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酒在诗歌中的意象

1.中国古诗文中关于“酒”的意象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西安》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 《凉州词》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 《行路难》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 《将进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 《琵琶行》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李贺 《致酒行》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 《无题》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 《游山西村》

2.舟和酒在古诗中的意象是什么

一、舟:1.喻漂泊:“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木兰花》 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

2.喻自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二、“酒”却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如欢悦、得意、失意、愁苦„„这里酒就可以称为意象群。因此,唐诗宋词中的酒文化很值得每一位“酒民”兼文人细细品味,不然,枉此一生矣!现在我想就诗中酒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

提到酒就不能忽视饮酒的顺序:先是“饮”:如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其次是“醺”(微醉):如韦承庆《江楼》“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醺”。

3.酒,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结合诗歌有关内容,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酒”与中国古典诗词

酒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诗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之精神产物,与酒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就一诞生,酒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美酒中有诗歌,诗歌中有美酒。酒与诗歌的结合,既是中国美酒的灵魂,亦是中国诗歌的灵魂。

酒与诗词的关系,好似一对孪生兄弟,以致于我们翻阅中国诗歌史的章章节节,均可闻到阵阵扑鼻醇香。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诗与酒结伴同行的记录。《诗经•周南•卷耳》曰:“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永不伤。”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登上那高冈,马儿累的变样,我把酒杯来斟满,一醉了事免怀念。从此,历经三千年的悠悠岁月,诗酒形影相随,结成忠诚的伴侣,从屈原以后,许多诗人都因酒赋诗、饮酒赋诗,给中华文坛留下了许多千古不灭的诗篇。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短歌行》);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杜甫的“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可惜》);苏轼的“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贺陶渊明〈醉歌〉》)等都以酒来述怀言志。

酒能使人精神亢奋,思维活跃,幻想丰富,在酒精的刺激下会引发人诸多想象,使一个现实生活中严谨刻板的人也能冲破理性的藩篱而进入感性王国,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境界。同时,酒也能使人袒露真实的情怀,这正是诗人必备的先决条件。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中国文坛上可以说是一位诗人式的酒神,或酒神式的诗人。他生性嗜酒,谱写下了大量的咏酒诗。据统计,陶渊明现存诗文一百四十二篇中,直接提到饮酒的诗就有五十六篇,无怪乎白居易说他“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在官场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士族占统治地位的东晋时代,酒,既是陶渊明生活的调节剂,也是陶渊明进行诗文创作的催化剂。但陶渊明喝酒不是莽汉式的狂饮滥喝,借酒发疯,以酒壮胆,而是“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是“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萧统《陶渊明集序》)。唐代诗人李白,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世称“诗仙”,又由于饮酒成性,又称“酒仙”。李白仕途坎坷,官场失意,现实中,他常常借酒消愁,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酒气冲天,怒发冲冠的形象,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顺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题中一个“独”字,道出了李白的孤寂,引出的便是他饮酒的情节,酒是诗的一个线索,酒因、酒前、酒时、酒后,一个个片断似被“酒”字串成了一串珠。

唐朝的酒诗很多。如;“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这是青春时代少年游侠的豪饮,豪气冲天,放荡不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这是春风得意的聚饮,神采飞扬,放浪形骸;“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这是历经世事回首往昔的独酌,凄凉感慨,恍然如梦;“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唐太宗),这是深宫禁苑内帝王的盛宴,极尽豪奢,世间又有几人能品尝?

宋朝的酒词也不少。柳永的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点燃起忠于爱情的眷恋之火;李清照的“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了》)则借酒沉醉在思乡的梦里;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映照出的是慷慨悲壮、豪迈强健的身影。

总之,中国的诗词似乎与酒有着不解之缘。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诗歌需要激情,酒到醉时情更浓,酒后的真情是毫无做作的宣泄。中国诗词正因为有酒,才显得多姿多彩,散发出如美酒一般醉人的艺术魅力。

4.【找出古诗词采用以下意象的诗句,并分析此意象所表达的情感:草

一、月亮意象:代表人生的圆满、缺憾,表达思乡、思亲 的情感有月亮的诗词: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ب“回乐烽前沙似雪ا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إ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ا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إ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柳“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柳的柳字与留字谐音,提到柳便在人们的心目中油然滋生挽留客人、亲人的意境.代表离情.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唐·刘 禹锡《竹枝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三、秋关于“秋”这一意象非常深广,在不同作者的笔下有不同的内涵:一般有以下几种:1、空旷、宁静.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失意、孤独、漂泊无依.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凄清、迷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四、草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乐府诗集》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希望对楼主有帮助,若有请采纳,谢谢。

5.【古代诗歌意象大全跪求出现在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常见意象示例 树木类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桐:凄苦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低微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动物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水云类: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的教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漂泊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器物类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暇 其他类:古人:明志、自省、鞭鞑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月亮:人生的圆满或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6.【古诗词中的意象都有哪些】

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一、动物类1、蝉 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4、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二、植物类 1、柳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梅"梅"有 "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3、菊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莲 "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5、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6、芳草 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以芳草喻所思之人: "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三、自然现象类1、明月 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2、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