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戈尔儿童诗歌精选序 出生 游戏 孩子 偷睡眠的小偷 坏名声 机灵 无动于衷 为何甜美 孩子的王国 内外 问题 同情 各种愿望 老师 聪明的哥哥 急切 小大人 批评者 英雄 国王的王宫 水手 远航 假日 我敢住在森林里 天文学家 科学家 母爱 捉迷藏 礼品 永别 噼里啪啦下大雨 笑容 羽毛 过节穿的衣服 宝贝 纸船 花的历史 热切的呼唤 老榕树 祝福 儿童的生活 棕榈树 月亮里的老太婆 星期天 钟敲十下不走了 想念 砸碎泥娃娃 笨小子 骑飞马 天文学家 忘记游戏 迷路 疑问 国王和王后 远方 游方僧 谁最淘气 如意河 另一个妈妈 失宠的王后 泥瓦匠 睡眠的理论 两个我 凡人 对话 大自然为什么抢走孩子 海滨聚会 婴儿的睡眠 我的孩子 番荔枝的种子 药西瓜 天灯 鲜花 两副模样 小船 飞翔 天晴以后 奇怪的梦 编后记 2.泰戈尔的儿童诗孩子的世界 我愿我能在我孩子的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净地。 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云朵和彩虹来娱悦他。 那些大家以为他是哑的人,那些看去像是永不会走动的人,都带了他们的故事,捧了满装着五颜六色的玩具的盘子,匍匐地来到他的窗前。 我愿我能在横过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脱了一切的束缚; 在那儿,使者奉了无所谓的使命奔走于无史的诸王的王国间; 在那儿,理智以她的法律造为纸鸢而飞放,真理也使事实从桎梏中自由了。 3.泰戈尔诗集中《孩子的世界》这首诗歌的赏欣怎么写这些早已熟稔的文字,和那广为流传的诗句,就像一杯杯的香茗,品上一口便久久萦绕在心头。 读了《泰戈尔诗选》,仿佛带我们走近泰戈尔,他的精神是那般深邃,那般丰赡,又那么细腻,一章章诗篇,或小巧玲珑,或灿烂辉宏。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 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你的眼帘。 第一次读完他的诗篇,我陷入了迷茫之中,拿起书来,感到内心砰砰直跳,便敢紧将它放下。可又不知怎的,心里头却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打开它去“一读方休”,走近他,去欣赏大师的风采。 洗尽铅华的《吉檀迦利》、抒情浪漫的《园丁集》,精致达理的《流萤集》,哲理智慧的《飞鸟集》,审视生命的《死亡之翼》……泰戈尔将这些清新的、隽永的财富奉献在我们面前,不含半点的杂质。 那是一个植根于印度哲学思潮,成长在印度文学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艺术的月华之中,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的肺腑之言。 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在这些诗中发现了一种极其普通的情感,使人想起在我们生活着的烦恼之中、在城市的喧嚣之中,在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尖叫之中,以及广告的漩涡之中常常被忽视的许许多多东西…… “毒蛇/处处吐出剧毒的气息,/讲的是温文尔雅的和平,/听起来活像是嘲弄。/因此,在我去世之前,/让我对各处正在准备/向恶魔作战的人们,/致以我生平最后的敬礼。” ---- 泰戈尔这样写着,他笔峰犀利,讽刺尖刻而辛辣地砰击了在中欧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希物勒。全诗慷慨激昂,包含了爱国主义的深切情怀以及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诗人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的,反殖民统治的正义感。他遇见到二战的即将到来,追求和平与光明,热情鼓舞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 -----这是泰戈尔作品“金刚怒目”的一面。 当然诗人也有自己“光风霁月”的一面, “ 你爱怎么说他说怎么说吧,可是我倒知道我的孩子的弱点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而是因为他是我的幼稚的孩子。 …… 当我非惩罚他不可的时候,他就变得越发是我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流泪的时候,我的心和他一同哭泣。 …… ”它多么地贴近你我的生活。 天下哪一位父亲,哪一位母亲不这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当一位父亲或一位母亲责罚孩子的时候,最难过的就是他们自己,因为孩子就是父母的心头肉啊! 也许,我们不能理解那些研究泰戈尔诗作的学者们所提示的思想“梵我合一,我与非我合一,和协与协调”,看看上文的两首诗作吧,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与这些富有韵律的抒情小诗,与作者心与心,零距离地来沟通,来接触。 那些广袤的智慧语句,无论“光风霁月”的,亦或是“金刚怒目”的,好像一首首宛转动听的小夜曲,又好似山涧的溪水潺潺。它们涵养了人生的哲理,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譬喻精湛,排比凝炼,意境悠远,回味无穷…… 泰戈尔的诗,没有普希金的雄健壮阔,没有海湿的甜蜜梦幻,没有拜伦的气悍心魂,也没有雪莱的浪漫如风。 他的诗是优美的画,无声无息,水**融。他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的广阔,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境界。 作为诗人,同时又是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的泰戈尔。他的每一首诗,都燃放着炽热的精神火花,照亮读者的心。 让世俗世界中,这些奔波与功利、名望,甚至被嫉妒与金钱附身了的人们,心臻得以触脱和净化。“光风霁月”,“金刚怒目”,泰戈尔的诗篇如春潮泻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虽然诗人的一身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痛楚,但他的哲学和思想是光辉的,是快乐的,是博爱的。常常品茗泰戈尔的诗,走近泰戈尔,我们会更智慧。 