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再见的诗歌

1.关于再见的古诗

1、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清 曹雪芹 《南柯子·空挂纤纤缕》2、再见日周天 唐 白居易 《除夜》3、再见了 宋 晁端礼 《千秋岁·飞云骤雨》4、月挂烛笼知再见 宋 邹浩 《渔家傲·慧眼舒光无不见》5、再见江南岸 宋 周紫芝 《卜算子·江北上归舟》6、再见复何时 宋 王之道 《卜算子·今日富川滨》7、再见花开处 宋 李石 《生查子》8、太平再见 宋 康与之 《瑞鹤仙·瑞烟浮禁苑》9、春再见 宋 洪适 《满江红·衰老贪春》10、天涯再见 宋 赵彦端 《新荷叶》11、再见温卿与远真 宋 赵长卿 《鹧鸪天·落魄东吴二十春》12、再见只应人老 宋 陈三聘 《西江月·诗眼曾逢花面》13、便恰限、花间再见 宋 史达祖 《杏花天·古城官道花如霰》14、羞再见、东阳带眼 宋 史达祖 《汉宫春·花隔东垣》15、长眉甚时再见 宋 卢祖皋 《瑞鹤仙·江南秋欲遍》16、不图再见 宋 洪咨夔 《沁园春·饮马咸池》17、再见日 宋 方千里 《浪淘沙·素秋霁》18、朔饮而今再见 宋 李昴英 《西江月·小鷁载池心月》19、再见大晟舞罢 宋 刘辰翁 《水调歌头·不成三五夜》20、渺再见何时 宋 赵文 《木兰花慢·鹭州江上水》21、再见玉郎应不认 宋 黎廷瑞 《南乡子·醉罢黑瑶池》22、今番再见 宋 无名氏 《沁园春·明月呈规》23、再见新正 元 元好问 《沁园春·再见新正》24、再见师颜 元 马钰 《满庭芳·山侗昔日》25、此生再见应无期 宋 陆游 《长门怨》26、再见封侯未为快 宋 陆游 《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数世》27、再见艳桃李 宋 黄庭坚 《寄余干徐隐甫》28、再见了无期 当代 钱钟书 《哀若渠》29、再见云龙向北飞 宋 邵雍 《梅花诗》30、再见坐多休下客 宋 敖陶孙 《借山谷后山诗编於刘宜之司户因书所见呈宜》31、约三年当再见 宋 苏辙 《再和十首》32、再见虞君客卿 宋 晁补之 《滨州道中四首》33、轲死不传今再见 宋 方回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34、君子不再见 宋 彭龟年 《挽张南轩先生八首》35、影也不愿再见 宋 释可湘 《偈颂一百零九首》36、再见山城石井边 宋 释绍嵩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37、千古遗风今再见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38、更不再见 宋 释师范 《偈颂七十六首》39、月边再见古颜色 宋 张道洽 《梅花七律》40、再见无路 宋 姜夔 《月下笛·与客携壶》。

2.关于再见的诗歌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⑴,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关于告别的古诗

送兄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这首诗表达小作者送别哥哥时依恋不舍的深情。

哥哥要上路了,天边秋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别处的路亭周围,树叶纷纷飘落,气氛萧索。令人感叹的是人不能跟大雁一样,雁行能一起飞向远方,而此时我们兄妹却不能同去远地。

诗中写景的气氛与离别时的心情相应,兄妹不忍分离与雁行齐飞相对照,显得自然,真挚。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青翠的山峦横在外城的北面,静静的白水绕城东潺潺流过。

在此地一分别,就像蓬草随风飞转,万里远行。你像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样对你依依不舍。

我们在马上相互挥手告别,那马儿也不愿分离而禁不住萧萧长鸣。这首诗像一幅油画,人情美与自然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

全诗豁达乐观,情意深切。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北国千里,满天的阴云使白日显得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雁在分飞的雪花里朝南方飞去。不要忧愁前面路上没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前两句写的北国风光,所绘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董大时的失意心情,后两句则对友人进行安慰与鼓励,慷慨激昂,落落大方,是一首出自肺腑的感人的赠别诗。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当年荆轲在这里告别燕太子丹入秦刺杀秦王,临行时,壮士慷慨激昂,怒发冲冠。如今古代的壮士早已死去,但这里的水还是像当年一样冰冷。

这首诗与一般的送别诗的那种伤感情绪不同,诗人对古代壮士的追怀,似乎在激励友人也要学习荆轲去干一番事业。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分别的时候,分明是多情的,总觉得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而感到好似无情。

