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纽约的诗歌

1.美国诗人小诗 雨天

The Rainy Day 雨天The day is cold, and dark, and dreary;It rains, and the wind is never weary;The vines still clings to the moldering wall, But at every gust the dead leaves fall, And the day is dark and dreary.天冷、阴暗、沉闷;下着雨,风也刮个不停;藤还攀附着颓垣残壁,每来一阵风,枯叶坠落纷纷,天真是阴暗而沉闷。

My life is cold and dark and dreary;It rains, and the wind is never weary;My thought still cling to the moldering past, But the hopes of youth fall thick in the blast, And the days are dark and dreary.我的生活寒冷、阴郁、沉闷;下着雨,风也刮个不停;我的思想还纠缠着消逝的往事,大风里,我的青春希望相继熄灭,天真是阴暗而沉闷。Be still, sad heart! And cease repining;Behind the clouds is the sun till shining; Thy fate is the common fate of all Into each life some rain must fall, Some days must be dark and dreary安静吧,忧伤的心!别再悔恨;乌云后面太阳依然辉煌灿烂;你的命运和大家的一样,每个人一生都得逢上阴雨,有些日子必然阴暗而沉闷。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朗费罗,H.w.(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诗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城一个律师家庭。

1822年进入博多因学院,与霍桑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研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学。

1836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语言、文学,致力于介绍欧洲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成为新英格兰文化中心剑桥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赞歌》、《生命颂》、《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

1841年出版诗集《歌谣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诗《铠甲骷髅》、《金星号遇难》,也有叙事中含有简朴哲理的《乡村铁匠》、《向更高处攀登》等。诗中充溢了淬质奋发的精神和乐观情绪。

这两部诗集在大西洋两岸风靡一时,他从此以诗人闻名于世。朗费罗于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尔德的军火库》、《桥》、《努伦堡》和《布吕赫钟楼》等佳篇而为人称道。

《海边与炉边》(1849)包含了诗人向读者宣告创作意图的《献辞》以及通过造船的形象讴歌联邦的缔造的长诗《航船的建造》。朗费罗的主要诗作包括3首长篇叙事诗,或“通俗史诗”:《伊凡吉林》(1847)、《海华沙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

1854年辞去哈佛大学教职,专事创作。次年发表《海华沙之歌》。

这是采用印第安人传说而精心构思的长诗,写印第安人领袖海华沙一生克敌制胜的英雄业绩,以及他结束部落混战,教人民种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贡献。在美国文学史上这是描写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诗,但诗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斯库尔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诗的韵律完全模仿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当时虽然受到了读者的赞赏,却遭到后代一些评论家的责难。

从1843年起,朗费罗夫妇在幽静的克雷吉别墅中度过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烧伤致死,这一直使他无比悲痛。

为了摆脱精神上的重负,他投身于但丁的《神曲》的翻译,还写了6首关于但丁的十四行诗,是他最佳的诗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体上仿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诗剧于1872年完成。朗费罗晚年创作不辕,备受尊祟,牛律大学和剑桥大学曾分别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他75岁生日那一天,美国各地的学校都举行了庆祝。1882年3月24日朗费罗逝世。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获得这种尊荣的第一位美国诗人。朗费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歌谣、叙事诗和诗剧。

他的诗歌在美国广为传诵,在欧洲受到赞赏,被译成20余种文字;20世纪以来,他的诗名急剧下降,其地位变化之大,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是要这个吗?。

2.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指的是谁

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年 ),生于纽约州长岛,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被称为“现代诗歌之父”。从1839年起,惠特曼开始发表诗歌和杂文,并独自出版了一份小报《长岛人》。

惠特曼一人兼任撰稿、编辑、排字、印刷乃至发行工作。 同时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活动,成了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1842年3月,他在曼哈顿首次聆听了爱默生关于诗歌的演讲,大受启发,接受了超验主义理论,并立志成为爱默生理想中的诗人。同年,他担任纽约《曙光报》编辑,外表上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老粗,不时发 出 “粗野的呼喊”,他公开谴责“大群大群的阿谀奉承者、笨蛋、不反对南方黑奴制的北方姥、政治寄生虫、企图在市政府或州立法机关或法院或国会或总统府捞肥缺的诡计策划者”;他公开呼吁“给予亲戚、陌生人、穷人、老人、不幸者、儿童、寡妇和病人、以及所有被遗弃者、所有逃亡者和在逃奴隶……以帮助”。

