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评析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一、芦笛:一支忧郁的苦难之歌 艾青一生写过土地遭受蹂躏的痛苦呻吟,也写过那游弋于地心的沸腾热气;他描摹寒冷干涸土地上农民悲苦不堪的日子,也热切欢呼带给大地光明温暖的黎明与太阳。 作为诗人,他总是“置身在探求出路的人群当中”,与他们“共呼吸、共悲欢、共生死……使自己的歌成为发自人类的最真实的呼声。”[2] 可以说,诗人浸润流溢于诗篇中的忧郁是为着贫苦农民的痛苦,振奋是由于土地的苏醒,欢欣来自民族的解放。 正因为这样,时代题材和诗人个性心理气质的糅和,构成了艾青前后期诗歌不同的诗美风格。 1932年初,艾青在法国写了一第一首诗《会合》。 “12·8”事变、那天,他从马赛动身回国,“从彩色的欧罗巴 / 带回一支芦笛”[3],开始吹着忧郁的芦笛为“依然呻吟在屈辱中”[4]的祖国深情地和鸣。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这一时期诗美风格的集中。 他忧郁的诗情里积淀了早期生命历程的坎坷与不幸,也是发自内心他置身于黑暗大地上的痛苦的生命情怀:幼年时缺乏父母亲情的冷漠凄清,少年时飘泊异乡的辛酸孤苦,三年囚徒生涯的悲愤伤感,以及人世间的苦难不平、对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深思忧虑……这一切自然而然地流注在他血泪凝成的字里行间,形成他许多诗歌沉郁的底色。在这首带有自叙叙传记性质的长诗中,艾青用丰厚的感情,朴实的口语,大量的排比,细腻的笔触,形象的语言,凄楚地叙写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并怀着虔诚而深切的情感,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乳母大堰河生前的凄苦和死后的悲凉,艾青成了家庭与时代的叛逆者。 他在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受尽人间凌辱、最后与世长辞的农村女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于母性的不幸的人的爱”[5],对自己家庭所属地主阶级和整个不公道世界的强烈不满和诅咒。 形成艾青诗歌震撼人心力量的,当然不是单纯的忧郁和伤感,而是一种将自己融汇于深重的民族苦难之中所显现出的对于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注与思考,对苦难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召唤。 尤其是抗战初期写的大量诗歌,与他的“土色的忧郁”和“农民的忧郁”共存的是时代的忧郁和民族的忧郁。特别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诗人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寒冷封锁着中国呀”这一旋律中,反复地倾诉着民族的苦难与不幸: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授的 抖的两臂。 诗人在这里是用比拟的手法,传达出一种理性象征和暗示,引导人们对现实的深沉的哀思。 而在《北方》组诗、《旷野》二章等诗中,艾青用极富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奏出了充满哀怜的沉郁音调,同时又用苍黄、灰暗的土地的色调,带给人以悲哀和沉郁的暗示与感染。这大概就是艾青对于新诗作出美学探索而形成的个性美:他不仅善于运用写实的手法构成实写的现实形象,充分地抒写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做到了外在客观形象与内在理性世界的完美统一以至融合;他也擅长运用浪漫主义或象征手法构成虚写的典型意象,以寄托或暗寓诗人对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向往。 从他的诗行所呈现出的意境中,我们读出了一个旧中国,读出了充盈着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交融,读出了苦难与希望俱在的丰富意韵。 那些卖艺人,那群行乞者,那个补衣妇,那架手推车以及悲哀的北方、迷雾的旷野、贫瘠的田亩……他写那些苦难意象,融渗在乌黑、灰黄、灰暗的冷色调中,造成的暗示性及带给读者一种阴郁、压抑之感,充分显示出一种美好东西被毁灭的悲剧式的伤感美和沉郁美,这是艾青爱国忧民情怀凝聚于土地上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也是他早期诗美风格和内质构成。 