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东风第一枝

1.有一首古诗中有一句诗是东风第一枝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李子正 香苞渐少。

满地残英寒不扫。传语东君。

分付南枝桃李春。东风吹暖。

南北枝头开烂熳。一任飘吹。

已占[东风第一枝]。--------------------------------------------------------------------------------鹧鸪天 蔡伸 脉脉柔情不自持。

浅颦轻笑百般宜。尊前唱歇黄金缕,一点春愁入翠眉。

流蕙盼,捧瑶卮。借君歌扇写新诗。

浮花谩说惊郎目,不似[东风第一枝]。--------------------------------------------------------------------------------鹧鸪天 史浩 晓日曈曨花露稀。

明光已报敞金扉。三千彩仗翔鸾舞,数百银袍振鹭飞。

开雉扇,正垂衣。奏篇初得上彤墀。

胪传绕殿天颜喜,先折[东风第一枝]。--------------------------------------------------------------------------------鹧鸪天 赵彦端 一□青春正及笄。

蕊珠仙子下瑶池。箫吹弄玉登楼月,弦拨昭君未嫁时。

云体态,柳腰肢。绮罗活计强相随。

天教谪入群花苑,占得[东风第一枝]。--------------------------------------------------------------------------------鹧鸪天 杨冠卿 岁月如驰乌兔飞。

情怀著酒强支持。经年不见宫妆面,秾碧谁斟翡翠卮。

江路晚,夕阳低。奚奴空负锦囊归。

欲凭驿使传芳信,未放[东风第一枝]。--------------------------------------------------------------------------------无题十首 唐彦谦 细草铺茵绿满堤,燕飞晴日正迟迟。

寻芳陌上花如锦,折得[东风第一枝]。锦筝银甲响鹍弦,勾引春声上绮筵。

醉倚阑干花下月,犀梳斜亸鬓云边。楚云湘雨会阳台,锦帐芙蓉向夜开。

吹罢玉箫春似海,一双彩凤忽飞来。春江新水促归航,惜别花前酒漫觞。

倒尽银瓶浑不醉,却怜和泪入愁肠。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鸾信渺漫。

情似蓝桥桥下水,年来流恨几时干。漏滴铜龙夜已深,柳梢斜月弄疏阴。

满园芳草年年恨,剔尽灯花夜夜心。夜合庭前花正开,轻罗小扇为谁裁。

多情惊起双蝴蝶,飞入巫山梦里来。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

柔丝漫折长亭柳,绾得同心欲寄将。杨柳青青映画楼,翠眉终日锁离愁。

杜鹃啼落枝头月,多为伤春恨不休。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

几时重会鸳鸯侣,月下吹笙和彩鸾。

2.东风第一枝的词牌格律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说明:上片第五句和下片第四句也可作平平仄平平仄。

3.唐诗宋词的词牌名一共有几个

宋词词牌名 1. 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 词牌名. 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 词牌名. 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 词牌名. 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 词牌名. 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 词牌名. 22. 关河令 词牌名. 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 词牌名. 26. 好事近 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 词牌名. 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 词牌名. 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 ,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41. 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42.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43. 绿头鸭 词牌名. 44. 罗敷歌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45. 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46. 满江红 词牌名. 47. 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48. 眉妩 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49. 梅花引 词牌名. 50.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51. 木兰花令 词牌名. 52. 木兰花慢 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 词牌名. 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56. 南乡子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58. 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59. 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

4.描写东风 古诗

◎东风dōngfēng

(1)[easterly]∶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李煜《虞美人》

(2)[springbreeze]∶春天的风

(3)[drivingforceofrevolution]∶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1.东方刮来的风。《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唐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杨朔《海市》:“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

2.指春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唐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刘大白《湖滨晚眺》诗:“微波吐露东风语:明日是清明,青山分外清。”

3.代指春天。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诗:“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4.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谢觉哉《不惑集·干劲》:“而且东风已经在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中刮起来了,仅仅是某些干部尚风平浪静。”陈毅《满江红》词:“喜东风浩荡海天宽,西风落。”郭沫若《新华颂》:“多种族,如弟兄,千秋万岁颂东风。”

5.菜名。《文选·左思》:“草则藿、蒳、豆蔻……东风、扶留。”刘逵注:“东风,亦草也,出九真。”《齐民要术·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晋顾微《广州记》:“东风华叶似‘落娠妇’,茎紫。宜肥肉作羹,味如酪。”参见“东风菜”。

东风破 苏轼

一盏离愁 孤单窗前自鬓头

奄奄门后 人未走

月圆寂寞 旧地重游

夜半清醒泪 烛火空留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君去后 酒暖思谁瘦

水向东流 三春如梦向谁偷

花开却错 谁家琵琶东风破

岁月流离 不解时候

仍记总角幼

琴幽幽 人幽幽

琵琶一曲东风破

枫染红尘谁看透

篱笆古道曾走

荒烟漫草年头

分飞后

《东风破》本是古琵琶曲,而这首歌仿古小调曲风,辅以二胡与琵琶的融入,复古的曲风,听来让人容易进入唐诗宋词的世界与遐想,方文山想藉由古诗词入歌的想法,让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打破现今新诗与歌词分家的模式,在方文山的特别经营下,歌词古今交替,更有时空交错的感觉,“东风破”就是代表着这首歌曲的新名词。

《东风破》模仿着人在西湖走的江南妩媚,旋律上使用了周杰伦罕用的中国调式,la si la so把乐句落在so上,符点打出中国古曲惯常的跳跃感,做足了古韵,琵琶滚动,二胡起舞。还有一堆类似竖琴之类的柔和乐器翩翩作态。

融入宋词元曲式的"词牌",和有些类似"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表达的是当代少年的恋情,出来的化学效果是很微妙和奇妙的……

方文山只是改版而已

初看名字《东风破》,很是惊讶印象中很西方的周杰伦会用词牌做歌名。再仔细一想,词牌中并没有"东风破"这个词牌。东风寒、醉东风、沉醉东风、东风齐看力、东风吹酒面、东风第一枝。。就是没有东风破。还有另解:东风+破,东风是借代或有另指,破,是写词的一种手法,即刻意打破原先词牌的节律,最典型的如我们中学就学过的《摊破浣溪纱-木兰花慢》。更确切地说,词有减字与偷声,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使其美听。添声杨柳枝,摊破浇溪沙,这是增;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这是减,从音乐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声,减叫做偷声。从歌词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字,又称摊破,减叫做减字。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