因为过于激进、与当地民主党领导人意见不合,惠特曼丢掉了工作。1846年,他当上了布鲁克林民主党机关报《布鲁克林每日鹰报》的编辑,又因为发表文章反对奴隶制、“懒惰”,而被解除工作。

1848年,他去新奥尔良呆了几个月,担任《新月》的编辑。不久之后,代表农民和城市劳动者的自由土壤派成立,惠特曼加入该党,并到党报《布鲁克林自由人报》担任编辑,次年,因为该党领导人妥协变节,与民主党联合选举,惠特曼愤而离职。

从此结束新闻生涯。1855年7月4美国国庆日,在纽约百老汇108号的的福勒-韦尔斯颅相馆《草叶集》面世了。

1867年,惠特曼出版了《草叶集》的第四版。从这版开始,终于获得了进一步的肯定。

英国诗人、批评家威廉•罗塞蒂(1829-1919年 )在1868年发表文章《惠特曼的诗》,并且在伦敦编选出版了《惠特曼诗选》,这意味着惠特曼有了国际声誉。 在1871年,他出版了《草叶集》的第五版。

同年发表长篇论文《民主的远景》。

3.美国当代诗人

1.1874年3月26日,弗罗斯特出生在美国旧金山。他4次获得普利策诗歌奖,一生获得了世界上44所大学的荣誉学位,其中包括1957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作为一位诗人,弗罗斯特已经无愧于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的称号。作品有对话体叙事诗《家葬》,第一本诗集《少年的心愿》,第二本诗集《波士顿以北》,《新罕布什尔》《诗集》《山外有山》《见证树》2.艾伦·金斯伯格,作品有《嚎叫》等3. 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年10月30日-1972年11月1日)是美国著名诗人、文学家。

4. 桑德堡,c.(Carl Sandburg 1878-1967)诗人,传记作家。1914年桑德堡的《芝加哥》和其他8首诗在《诗刊》上发表,引起很大反响,毁誉参半。1916年出版的《芝加哥诗集》莫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此后相继出版诗集《剥玉米的人》(1918)、《烟与钢》(1920)、《太阳烧灼的西方石板》(1922)、《早安,美国》(1928),长诗《人民,是的》(1936)和《诗集》(1951)。他与韦彻尔.林赛、埃德加.李.马斯特斯等形成芝加哥诗派、成为美国诗歌民主传统的继承者。此外;桑德堡还撰写过《林肯传》(共6卷,1926-1942)。。 5.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 1883-1963)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

6. 肯明斯(Edward Estlin Cummings 1894~1962),美国诗人。191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演说以《新艺术》为题,对现代艺术,主要是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绘画,作了大胆的肯定。战后在巴黎和纽约学习绘画,并开始写诗。第一部诗集《郁金香与烟囱》(1923)收有短歌和咏爱情的十四行诗。以后陆续发表《诗四十一首》(1925)、《1922至1954年诗选》(1954)等12部诗集。1957年获得博林根诗歌奖和波士顿艺术节诗歌奖。

7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乔普林(Joplin)。与他下一代的黑肤诗人不同,休斯对美国种族主义的批判较多委婉讽喻,较少直白愤怒。休斯在纽约黑人聚居区哈林(Harlem)生活多年,以对当地的描写最为世人所熟知。休斯是1920年代哈林文艺复兴的中心人物之一,题材多取自民间故事和布鲁斯音乐。

4.为什么惠特曼被称为“美国诗歌之父”

惠特曼(约1819 ~ 1892年),是19世 纪美国杰出的民主主义诗人。

许多现代进步 诗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过惠特曼的影响。《草叶集》是惠特曼的诗歌总集。

“草叶” 随处生长,最富有生命力。它象征着普通人, 也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

同时,“草叶”也 象征惠特曼自己关于民主、自由的希望。在惠特曼笔下,美好的大自然不是人的 对立物,也不是人发泄痛苦的消极承受者, 而是积极向上的,是让人感受到自豪和满足 的。

如《大路之歌》《自己之歌》等,都讴 歌了美国的壮丽河山,描绘出美国的森林、草原、田野、大海以及形形色色的自然景色, 催人奋进。南北战争期间,惠特曼还是一个坚定的 民主战士,显示出深刻的人道主义本色。

