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有沐字的诗句宋 周无所住 沐浴无他术,休寻卯酉中。 沐浴颂 明 杨慎 沐浴助精禋,岂为芗泽设。 西兰图 其二 清 薛幼芸 沐浴君恩重,秋腰不减围。 雨菊 当代 添雪斋 沐寒春色青,微雨淡红伞。 杂咏廿二首 其十三 唐 王建 闻闲②立马①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冬至后招于秀才 宋 文天祥 拨取公卿如粪土,沐猴徒自辱衣冠(刘)。 使北 其三 史弥宁 含风野水琉璃软,沐雨春山翡翠深。 鹭鸶林 李纲 尽道幽兰是国香,沐汤纫佩慕芬芳。 十二咏 其八 兰室 苏轼 坐知四海蒙膏泽,沐浴君王德似兰。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 其六 陈造 沐猴岂合缠章服,野马如今脱辔衔。 次梁教授见贻韵五首 其二 陈楠 潺湲阳脉通青白,沐浴要教金体坚。 金丹诗诀 其八十二 范成大 沐雨梳风有底忙,解鞍来宿赞公房。 百丈山 郑刚中 沐雨抗尘几万里,劳生令我忆山家。 随凤翔有何日在(金华丛书本作隋)堤霜后路乱飞榆柳踏平沙之句今至堤上复用前韵 项安世 系腕只馀心似结,沐芳谁与臭如兰。 次韵和黄江陵重午二绝(大全) 其二 夏竦 对日惠心时共仰,沐兰嘉节庆长丝。 郡王阁端午帖子 其一 徐经孙 沐浴恩波无地报,始知沧海未为深。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三 晏殊 沐浴兰汤在此辰,内园仙境物华新。 端午词 其一 御阁 黄朝散 沐雨冲风夜向晨,九龙岩畔报中春。 五年二月朔投晓到岩寺适值亡女忌日因而饭僧 释道潜 树萱移菊助春荣,沐雨梳①风擢翠茎。 春日杂兴 其十 明 王伯稠 牛饮总污丞相席,沐猴争戏五侯门。 追昔感事八首 其三 沈琼莲 幸得唱名居第一,沐恩舞蹈谢君王。 宫词 其一 欧大任 罗浮归客将寻汝,沐发匡庐第一峰。 题朱贞吉瀑泉图 胡应麟 朝行齐鲁暮淮徐,沐雨栖风志屹如。 河渠歌十首为大司空潘公作并奉怀前大司空朱公 其八 黎民表 飞辔千峰蹑紫霞,沐兰还宿太清家。 送陈金吾祭王屋山 其一 明末清初 屈大均 商瞿白发欲成丝,沐犊琴歌更自悲。 哭华姜一百首 其二十一 钱谦益 沐浴频看称意身,刈兰赠药想芳春。 楔后五日浴黄山下汤池留题四绝句遥寄河东君 其三 清 弘历 柔姿嫩质自相怜,沐雨酣霞画槛前。 偶作风候写生二十四册各题以诗 其十六 海棠 黄遵宪 沐猴跳舞排猿女,吠犬唁声闹隼人。 日本杂事诗 其八十六 二、含有沐字的诗句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李白《沐浴子》 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白居易《因沐感发,寄郎上人上二首·其一》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杜甫《重游何氏五首·其一》 三考西岳下,官曹少休沐。——李益《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孟浩然《宴包二融宅》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谪吏何能沐风化,空将歌颂拜车前。——司空曙《秋日趋府上张大夫》 他日为霖亦如此,诸生无不沐经营。——贯休《贺雨上王使君二首·其二》 谬参西掖沾尧酒,愿沐南薰解舜琴。——马怀素《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应念潜郎守贫病,常悲休沐对蓬蒿。——钱起《重赠赵给事》 三、带沐的唯美诗句 谢谢了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年长身转慵,百事无所欲。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 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短鬓经霜蓬,老面辞春木。 强年过犹近,衰相来何速。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 渐少不满把,渐短不盈尺。况兹短少中,日夜落复白。 既无神仙术,何除老死籍。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 掩镜望东寺,降心谢禅客。衰白何足言,剃落犹不惜。 杂曲歌辞.沐浴子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处世忌太洁,志人贵藏辉。 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四、含有“沐”的诗句有哪些含有“沐”的诗句有: 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唐·张九龄 沐发清斋宿洞宫,桂花松韵满岩风。——唐·刘沧 银汉飞星,玉壶零露,万里素秋如沐。——宋·卢祖皋 含有“沐”的诗句还有 1.早朝大明宫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自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瀚侍君王。 2.早朝大明宫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自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瀚侍君王。 3.(一) 沐浸海棠深春意, 滢渟清溪鸟兰香。 淡酒野蔌驱愁绪, 忘却喧嚣醉异乡。 4.(二) 沐洒清明细雨微, 独行山路杏花飞。 香火幽深千年寺, 老僧云游仍未归。 5.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李白《沐浴子》 6.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白居易《因沐感发,寄郎上人上二首·其一》 7.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杜甫《重游何氏五首·其一》 8.三考西岳下,官曹少休沐。——李益《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9.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孟浩然《宴包二融宅》 五、带“沐”字的诗词有哪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古诗作品《云中君》 释义:香汤沐浴,周身缭绕芬芳,身着彩衣,且芳香且绚丽。 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出自:唐代李隆基 的《幸凤泉汤》 释义:愿意将恩泽,照耀在普天人的心中。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出自:唐代李乂 《高安公主挽歌》 释义:在十二楼上,沐浴了三千次。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 出自:唐代张籍 《寄白学士》 释义:自从看书学习后就很少见客人,累了把门关起来沐浴。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出自:唐代李白《沐浴子》 释义: 沐芳弹冠除灰,浴兰振衣去尘是古人高洁之士的行为准则,现在已不适合时世。 六、有关沐兮的诗句有哪些只有一句: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楚辞‧九歌》 《楚辞》 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七、哪首诗词有沐和晴告诉我西平乐(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 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 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 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浣溪沙》年代:宋 作者: 张元干月转花枝清影疏。 露华浓处滴真珠。天香遗恨罥花须。 沐出乌云多态度,晕成娥绿费功夫。归时分付与妆梳。 或:《咏怀》年代:魏晋 作者: 阮籍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