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歌颂战争的诗歌

1.描写战争的诗歌

卫国战争诗歌选读 夜 莺关于死者我们以后再论。

战争中死亡寻常又严厉。但在战友们死去时,我们的嘴却还在捕捉空气。

我们不语,低垂着眼,在潮湿的大地上挖坑。世界粗野又简单。

心被烧焦。我们体内只剩下灰烬,劲风吹糙了的颧骨变了形。

战争的第三百五十天。黎明还未在叶片上颤动,为了壮胆机枪在响…… 就是此地。

他在这里死去—— 我机枪连的那位战友。叫医生也毫无用处,他也许等不到黎明,他不再需要任何帮助。

他要死了。这一点他也清楚,他望着我们,默默等待终点,仿佛还在笨拙地微笑。

黝黑先从脸上消褪,脸庞随后暗淡着僵成石头。请停下请等等。

凝滞吧。发呆吧。

深锁起所有的感情。就在这时出现一只夜莺,它胆怯地叫着,叫得让人痛心。

它越叫越响,叫出火热的激情,仿佛刚刚挣脱囚禁,仿佛迅即忘却了一切,吹出一段柔细的歌吟。世界敞开着,饱吸了露珠。

仿佛竟可以觉得,我们身边是又一个世界,它是多种品质新的组合。这时,黄沙在壕沿流淌。

崖畔的根须向水中延伸。翘起鼻子的铃兰,打量着岸边的弹坑。

再有片刻,丁香花 将腾起团团紫色的烟雾。它赶来让白昼沮丧。

它满目皆是。它难以越过。

再有一瞬。一声撕心的喊叫 就会让嘴巴歪扭,—— 但是请安静请看:草莓 正在布雷的原野上开花。

林中的苹果树纷披花朵,空气充满铃兰和薄荷的清香…… 一只夜莺在唱。似是呼应它,又有一只在唱,又有四、五只在唱。

雨燕在叫。鸲鸟在唱。

就在身边,就在这里,一阵沉闷的炮声,驱散了警觉的惬意。数百里方圆的世界一片轰鸣,仿佛连死神也无处安身,一个无休止的乐队在闹,什么也阻挡不住它的喧嚣声。

这森林的每片叶每只根,丝毫也不同情灾难,它们怀着强烈的渴望,向着阳光、生命和雨露伸展。这就是生命。

它活生生的环节,生命那澎湃的水库。 仿佛,在这一瞬间,我们竟忘了濒死的战友。

最后的黎明那炽烈的光芒,刚刚映亮这瘦削的脸庞。他要死了。

这一点他也清楚,他望着我们,默默等待终点。死亡荒谬。

死亡愚蠢。尤其当他松开双手,说了声:“伙计们,给波利娅写封信,说今天我们这儿有夜莺唱歌。”

战争的第三百五十天,立即沉入寂静的深渊。他没活够没爱够也没喝够,学没上够,书也没读够。

我曾与他并肩在同一堑壕, 当他想波利娅想你的时候。 或许在一片沙地,在坎坷的粘土地,我喉咙中呛着血,也会说:“伙计们,告诉伊琳娜,说今天我们这儿有夜莺唱歌。”

信会从这些地方飞走, 飞到莫斯科,飞到祖博夫胡同。即便如此。

然后沮水流干,不是与我,是与某个别人携手,在城边的那株白桦树旁,你去看那绿色的水库。 即便如此。

然后孩子降生,为了功勋为了歌唱为了爱情。就让我们这些烦人的夜莺,黎明时早早地把他们唤醒。

让太阳把暑热洒向他们,让云朵羊群似地奔向他们。我为我们的生而赞美死。

关于死者我们以后再论。(1942) 刘文飞 译作者简介: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杜金(1916—1993) 苏联俄罗斯诗人。

生于伊万诺沃省一个农民家庭,曾就读于工人学校,后来到一家报社编辑部工作,并在伊万诺沃师范学校夜间部学习。1939-1945年从军,参加过苏芬战争和列宁格勒保卫战等,1942年起任战地通讯员。

30年代就已经开始创作诗歌,l940年出版第一部诗集《阵雨》。由他作词、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曲的歌曲《出发》(1955年的影片《马克西姆·别列别利察》插曲)获得1959年度列宁文艺奖金。