心里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读完《泰戈尔诗选》,受益非浅! 泰戈尔是印度人民最崇拜最热爱的诗人,他参加领导了印度的文艺复兴活动,他排除了他周围的纷乱室塞的,多少含有殖民地区奴化的,从英国传来的西方文化,而深入研究印度自己的悠久优秀的文化,他深入民间,听取神话、歌谣、民间故事,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散文和诗歌。 这本书无意中将泰戈尔介绍给了我,读完了他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他想,只觉得有一些澄澈,像拨开一层朦胧的雾,又像擦亮了眼睛,将这世界看得如此透彻。 从这一百零三首诗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这位伟大的印度诗人是怎样的热爱自己的有着悠久优秀文化的国家,热爱这国家里爱和平爱民主的劳动人民,热爱这国家的雄伟美丽的山川,从这些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提灯顶罐,巾飘扬的印度妇女;田间路上流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农民,园中渡口弹琴吹笛的印度音乐家,海边岸上和波涛一同跳跃喧笑的印度孩子,以及热带地方的郁雷急雨,丛树繁花……我们似乎听到那繁密的雨点,闻得到那浓郁的花香。 泰戈尔是一个爱国者,哲人和诗人,他的诗中喷溢着他对于祖国的热恋,对于妇女的同情和对于孩子的喜爱,有了强烈的爱就会有强烈的恨,当他所爱的一切受到侵犯的时候,他就会发出强烈的怒吼,他的爱和恨像海波一样,荡漾开来,遍及了全世界。 印度人说泰戈尔是诞生在歌鸟之巢中的孩子。 4.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泰戈尔诗三首文中的孩子天真活泼、调皮可爱,深深眷恋着母亲,与母亲难舍难分。 拓展: 泰戈尔诗三首赏析: 1、《金色花》: 《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诗歌开篇扣题,以一个“假如”搧动想象的翅膀,总领全篇。然后,诗人精心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母子逗乐图。诗人假想自己变成了一朵美丽的金色花,长在“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当妈妈呼喊时,“我”不回答,却有意与妈妈逗乐,“暗暗地在那里匿笑”,“一声不响”,这是一幅怎样的母子情深图啊!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一幅慈母生活图,展示母亲迷人的风采。诗人想像自己“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母亲工作。这时诗人精选几个特写镜头:母亲沐浴后,长发披肩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的楚楚动人的芳容;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诗,酷爱学习的英姿;黄昏时拿灯到牛棚去辛苦写作的倩影――极力渲染和歌颂了母亲美丽动人、外秀内美、朴实勤劳的形象和美德。最后,诗人用母子对话来结束全诗,更是别具匠心。 整首诗作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讴歌了孩子金子般的童心,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天性和顽皮无邪的童稚、童真、童趣。 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像,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浓厚感情。 2、《告别》 《告别》是以一个孩子的语气写成,通过孩子与母亲所说的稚气的话语、天真的想象,讴歌了母子间真挚的感情。“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孩子想象着,他要离开妈妈了,他要趁着微明的天光,偷偷地溜走,当妈妈清早伸出双臂要抱他的时候,却惊诧地发现孩子不见了。调皮的孩子到哪里去了呢?他得意地告诉妈妈:“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哦,原来他化为了一股清风,一朵涟漪,仍然陪伴在母亲身边。不仅如此,作者接着又借助于具体的听觉、视觉、通过具体的场面、生动的形象,进一步表现孩子与母亲之间扯不断的深情。你看:“当雨点在树叶中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深夜,在母亲思念孩子不能成眠时,他会从群星里向母亲唱催眠曲;他要乘着月光偷偷地躺在母亲温暖的怀里;他还要变成一个梦儿,钻到母亲的睡眠深处与她相会;融化在节日的笛声里在母亲的心头震荡……那么,他到底在哪里呢?作者最后通过母亲道出了他的所在:“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人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全诗通过作者的描绘,一个顽皮、可爱的儿童形象活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感染。 这首诗是写离别时孩子对妈妈的眷恋之情,这种眷恋之情是用奇特、美妙而又深刻的手法和语言表达出来。 3、《榕树》 《榕树》一诗中,榕树成了那孩子的朋友。诗人运用第二人称,生动描写那孩子对一棵高大的榕树的沉思和幻想。“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池边”是写榕树生长的位置,为下文进一步对话伏笔。“蓬头”是状榕树的形态。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它生长在热带地方,在印度是一种常见乔木。在文学作品中,榕树往往是故乡的象征。所以,诗人把榕树想像成孩子的朋友,便于抒发思乡怀母的感情。“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的鸟儿似的孩子”,诗人在这里把那孩子比作小鸟,以引起“榕树”的回忆。 “地下的纠缠的树根”本是看不见的,但从儿童的眼光来看,它是看得见的。“树根”在这里语带双关,含有“寻根不忘本”的意思。 接着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画面:妇人汲水,日光跳舞,鸭子游涞游去。这些生活画面都能勾起“榕树”对孩子的回忆。 最后,诗人把孩子想象成“风”“影子”“鸭”与榕树须臾不离。 