二、土地:一支深沉的爱之恋曲 1937年至1940年,当诗人投身于斗争的洪流,辗转于杭州、武汉、桂林、重庆、西安等地的三、四年里,走南闯北的生涯让诗人获得了大量丰富的生活素材,艺术上趋于成熟,先后出版了诗集《北方》、《他死在第二次》、《旷野》及长诗《火把》和《向太阳》等,形成了艾青诗歌创作的旺盛和高峰期。大量的作品表现出富有艺术个性特征的“艾青式的忧郁”。 《手推车》避开直接描绘经受贫穷与战乱的中国难民的具体形象,只有手推车构成的特殊意象痛楚地连接着人与土地:手推车发出的低沉的“尖音”和“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具象化地展示了北方人民流离失所的悲哀以及这悲哀印在人们身上的深深的伤痕。 《乞丐》让人看到的是一幅更加令人颤栗的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苦难画面:“乞丐用最使人厌烦的声音/呐喊着痛苦/说他们来自灾区/来自战地/……/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乌黑的手/要求施舍一个铜子/向任何人/甚至那掏不出一个铜子的士兵”。 而那些暂时没有失去土地的劳动者,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旷野》正是描写国家民族不幸所造成的农村经济的衰败和由此带给农民的悲苦不堪的生活:“薄雾”像“雪”一样,是苦难笼罩的象征,它弥漫着“地大物博”的中国的旷野,那里现只有“乌暗而枯干的田亩”、“荒芜的池沼”、“褐色阴暗的山坡”,“贫穷土地上的人们在那些小屋里/过的是怎样惨淡的日子啊……”这些深植于土地上的苦难怎能不让作为“农民后裔。 2.艾青诗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1. 艾青诗歌的主题意象在古代被看成是心与物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西方现代派的理论中,意象被看成是纯主观的产物,艾青更多的受到西方浪漫派的影响,认为意象是纯感观的,是具体化的感觉. 2.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3.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地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在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就是人民的化身,是中国农民的化身,不仅流露出艾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同时还有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与探索. 4.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一时期,写的最好的光明颂有《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向太阳》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揭示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寄托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的热切追求.《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时代的来临. 3.艾青爱国主题的诗歌1、《太阳的话》 在《太阳的话》中,艾青用太阳象征光明和希望,用紧闭着门户的木板房比喻当时人民生活的闭塞、陈旧、落后的环境,以第一人称代表太阳呼唤国人改变现状,迎接光明。 诗歌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以满腔的热情唤起民众,投身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改变现状,为中国开辟光明美好的未来前程。 2、《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3、《黎明的通知》 《黎明的通知》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42年所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以黎明的口吻热切地唤起一切事物来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来,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歌赞美了解放区朝气蓬勃的美好生活,同时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全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排比句式,两行一列的结构使得全诗节奏非常明快,富于音乐感。 