诗集《时代》(1969) 获1972年度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奖金。诗集《极地》(1979)获1981年度苏联国家奖金。

l976年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是列宁勋章获得者。

遥望莫斯科 ——1941年10月16日。敌人疯狂地扑向莫斯科。

“莫斯科的防线设在每一个列宁格勒人的心里!”在列宁格勒,人们都这样说。受世界三重诅咒的敌人 把黑手伸向我们祖国的心脏。

在无比辽阔的战场上 每一步都浸透了淋漓的血浆。哦,我的珍贵的土地,我的爱,我的生命与欢乐! 我从被切割的列宁格勒 看见克里姆林宫光彩四射。

我看见那颗五角星 熊熊燃烧,红光如注。透过昏沉沉血染的空气,我遥望列宁的陵墓。

我看见古老城墙上的霞光,看见城垛似利剑一样。公社社员不朽的遗骨 又在敲击我的心脏。

我们的往昔,我们的英勇,我们向来视为神圣的传统,—— 决不能拱手献给敌人,任其践踏与欺凌! 假如,假如敌人万一得手,呼啸的皮鞭狂舞猛抽,那就让世世代代的子孙 一齐把我们诅咒!今天,我们向大地宣誓,誓词十分简短。殊死决战的时刻到了—— 奋不顾身。

无须多言。豁出血肉之躯,用美丽的生命,可怕的力—— 用鲜血、烈火、钢铁、言语,阻击敌人啊,阻击!(1941年10月l6日)谷羽 译作者简介:奥丽加·费多罗夫娜·别尔戈利茨(1910一1975) 苏联俄罗斯女诗人。

生于彼得格勒一个医生家庭。193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

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身处被德军重重围困的列宁格勒,在列宁格勒广播电台工作,创作了以《列宁格勒母亲之歌》(1941)、《二月日记》(l942)等一系列诗作,描写列宁格勒人民艰难困苦和英雄意志。

其他主要代表作。

2.歌颂战争胜利的古代诗歌

【灵之祥】

古《朱鹭行》。《古今乐录》曰:“《灵之祥》,言宣皇帝之佐魏,犹虞舜之事尧

也。既有石瑞之征,又能用武以诛孟度之逆命也。”

灵之祥,石瑞章。旌金德,出西方。天降命,授宣皇。应期运,时龙骧。继大舜,

佐陶唐。赞武、文,建帝纲。孟氏叛,据南疆。追有扈,乱五常。吴寇劲,蜀虏强。

交誓盟,连遐荒。宣赫怒,奋鹰扬。震乾威,曜电光。陵九天,陷石城。枭逆命,

拯有生。万国安,四海宁。

【宣受命】

古《思悲翁行》。《古今乐录》曰:“《宣受命》,言宣皇帝御诸葛亮,养威重,

运神兵,亮震怖而死。”

宣受命,应天机。风云时动,神龙飞。御诸葛,镇雍、梁。边境安,夷夏康。务节

事,勤定倾。揽英雄,保持盈。渊穆穆。赫明明。冲而泰,天之经。养威重,运神

兵。亮乃震毙,天下宁。

【征辽东】

古《艾而张行》。《古今乐录》曰:“《征辽东》,言宣皇帝陵大海之表,讨灭公

孙渊而枭其首也。”

征辽东,敌失据。威灵迈日域,公孙既授首,群逆破胆,咸震怖。朔北响应,海表

景附。武功赫赫,德云布。

【时运多难】

古《拥离行》。《古今乐录》曰:“《时运多难》,言宣皇帝致讨吴方,有征无战

也。”

时运多难,道教痡。天地变化,有盈虚。蠢尔吴蛮,虎视江湖。我皇赫斯,致天诛。

有征无战,弭其图。天威横被,廓东隅。

【景龙飞】

古《战城南行》。《古今乐录》曰:“《景龙飞》,言景帝克明威教,赏从夷逆,

祚隆无疆,崇此洪基也。”

景龙飞,御天威。聪鉴玄察,动与神明协机。从之者显,逆之者灭夷。文教敷,武

功巍。普被四海,万邦望风,莫不来绥。圣德潜断,先天弗违。弗违祥,享世永长。

猛以致宽,道化光。赫明明,祚隆无疆。帝绩惟期,有命既集,崇此洪基。

【平玉衡】

古《巫山高行》。《古今乐录》曰:“《平玉衡》,言景帝一万国之殊风,齐四海

之乖心,礼贤养士而纂洪业也。”

