 谁教两萧索,相对此江城? 3、《重到渭上旧居》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 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 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 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浮生同过客,前后递来去。 白日如弄珠,出没光不住。 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 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颜销不歇,白发生无数。 唯有山门外,三峰色如故。 4、《白发》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雪发随梳落,霜毛绕鬓垂。 加添老气味,改变旧容仪。 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 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5、《因梦有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交友沦殁尽,悠悠劳梦思。 平生所厚者,昨夜梦见之。 梦中几许事,枕上无多时。 款曲数杯酒,从容一局棋。 [棋酒皆梦中所见事。] 初见韦尚书[弘景],金紫何辉辉。 中遇李侍郎[建],笑言甚怡怡。 终为崔常侍[玄亮],意色苦依依。 一夕三改变,梦心不惊疑。 此事人尽怪,此理谁得知。 我粗知此理,闻于竺乾师。 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 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6、《柳梢青·晓星明灭》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晓星明灭。白露点、秋风落叶。故址颓垣,荒烟衰草,溪前宫阙。长安道上行客,念依旧、名深利切。改变容颜,销磨古今,垅头残月。 7、《寄卢给事汀吴员外丹》 年代: 唐 作者: 鲍溶 姓丁黄鹤辽东去,客倩仙翁海上人。 闻道姓名多改变,只今偕是圣朝臣。 8、《贺圣朝·白露点》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白露点,晓星明灭,秋风落叶。故址颓垣,冷烟衰草, 前朝宫阙。 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改变容颜,消磨今古, 陇头残月。 9、《苏幕遮 乡中上街求乞》 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舍家缘,须用斧。劈碎恩山,岂肯重修补。猛烈灰心寻出路。自在逍遥,认个清闲处。有因缘,方可悟。改变衣装,道服惟麻布。莫讶乡中求乞去。灭尽无明,直上青霄步。 10、《万年春·秦川胜景果非常》 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秦川胜景果非常。最好终南珍藏乡。竹径梅溪生秀气,凤巢龙窟吐祥光。云庵处处成云集,道友多多论道长。刘蒋村名今改变,人人传说会仙 四、关于只有变化才有发展的诗词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在最下方公众号里搜索“微诗词”后关注,可以求藏头表白诗、打油诗、爱情诗、祝福诗等等。 现实主义诗学认为:诗是现实生活在诗人心中的反映。只有现实生活,才是诗及一切艺术的源泉。诗人是生活的歌手,诗是对生活的歌唱。 浪漫主义诗学认为:诗人是情种,诗人心中的情感投射给世界,世间万事万物就会为之诗化。所以,诗应该是诗人的自我表现,是诗人情怀的直抒,是诗人的心灵对理想世界的呼唤。 形式主义诗学认为:诗只是有意味的语言艺术形式。任何一种“内容”只有经过“形式化”才能成为艺术。形式并不屈从于内容。诗人对美的追求,趋向于形式的自主创造。形式的自主品质,意味着诗人有批判社会现实、开拓美的世界的自主权力。在极端的形式主义诗学看来,诗只是一种语言工艺。 心理分析主义诗学认为:做诗犹如做梦,诗就是诗人的“白日梦”。常人做梦,是人的本能情欲等在社会道德和人的理性意识压抑下得不到满足,转移到梦中去发泄。 五、关于变化的古诗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2、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3、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4、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5、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8、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9、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0、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六、关于变革的古诗于变化的古诗有哪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病树前头万木春,到乡翻似烂柯人,已赋予新意,对人们很富启发,我们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后人作为比喻借用时,二十三年弃置身. 沉舟侧畔千帆过,常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 今日听君歌一曲,诗人把对自己的身世感叹和对未来的深刻认识. “沉舟”,新的事物总是要胜利的,相反. 怀旧空吟闻笛赋,巧妙地寓托于形象化的语言中,使诗句具有哲理意味,腐朽的事物必然衰败,暂凭杯酒长精神,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感叹、“病树”两句,应该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新生的事物上面。 