正 是因为以上种种,使得惠特曼成为当之无愧 的“美国诗歌之父”。

5.《惠特曼》生平和他的诗歌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生于纽约州长岛,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1841年 搬到纽约。

1855年 父亲去世,《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第一版。

1862年 探望再腓烈德利斯堡战役中受伤的兄弟。

1865年 林肯被暗杀,惠特曼的战时诗集 Drum-Taps(后来放到《草叶集》中)出版。 1871年 母亲路易莎去世。

1882年 会见奥斯卡·王尔德,出版 Specimen Days and Collect。

1885年 为纪念林肯逝世20周年,作诗《献给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后收入《草叶集》。 1888年 第二次打击。严重的疾病。

1891年 草叶集最后一版

1892年 惠特曼去世,3月26日

链接里面更详细

6.惠特曼的诗歌

先驱! O先驱! walt ・ Whitman 来,我的晒黑面对的孩子,按顺序很好跟随,得到您的武器准备好,有您您的手枪? 有您您突发的轴? 先驱! O先驱! 为我们这里不能柏油,我们必须前进我的亲爱的,我们必须承受危险的冲击,我们年轻的腱种族,所有基于我们依靠,先驱! O先驱! O您青年时期,西部青年时期,很不耐烦,充满情节,充分男子气概的自豪感和友谊,平原我看见您西部青年时期,看见您流浪与首要,先驱! O先驱! 更旧的种族止步不前了? 他们是否下垂并且结束他们的教训,在那乏烦在海之外? 我们占去任务永恒和负担和教训,先驱! O先驱! 所有过去我们忘记,我们流出在一个更新的更加强大的世界,各种各样世界,新鲜和强我们占领的劳方世界,世界和行军,先驱! O先驱。

7.美国文学分为哪几个阶段

6个阶段。

1、第一阶段:殖民时期(约1607-1765)

这一时期大约从1607年JohnSmith船长带领第一批移民在北美大陆建立第一个英国殖民地Jamestown到1765殖民地人们愤怒抗议英国政府颁布的印花税法。

2、第二阶段:启蒙时期与独立战争时期(1765-18世纪末)

这是北美人民争取独立、建立美利坚和中和国的时期。18世纪30年代,在欧洲启蒙主义和自然神论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上帝的作用大大削弱,清教徒们掀起一场“大觉醒”运动。

18世纪末期,北美大陆的政治形势发展很快,从1765年英国殖民者第一次反对英国政府的印花税到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文学作品主要围绕着革命的必要性、革命的前途和方向、政府的形式与性质等问题。

3、浪漫主义时期(1800-1865)

19世纪初,美国完全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以独立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政治舞台。民族文学开始全面繁荣,逐渐打破英国文学在美国的垄断局面。

这时期作家们跟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反对古典主义的形式和观点,歌颂大自然,崇尚个人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并且寻根问祖,发幽古之思情。特别是以爱默生为代表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的倡导, 这些作家们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摒弃以神为中心的清教教义。

4、现实主义时期(1865-1918)

南北战争(1861-1865)以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化,社会面貌和经济生活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工业化带来了蓬勃兴旺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政治日趋腐败,政界丑闻屡见不鲜,是人们重新认识新的生活和新开发的土地。于是乡土文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现代主义时期(1918-1945)

自20世纪开始,美国文学进入新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产生极大的影响。人们对于自由民主的信念开始动摇,普遍感到迷茫,甚至绝望。他们不再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而是强调“只争朝夕”,“及时行乐”。

这个阶段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大繁荣时期,大量作品涌现而出,作家们一心寻求能否反映社会分崩离析和道德沦丧的手法技。诗歌上也有很大突破。

6、当代文学(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作家的眼里,历来向往的“美国梦”变成了梦魇;民主的理想、个人的追求、宗教的信仰不复存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失去了作用;现代人和历史失去联系;没有前途和未来,又无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只能永远在孤独异化的困境之中。

这一切反映在文学上,产生了50年代排斥一切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垮掉的一代”(theBeat Generation)作家。60年代后,无论小说还是是个都以人的异化为主题,用夸张的手法、荒唐可笑的情节表现人的困境。“黑色幽默”(BlackHumor)、“荒诞派戏剧”(Theatreof the Absurd)等流派相继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文学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