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身。那孩子面对榕树的沉思与幻想,是思念故乡、思念妈妈的表现。诗中对榕树的描写,则使我们联想到妈妈的性格和形象。 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身,那孩子面对榕树的沉思与幻想,是思念故乡,思念妈妈的表现 在这三首诗中,诗人以儿童的眼睛和心灵观察自然、感受生活,朴素地展现了孩子们童稚的想象和纯真的情感,引领我们飞翔到新月般天真美好的儿童世界里,重温童年的梦。 5.泰戈尔儿童诗的体会和收获《花儿学校》是一首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儿童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像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每一个孩子,天然地就是一首诗。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在他们的眼里,大树是年长的爷爷,月亮是美丽的姐姐,他们会同情整天呆在天上的太阳,会担心小鱼夜里睡在哪里。。所以好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童心的好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 儿童的生活中处处都含有童诗的基因。只要平时做个有心人,留意观察,童诗的神思便会在心海里游荡。从生活中获取童诗表象的最大好处是更有真情实感。而真实的情感是诗歌能打动人的灵魂。儿童生活中的各种种样的感受,快乐、悲观、生气、伤心等等,都是真实的感受。所谓“愤怒出诗人”,讲的就是先有真实的情感,然后才急于寻找表达的路径。儿童生活中并不缺少诗意,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而且机会只对有准备的人才成立。儿童自己又往往不知道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竟然有个诗意的矿藏,所以需要教师的点拨和鼓励。 6.泰戈尔《孩子之道》先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孩子的想象无穷,借代其本身,说孩子飞上天并无不妥. 孩子说的话有时看似幼稚,事实上却很有深刻的意味,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火影忍者,其中鸣人说的许多话都很耐人寻味.还有宫崎峻的动画,其中深奥的道理连成人都不一定能够明白. 孩子的哭泣是纯粹的哭泣,可能是因为没有买到心爱的玩具,也可能是亲人的离开.而不像在成人世界,哭泣有时是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而本诗中的哭泣应该是指成人世界的哭泣,所以泰戈尔会这样说. 读罢此诗,内心有一种纯粹的情感释放.从孩子走向成人,我获得了成熟,却失去了内心的纯洁和平静,卷入世俗的旋涡中,我们难以自拔.由此,不禁佩服泰戈尔的所作所为.公元1913年一个晴朗的日子,印度有位诗人领着一群孩子刚从森林里玩耍归来,邮递员递给他一份电报,他看了一眼就插进了口袋。这可不是一份普通的电报,这是瑞典文学院发给他的一个通知,告诉他获得了本年度即1913年世界文学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个东方人。这位诗人并没有去瑞典参加盛大的授奖庆典,并且把他获得的诺贝尔奖金全部捐给了一所学校。这位诗人就是印度最伟大的诗人、印度诗圣——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下面的来自 在泰戈尔众多的作品中,有一部诗集被称为“世界最优秀的儿童诗集”,这就是《新月集》。《孩童之道》即选自其中。反复吟咏《孩童之道》,我们会感到它蕴涵丰厚。虽然是儿童诗,但并不是儿童都能读懂的。我们试着解读这首诗。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为什么孩子只要愿意就能飞上天去?原来,在泰戈尔看来,每个孩子都是有神性的,都是小天使。天使在西方文学艺术中是生了双翅的小孩形象。既然孩子是天使,当然能飞上天。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呢?诗的第三句做出了回答:“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孩子之所以不飞上天去,是因为不愿意离开妈妈。对孩子来说,母爱具有像磁石一样的吸引力。 如果说孩子“此刻便可飞上天去”表现了孩子的无所不能,那么第二节诗中“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便是写出了孩子的无所不知。实际上孩子也是知道许多聪明话的。我曾听过一个两岁半的孩子抱一个大枕头抱不动时对枕头说:“你为什么长得这么胖?”一个小学生写字时说:“我的圆珠笔在纸上快乐的蹭痒痒。”这难道不是孩子们的聪明话吗?当然,孩子们的聪明话常常是成人所想不到的,因而并不是成人都懂的,或者并不是成人所屑于懂的。所以泰戈尔说“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诗的第三节第一句“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怎么理解呢?我想,这是泰戈尔在写孩子的无所不有。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金银珠宝是人们疯狂地甚至是不择手段地追求的东西,而在泰戈尔看来,“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什么样?赤条条而来,“像一个乞丐”。他们为什么要放弃金银珠宝呢?原来,他们“想要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在孩子眼中,妈妈的爱是一笔巨大财富,胜过“黄金与珠子”。 诗的第四、五节的开头句子“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和“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是在写孩子的无拘无束和无忧无虑。“纤小的新月的世界”可以理解为天上或摇篮。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有绝对的自由,有“完全的乐土”,然而孩子们都放弃了,原因只有一个,还是为了无与伦比的母爱。孩子们深深地懂得:他们微笑能让妈妈高兴,而他们哭泣却能得到妈妈的爱抚。泰戈尔是多么惟妙惟肖的描摹了孩子的心理啊! 