平玉衡,纠奸回。万国殊风,四海乖。礼贤养士,羁御英雄,思心齐。纂戎洪业,

崇皇阶。品物咸亨,圣敬日跻。聪鉴尽下情,明明综天机。

3.歌颂战争英雄的诗歌

喊一声先生,我止不住热泪潺潺

从最深的淤泥里挺拔

出来,就象世界屋脊上

最高的那座山峰

你因为高度而寒冷

因为寒冷而使人畏惧

因为畏惧人们终于厌倦你了

浑身泛着青光

你的眼睛渴望着鲜血

你说你要复仇

于是他们终于恨了你了

也曾是少年也曾是青年

也曾走过壮年,你却从不曾

变成一个老人

不需要智慧

血液里沸腾着不息的愤怒

是你那不死的青春

你的犀利穿透了坦克的钢板

在抵达敌人心脏的时候

才最后爆响

站在火山口上

你忍受着胜利

也忍受着坚强

男人应该是一把刀

很多人如是说

他们用这把刀切菜

砍柴刮胡子杀鸡

削铅笔吓唬别人

或者自己

他们刀光闪闪趾高气扬

这样的刀你也有一把

只是一生都没有出鞘

你的苦处

在于找不到一个

值得你拔刀的对手

于是你沉默了

喉咙里咳着一口化不开

又吐不出的痰

在等待中你的生命

逐渐远去

不屈的毛发日益枯干

倔强的头颅疲惫了

那里曾产生过最奔放的思想

巨大的身躯开始象岩石一样风化

曾经象山一样站立

后来你象山一样倒下

巨大的声响惊醒了沉睡的人群

此时天色开始昏暗

4.关于战争的诗歌

1、《一场战争》

没有硝烟的

一场战争

谁先爱了

谁便败了

拍落了一个梦

跌在地上

两个人

黯然伤神

一个在沙漠

一个在沼泽

2、《和平》

是什么

让英雄的血迹

染红了我们的历史

是什么

让仇恨的硝烟

微笑地离开大地

我们可以拒绝一种凶暴的灵魂

但我们拒绝不了一双友好的手

3、《没有硝烟的战争》作者:柳星

眼睛与眼睛的战争

两块坚硬的鹅卵石

撞出了火花

嘴巴与嘴巴的战争

唇枪对舌剑

看谁更锋利

这其实都是心的战争

胜利者是智慧

失败者是懦弱

4、《卢沟桥的战争》

桥是两端

一端是人民

一端是战争

没有了和平的沟通

便有了战争的对立

桥是两面

上面是友谊的交流

下面是流动的防线

没有交流的底线和尊严

人民只有死守防线

桥是卢沟桥

我们站在桥的一端

我们站在桥的一面

5、《战争是孽种》作者:麦田过客

我不知道词典里是怎样定义战争的

也不晓得百度百科里是如何解释的

我总觉得战争其实就是一孽种

朗朗乾坤之中光天化日之下

一帮卑鄙无耻丑恶贪婪于一身的无赖

俘虏了一群正直善良羸弱美丽的民妇

接着一月二月三月

江山依旧斗转星移终于

战争这个六亲不认的孽种诞辰了

6、《战争不会遗忘》作者:yuanhao123

是一曲如何的壮歌

遥远的战争竟被遗忘

一个寒冷的季节

战士们都在战壕里匍匐

机关枪像奔腾的骡子

欢快的狂叫

伴随激越的交响曲

新华社的电文

终于敲响了美韩联军的丧钟

那一次不同寻常的战争

让一座小山写入历史

而今延坪岛上硝烟的味道

会让每一位当年的老兵驻足

多少鲜血换来的和平

不知道还能延续多久

7、《给我些晴日》作者:霍嘉璐

须得给我些晴日

别让我的桃花流离

西北长夜里那群夜袭的铁骑

轻易就踏破桃薄薄的城池

那夜我在城池里打更

躲在一支蕊后听空城的马嘶

那些粉白的楼阁一声轻唤迅疾风逝

桃不懂战争只知宿命

风卷起遍地典籍逐一翻阅瓣瓣幸福

风寒后的寂静叫红颜薄命

阳光里那些粉靥一闪而过喊也喊不住

这一季我的唇若凋零的花瓣

我躲避阳光因为我的桃花没有上岸

在指尖的旁边

5.关于战争的古诗

1,《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话文释义: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2,《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

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白话文释义: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3,《从军行·其二》唐代:李白

原文: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白话文释义: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4,《从军行》唐代:杨炯