4、《向太阳》 《向太阳》长四百余行,是三十年代艾青最长的一首诗,由九个各自独立又前后呼应的章节组成。尽管在诗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场景和人物,但并不以叙事为主。 作者仍然以他那朴素坦诚富有个性的抒情方式进行创作,自始至终以第一人称的“我”(也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作为全诗的主线和命脉。武汉当时作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重镇,正轰轰烈烈地掀起保卫大武汉的群众性活动。 艾青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个显示着民族觉醒和战斗决心的现实世界。心中鼓荡着的激情和创作欲求,与现实结合的强度显然达到了燃烧的程度。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评论家一致把它誉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优秀诗篇。因为它不仅标志着艾青的创作道路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5、《北方》 《北方》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2月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中,诗人既悲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又讴歌北国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全诗多用意象抒情写意,勾勒出一幅幅富动感的北国乡土画面,形象生动,准确传神。此诗是典型的自由体诗,遵循语言和情感的自然节奏,不受外在格律限制,具有散文美,风格凝重深沉。 4.关于怀抱艾青的主题诗歌拥抱艾青(1)致艾青无法变蓝,想起艾青,斑驳的颜色高大的灌木,在天空扬洒树叶了那些个村庄纷纷低头,承受诗歌的恩惠壮丽的幕布显得激动,漫山遍野拥抱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想起艾青的保姆大堰河,心酸村庄里的麦青翻滚,像是空气水菠菜,芦苇,在山上招手诗人的诞生,像那些微弱的粒子水里呜咽,沿着风速,抵达天空你一定看到太阳,看到明亮看到光朵把皮肤灼痛无数个窗户像是人民的耳朵你竖起耳朵,听到微妙的声音柔情万种,得以平息你一定看到了画梅花的女子看到一场没有结束的盛宴听到了那些没有说出的话青涩的,凋落的,无法圆满的爱情或者尴尬,存在或者虚无你是一个诗人,你站在河水里我站在河坡老街的房顶,看你你看到了我,不笑,微闭双眼无数的桃花将你我掩埋活着的和死去的诗人(2)为 了 我 的 祈 愿艾青 啊 , 你 起 来 吧而 且 请 你 告 诉 他 们说 他 们 所 等 待 的 已 经 要 来说 我 已 踏 着 露 水 而 来已 借 着 最 后 一 颗 星 的 照 引 而 来我 从 东 方 来从 汹 涌 着 波 涛 的 海 上 来我 将 带 光 明 给 世 界又 将 带 温 暖 给 人 类借 你 正 直 人 的 嘴请 带 去 我 的 消 息通 知 眼 睛 被 渴 望 所 灼 痛 的 人 类和 远 方 的 沉 浸 在 苦 难 里 的 城 市 和 村 庄请 他 们 来 欢 迎 我白 日 的 先 驱 , 光 明 的 使 者打 开 所 有 的 窗 子 来 欢 迎打 开 所 有 的 门 来 欢 迎请 鸣 响 汽 笛 来 欢 迎请 吹 起 号 角 来 欢 迎请 清 道 夫 来 打 扫 街 衢请 搬 运 车 来 搬 去 垃 圾让 劳 动 者 以 宽 阔 的 步 伐 走 在 街 上 吧让 车 辆 以 辉 煌 的 行 列 从 广 场 流 过 吧请 村 庄 也 从 潮 湿 的 雾 里 醒 来为 了 欢 迎 我 打 开 它 们 的 篱 笆请 村 妇 打 开 她 们 的 鸡 埘请 农 夫 从 畜 棚 牵 出 耕 牛借 你 的 热 情 的 嘴 通 知 他 们说 我 从 山 的 那 边 来 , 从 森 林 的 那 边 来请 他 们 打 扫 干 净 那 些 晒 场和 那 些 永 远 污 秽 的 天 井请 打 开 那 糊 有 花 纸 的 窗 子请 打 开 那 贴 着 春 联 的 门请 叫 醒 殷 勤 的 女 人和 那 打 着 鼾 声 的 男 子请 年 轻 的 情 人 也 起 来和 那 些 贪 睡 的 少 女请 叫 醒 困 