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秋天的诗句(带作者和题目)《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描写秋天的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描写秋天的词:《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描写秋天的诗歌作者《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秋夜曲》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诗歌秋天的作者秋天 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秋景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 七年级上册第14课(人教版),选自《预言》(何其芳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本文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分别描绘了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秋思图三幅画面。 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 全诗通过描写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营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向往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向往与回味美好秋天的感情。 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红学”(即对《红楼梦》的文本、作者、版本、脂砚斋评及“佚稿”进行研究的学问)理论家。 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原名何永何其芳本人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 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是“汉园三诗人”之一。 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言》,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 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 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 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 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 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 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六卷本《何其芳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了何其芳的大部分创作和论著。 4.描写秋天的诗歌 有作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黄巢《不第后赋菊》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5.秋天的作者是谁诗歌《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 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