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话文释义: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5,《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代:卢纶

原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白话文释义: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6.有关战争的诗歌

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文章赏析】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

(《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

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

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

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死。

出自晚唐诗人曹松的《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 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 近来长共血争流。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燕歌行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

7.关于战争的古诗5首

1、《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赏析: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赏析: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

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3、《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天边的云霞将夜空凝结成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赏析:这首短诗,后面写兵临易水、提剑誓死?其主题确与战斗有关。但前四句 着重写景,除“甲花”、“角声”表明此处有兵士而外,围城、突围等等全无明确描写。

因此,解说之分歧,多出于对“言外之意”的不同体会。“言”外 之“意”虽在“言”外,仍然来自“言”。

一首诗积字成句,积句成篇,成为 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这篇诗前四句颇难碓解,后四句却比较显豁。

说清后四句, 再反观前四句,通篇的意义便不难领会。4、《从军行》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赏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5、《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赏析: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8.赞美抗日英雄诗

熊瑾玎老同志除提供了王凌波同志和何叔衡同志的亲属寄给他的何老的遗作之外,还曾作《读革命烈士诗抄》律诗两首,可说是语重心长,特抄在这里:

其一:

诗抄连日展晴窗,

读罢频添泪万行。

粉骨碎身心似铁,

吊民伐罪笔如枪。

忧时字字皆悲愤,

唤众篇篇最激昂。

躯壳纵填沟壑去,

精神犹在海天张!

其二:

河山节次换新装,

饮水思源岂可忘?!

领导必须由我党,

斗争方得挫强梁。

人民跃进心无二,

先烈牺牲志已偿。

珍重一声安息吧,

遗篇不断放奇光

回答者:shaoaizei - 魔法学徒 一级 4-3 20:26

七律·纪念抗日女英雄 文 / 春光明媚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

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

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帼字生香。

朗诵诗:

我们尊崇的就是你!

—— 献给中华民族抗日的英雄们

A

从懵懂的孩提时期就知道了你,

你的形象就是小人书、连环画和露天电影片上那样高大无比。

英雄的字眼,从此在我的心头挥抹不去

故事中你的每一个情节,都成了我们童年模仿的游戏

穿梭在大街小巷,抓汉奸、打鬼子,玩一个痛快淋漓

模仿小兵张嘎顶着一支荷叶,拿着一支木头手枪,一头扎进清亮亮的白洋淀水里,去体味你们当年在老区流传的事迹

光着小屁股和“胖墩”摔跤,只为了把胖子摔倒,哪顾得上一身水和一身的黑泥

谁家的门前挂一块“光荣军属”的牌子,他家的孩子在我们中间就有无上的牛气

谁要是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啊,在我们的眼里那是最奢侈的宝贝最神圣最珍奇

我们幸福着大眼睛“潘冬子”的幸福,我们勇敢着“两个小八路”的勇敢,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小块“根据地”

小的时候,不懂思考,只会崇拜,总觉得戴上一顶大人的帽子扎上一根大人的皮带,就扮演了你,就成为了你

英雄啊,你是我幼小心灵中的至爱!

英雄啊,你赋予我茁壮成长的真正涵义!

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抗日诗篇

送战友编歌壮行保国家

穿上征袍擐盔甲,志强男儿保国家。

今日相聚要开怀,共商大计闯天下。

共君一夕话,明日各天涯。

纵然惜别总有时,相约再会在松花。

先建根据地,军民共一家。

同仇敌忾抗日寇,联合义勇把敌杀。

三江出奇兵,辽东跃骏马。

白山黑水齐出动,复兴我中华。

祝君捷报传,盛于五月花。

振臂高呼我必胜,鸭绿江边饮战马。”

《西征歌》

“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

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寇心胆惊。

纪律严明,到处宣传,群众齐欢迎;

创造新区,号召人民,为祖国战争!

南方红军,已到察绥,眼看要出关;

西征大军,夹攻日本,赶快去会面。

日本国内,党派横争,革命风潮涌,

对美对俄,四面楚歌,日寇死不远。

紧握枪刀,向前猛进,同志齐踊跃,

歼灭日寇今田部队,我军战斗好,

摩天高岭,一场大战,惊碎敌人胆,

盔甲枪弹,胜利无算,齐奏凯歌还。

同志们快来高高举起胜利的红旗,

拼着热血誓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铁骑纵横满洲境内,已有十大军,

万众蜂起,勇敢杀敌,中国收复矣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