在泰戈尔笔下,孩子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无拘无束和无忧无虑的,可是孩子把这些都心甘情愿的抛弃了,为的就是能得到妈妈的爱——这就是所谓“孩童之道”。这首诗赞颂了母爱永久的神秘与美丽,表现了孩子纯朴无邪的童真。当你反复吟咏,细细捕捉,你会感到余味无穷,美不胜收。 7.泰戈尔有关童心和母爱的诗玩 具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帐,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想道: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的一早晨的好时间浪费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玩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意忘了我也是在那里做游戏了。 天文家 我不过说:“当傍晚圆圆的满月挂在迦昙波①的枝头时,有人能去捉住它么?” 哥哥却对我笑道:“孩子呀,你真是我所见到的顶顶傻的孩子。月亮离我们这样远,谁能去捉住它呢?” 我说:“哥哥,你真傻!当妈妈向窗外探望,微笑着往下看我们游戏时,你也能说她远么?” 哥哥还是说:“你这个傻孩子!但是,孩子,你到哪里去找一个大得能逮住月亮的网呢?” 我说:“你自然可以用双手去捉住它呀。” 但是哥哥还是笑着说:“你真是我所见到的顶顶傻的孩子!如果月亮走近了,你便知道它是多么大了。” 我说:“哥哥,你们学校里所教的,真是没有用呀!当妈妈低下脸儿跟我们亲嘴时,她的脸看来也是很大的么?”但是哥哥还是说:“你真是一个傻孩子。” 云与波 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 “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够上你那里去呢?” 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来了。” “我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她而来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 我做云,你做月亮。 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碧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我们前进又前进地旅行,也不知我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 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到波浪上来了。” 我说:“傍晚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枣我怎么能离开她而去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跳舞着奔流过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而进,进,进,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 8.泰戈尔的诗,说“你的孩子不属于你”我只记得纪伯伦写过一首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们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9.泰戈尔的诗集 中适合少年朗诵的诗歌,要英文的O mother, the young Prince is to pass by our door, ——how can I attend to my work this morning? 呵,母亲,年轻的王子要从我们门前走过,——今天早晨我哪有心思干活呢? Show me how to braid up my hair; tell me what garment to put on. 教给我怎样挽发;告诉我应该穿哪件衣裳。 Why do you look at me amazed, mother? 你为什么惊讶地望着我呢,母亲? I know well he will not glance up once at my window; I know he will pass out of my sight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 only the vanishing strain of the flute will come sobbing to me from afar. 我深知他不会仰视我的窗户;我知道一刹那间他就要走出我的视线以外;只有那残电的笛声将从远处向我呜咽。 But the young Prince will pass by our door, and I will put on my best for the moment. 但是那年轻的王子将从我们门前走过,这时节我要穿上我最好的衣裳。 O mother, the young Prince did pass by our door, and the morning sun flashed from his chariot. 呵,母亲,年轻的王子已经从我们门前走过了,从他的车辇里射出朝日的金光。 I swept aside the veil from my face, I tore the ruby chain from my neck and flung it in his path. 我从脸上掠开面纱,我从颈上扯下红玉的颈环,扔在他走来的路上。 Why do you look at me amazed, mother? 你为什么惊讶地望着我呢,母亲? I know well he did not pick up my chain; I know it was crushed under his wheels leaving a red stain upon the dust, and no one knows what my gift was nor to whom. 我深知他没有拾起我的颈环;我知道它在他的轮下碾碎了,在尘土上留下了红斑, But the young Prince did pass by our door, and I flung the jewel from my breast before his path. 但是那年轻的王子曾经从我们门前走过,我也曾经把我胸前的珍宝丢在他走来的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