别宴上想要强颜欢笑,却笑不成。宴席上的蜡烛好像也理解我们的惜别之心,替我们垂泪点点滴滴一直到天明。

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那难舍难分的深沉而真挚的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由衷佩服孟浩然。

首先是佩服其人品。这有《赠孟浩然》可证: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其次,也佩服孟浩然的诗歌艺术。

孟作《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出谷未停午 到家日已昏 回瞻下山路 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 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 伫立待夫君 写自己凝情望着“下山路”,所见所闻一桩一件地在眼前和耳边飘过,在心底则漾起种种的情感波澜,无非是要传达出对那位落伍朋友的关切。那种痴痴守望的神情如在目前。

李白那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正是灵活运用这一手法的出色的汇报演出。至于前两句,西辞的是“黄鹤楼”,东下的是“扬州”,都带着“迷花不事君”的潇洒,作为客体的孟浩然之神跃然纸上,而“徒此揖清芬”的情意也跃然纸上了。

这首诗和《送元二使安西》大不相同:它没有普泛性,是只能送给孟浩然一个人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重逢 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事态原是这样:李益与表弟邂逅于旅途,问姓称名才相认,皆大惊喜。

但如果按照这个次序来写,诗情汹涌处就被平庸的叙述掩盖了。诗人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重逢”放在前头,反映着他自己被触动之深,也更能唤起读者悲悯人生苦难的心思。

“问姓”两句非常细腻:初见而“惊”,实际心中已经有个揣测,于是去“问”对方姓名——我们要是把这一联作互文句来看,当时那种“请教台甫”的情景就如在目前了。而当对方一说出姓名,他就不免端详着表弟勾起串串回忆。

其后竟日长谈,亲情浓浓的,时光飞逝,会少离多,读者自会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灌注其中,为之惊喜,为之叹息。然而乐事还来不及充分高扬,诗人的心却早已被次日的离别折磨了。

他凝想着来日的巴陵道上,依旧是孤身一人,过了一山又一山,一山放出一山拦,就未免沮丧得很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烽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唐代士大夫阶级其实都以能“致君尧舜上”、作“帝王师”为人生最高价值的实现。

因此,他们做官也要做京官,外放就有失落感。这首诗中的送人者和被送者都有这种“恋京情结”,故而对送别处的长安城依依不舍,而向将要赴任的方向一望,就觉得特别的风烟迷漫。

送人者安慰被送者,又特别点明自己“同是宦游人”,等待着自己的也许同样是外放的命运。命运既然相同,那就心有灵犀,什么悲哀都能分担了。

然而初唐士子毕竟有乐观的底色,因此很快就能摆脱悲切切的情调,喊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言壮语。我们仿佛看到他坚定地把手一挥,就把前面的万缕愁思通通斩断。

这首诗的起承转合是最规范的。一、二句点出送别之地,三、四句承接着传达离别之愁,五、六。

4.关于告别的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5.与再见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唐 高适《别董》

莫愁千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2.唐 李白《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桃花潭的潭水纵然有千尺深,也不及汪伦送我的热情。

3.清 曹雪芹 《南柯子·空挂纤纤缕》

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译文:虽然经年柳絮飞去,但明年还会再回来,还会相见。

4.宋 陆游《长门怨》

泪如洗兮天不知,此生再见应无期。

译文:泪可洗面但是天却不知道,今生应该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5.宋 敖陶孙 《借山谷后山诗编於刘宜之司户因书所见呈宜》

请君了却三万轴,再见坐多休下客。

译文:请您了却这三万卷书轴,再见到的时候不要在给客人了。

6.唐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译文:人世间除了死亡没有比得上离别更痛苦了,春风不因为爱惜柳枝而不让离苦之人去攀着。

7.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译文: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

8.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请您再喝一杯酒吧,出了这阳关就没有故交了。

9.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译文:待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

10.南宋 辛弃疾 《定风波 》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译文:年少时还禁得住离别之苦,年纪大了却怕写送行的诗句。

古人告别的说辞:告辞了;请留步;后会有期;后会无期;就此一别,容后再会;打扰了;就此别过;相见恨晚,异日再来讨教 等。

6.关于告别的诗

【作者】:王勃 【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内容】: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

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

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

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 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

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作品】:江城子 【内容】: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

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赠王伦 【内容】: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汪伦:桃花潭附近居民。

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简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送友人入蜀 【内容】: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作品】:水调歌头 【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作品】:少年游(去年相送) 【内容】: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