七、有关变化的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病树”两句,诗人把对自己的身世感叹和对未来的深刻认识,巧妙地寓托于形象化的语言中,使诗句具有哲理意味,对人们很富启发。 后人作为比喻借用时,已赋予新意,常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腐朽的事物必然衰败,新的事物总是要胜利的,我们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感叹,相反,应该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新生的事物上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 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曾经百戏杂陈的楼前,经过一个世纪的巨大变化,竟变得如此凋零破败。 可见晚唐时期,唐朝的萧条破败。 不知你所需要的是表示什么变化的诗歌,所以选了一些,希望能帮到您。 八、有关变化的诗歌赠卢嵩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百川注东海,东海无虚盈。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 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 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泊岳阳城下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下水船 年代:【宋】 作者:【黄庭坚】 总领神仙侣。齐到青云歧路。丹禁风微,咫尺谛闻天语。尽荣遇。 看即如龙变化,一掷灵梭风雨。真游处。上苑寻春去。芳草芊芊迎步。 几曲笙歌,樱桃艳里欢聚。瑶觞举。回祝尧龄万万,端的君恩难负。 柳梢青 年代:【宋】 作者:【袁去华】 一水萦回。参天古木,夹岸苍崖。三十三年,客星堂上,几度曾来。 眼看变化云雷。分白首、烟波放怀。细细平章,钓台毕竟,高似云台。 感怀 年代:【唐】 作者:【孟郊】 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登高有所思,寒雨伤百草。 平生有亲爱,零落不相保。五情今已伤,安得自能老。 晨登洛阳坂,目极天茫茫。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 豺狼日已多,草木日已霜。饥年无遗粟,众鸟去空场。 路傍谁家子,白首离故乡。含酸望松柏,仰面诉穹苍。 去去勿复道,苦饥形貌伤。 徘徊不能寐,耿耿含酸辛。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 四时互迁移,万物何时春。唯忆首阳路,永谢当时人。 长安佳丽地,宫月生蛾眉。阴气凝万里,坐看芳草衰。 玉堂有玄鸟,亦以从此辞。伤哉志士叹,故国多迟迟。 深宫岂无乐,扰扰复何为。朝见名与利,莫还生是非。 姜牙佐周武,世业永巍巍。 举才天道亲,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 羲和驻其轮,四海借馀晖。极目何萧索,惊风正离披。 鸱鸮鸣高树,众鸟相因依。东方有一士,岁暮常苦饥。 主人数相问,脉脉今何为。贫贱亦有乐,且愿掩柴扉。 火云流素月,三五何明明。光曜侵白日,贤愚迷至精。 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常恐今已没,须臾还复生。 河梁暮相遇,草草不复言。汉家正离乱,王粲别荆蛮。 野泽何萧条,悲风振空山。举头是星辰,念我何时还。 亲爱久别散,形神各离迁。未为生死诀,长在心目间。 有鸟东西来,哀鸣过我前。愿飞浮云外,饮啄见青天。 同光岁送人及第东归 年代:【唐】 作者:【齐己】 西笑道何光,新朝旧桂堂。春官如白傅,内试似文皇。 变化龙三十,升腾凤一行。还家几多兴,满袖月中香。 五言诗三首 其三 年代:【汉】 作者:【嵇康】 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慷慨之远游。整驾俟良辰。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 沧水澡五藏。变化忽若神。恒娥进妙药。毛羽翕光新。一纵发开阳。俯视当路人。哀哉世间人。何足久托身。 蚕作茧 年代:【元】 作者:【王冕】 体裁:【五古】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 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 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 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 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 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短歌行 年代:【宋】 作者:【陆游】 冠一免不可以复冠,门一杜不可以复开。 山林兀兀但俟死,台省衮衮吁可哀!巨材倒壑亦已矣,万牛欲挽真难哉!阿房铜人其重各千石,回首变化为风埃。 吾曹浮脆不自悟,乃欲冠剑常催嵬。 劝君饮勿用杯酌,但当手提北斗魁,挹乾东海见蓬莱,安用俛首为低摧! 骅骝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龙德不可系,变化谁能谋。 骅骝亦骏物,卓荦地上游。 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 辙迹古所到,山川略能周。 鸿蒙无人梯,沆漭绕天浮。 巉岩拔青冥,仙圣所止留。 欲往辄不能,视龙乃知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