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易诗经

1.容易考到的诗经是哪十首

诗经卷一 国风一 周南1、国风·周南 关雎(先秦·诗经) 题注: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陆德明《音义》曰:《周南》,周者,代名,其地在《禹贡》雍州之域,岐山之阳,于汉属扶风美阳县;南者,言周之德化自岐阳而先被南方,故《序》云“化自北而南也”。

《汉广序》又云“文王之道,被于南国”是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章)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二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三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四章)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五章)2、葛覃(先秦·诗经) 《葛覃》,后妃之本也。

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一章)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二章)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三章)3、卷耳(先秦·诗经) 《卷耳》,后妃之志也。

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一章)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二章)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三章)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四章)4、樛木(先秦·诗经)《樛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一章)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二章)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三章)5、螽斯(先秦·诗经) 《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一章)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二章)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三章)6、桃夭(先秦·诗经) 《桃夭》,后妃之所致也。

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一章)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二章)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三章)7、兔罝(先秦·诗经) 《兔罝》,后妃之化也。

《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一章)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二章)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三章)8、芣苢(先秦·诗经) 《芣苢》,后妃之美也。

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一章)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二章)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三章)9、汉广(先秦·诗经) 《汉广》,德广所及也。

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一章)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二章)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三章)10、汝坟(先秦·诗经) 《汝坟》,道化行也。

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一章)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二章)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

虽则如毁,父母孔迩。(三章)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寘 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

2.《诗经》《尚书》《礼记》《易》《春秋》哪一部写作最早

最早的毫无疑问是《周易》,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商超末年就有了。

《四书五经》之《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四书五经》之《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四书五经》之《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四书五经》之《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四书五经》之《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3.诗经容易背的六首诗经

1、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王风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3、齐风 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4、豳风 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5、周颂 维清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桢。

6、周颂 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山之行。子孙保之。

这些事《诗经》里面篇幅比较短小的,有些可能不被大多数人知道。

其实《诗经》都比较好背!一般只要能理解就能背!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