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整理的诗经配乐,是否就是《乐经》不是,《乐经》可能是周公辑录的。 “古之《乐经》存于大司乐,其五声、六律、八音,大师以下备详其制,而六列三宫之歌奏,则‘六代之乐’咸备焉”(《周礼全经释原》卷首)。 六代之乐,又称六代乐舞,是指黄帝之《云门大卷》;唐尧之《大咸》;虞舜之《韶》;夏禹之《大夏》;商汤之《大濩》;周武王之《大武》。六代乐舞用于郊庙祭祀。以《云门》祭天、《大咸》祭地、《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享先妣、《大武》享先祖。周公时期将这些标志性的乐舞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并设专门机构“春官”予以管理,由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周礼正义》)。 2.六艺,即六经,是六部儒家经典《诗经》、《尚书》、《乐经》、《礼六艺与六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六艺指的是: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礼:礼节(即今德育)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乐:音乐 六乐 :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大武等古乐; 射:射箭技术 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算法(计数) 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六经指的是六部经典的儒家书籍《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等六部经典的统称。其中,《礼经》汉代是指《仪礼》,宋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 3.猜乐经礼记,成语玩命猜全部答案,乐经诗经打一成语四书五经 【拼音】: sì shū wǔ jīng 【解释】: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出处】: 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 【举例造句】: 君子是只读四书五经,做八股,非常规矩的。 ★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拼音代码】: sswj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儒家经典 4.孔子整理的诗经配乐,是否就是《乐经》不是,《乐经》可能是周公辑录的.“古之《乐经》存于大司乐,其五声、六律、八音,大师以下备详其制,而六列三宫之歌奏,则‘六代之乐’咸备焉”(《周礼全经释原》卷首).六代之乐,又称六代乐舞,是指黄帝之《云门大卷》;唐尧之《大咸》;虞舜之《韶》;夏禹之《大夏》;商汤之《大濩》;周武王之《大武》.六代乐舞用于郊庙祭祀.以《云门》祭天、《大咸》祭地、《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享先妣、《大武》享先祖.周公时期将这些标志性的乐舞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并设专门机构“春官”予以管理,由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周礼正义》).。 5.乐经礼记仪礼周礼尚书诗经打一成语“乐经礼记仪礼周礼尚书诗经”打一成语是:四书五经。 【读音】:sì shū wǔ jīng。 【注释】: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出处】: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 【造句】:君子是只读四书五经,做八股,非常规矩的。 (相关文学拓展)对于此还有最常见的的2种说法: 孔子六艺(也称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儒学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学说,语出唐代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