倦 的 母 亲和 他 身 边 的 婴 孩请 叫 醒 每 个 人连 那 些 病 者 和 产 妇连 那 些 衰 老 的 人 们呻 吟 在 床 上 的 人 们连 那 些 因 正 义 而 战 争 的 负 伤 者和 那 些 因 家 乡 沦 亡 而 流 离 的 难 民请 叫 醒 一 切 的 不 幸 者我 会 一 并 给 他 们 以 慰 安请 叫 醒 一 切 爱 生 活 的 人工 人 , 技 师 及 画 家请 歌 唱 者 唱 着 歌 来 欢 迎用 草 与 露 水 所 渗 合 的 声 音请 舞 蹈 者 跳 着 舞 来 欢 迎披 上 她 们 白 雾 的 晨 衣请 叫 那 些 健 康 而 美 丽 的 醒 来说 我 马 上 要 来 叩 打 他 们 的 窗 门请 你 忠 实 于 时 间 的 诗 人带 给 人 类 以 慰 安 的 消 息请 他 们 准 备 欢 迎 , 请 所 有 的 人 准 备 欢 迎当 雄 鸡 最 后 一 次 鸣 叫 的 时 候 我 就 到 来请 他 们 用 虔 诚 的 眼 睛 凝 视 天 边我 将 给 所 有 期 待 我 的 以 最 慈 惠 的 光 辉趁 这 夜 已 快 完 了 , 请 告 诉 他 们说 他 们 所 等 待 的 就 要 来 了给 太 阳早 晨 , 我 从 睡 眠 中 醒 来 ,看 见 你 的 光 辉 就 高 兴 ;— — 虽 然 昨 夜 我 还 是 困 倦 ,而 且 被 无 数 的 恶 梦 纠 缠 。 你 新 鲜 、温 柔 、明 洁 的 光 辉 ,照 在 我 久 未 打 开 的 窗 上 ,把 窗 纸 敷 上 浅 黄 如 花 粉 的 颜 色 ,嵌 在 浅 蓝 而 整 齐 的 格 影 里 ,我 心 里 充 满 感 激 , 从 床 上 起 来 ,打 开 已 关 了 一 个 冬 季 的 窗 门 ,让 你 把 全 金 丝 织 的 明 丽 的 台 巾 ,铺 展 在 我 临 窗 的 桌 子 上 。于 是 , 我 惊 喜 看 见 你 :这 样 的 真 实 , 不 容 许 怀 疑 ,你 站 立 在 对 面 的 山 巅 ,而 且 笑 得 那 么 明 朗 。 我 用 力 睁 开 眼 睛 看 你 ,渴 望 能 捕 捉 你 的 形 象 ,多 么 强 烈 , 多 么 恍 惚 , 多 么 庄 严 !你 的 光 芒 刺 痛 我 的 瞳 孔 。太 阳 啊 , 你 这 不 朽 的 哲 人 ,你 把 快 乐 带 给 人 间 ,即 使 最 不 幸 的 看 见 你 ,也 在 心 里 感 受 你 的 安 慰 。 你 是 时 间 的 锻 冶 工 ,美 好 的 生 活 镀 金 匠 ;你 把 日 子 铸 成 无 数 金 轮 ,飞 旋 在 古 老 的 荒 原 上 … …假 如 没 有 你 , 太 阳 ,一 切 生 命 将 匍 匐 在 阴 暗 里 ,即 使 有 翅 膀 , 也 只 能 像 蝙 蝠在 永 恒 的 黑 夜 里 飞 翔 。我 爱 你 像 人 们 爱 他 们 的 母 亲 ,你 用 光 热 哺 育 我 的 观 念 和 思 想 — —使 我 热 情 地 生 活 , 为 理 想 而 痛 苦 ,直 到 我 的 生 命 被 死 亡 带 走 。 经 历 了 寂 寞 漫 长 的 冬 季 ,今 天 , 我 想 到 山 巅 上 去 ,解 散 我 的 衣 服 , 赤 裸 着 ,在 你 的 光 辉 里 沐 浴 我 的 灵 魂 … …。 5.艾青诗选里的诗主题分类有哪几类艾青诗选里表现的主题分为1. 艾青诗歌的主题意象在古代被看成是心与物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在西方现代派的理论中,意象被看成是纯主观的产物,艾青更多的受到西方浪漫派的影响,认为意象是纯感观的,是具体化的感觉。2.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2.1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地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在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就是人民的化身,是中国农民的化身,不仅流露出艾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同时还有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与探索。 2.2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一时期,写的最好的光明颂有《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供参考。 6.艾青《希望》一诗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诗的人生真谛是心中怀有希望. 如诗中所云,希望等于人一生的追求,“既狡猾而美丽”,当你怀有希望的时候,你的生活就有了动力,因为希望是那么的美丽,她“老走在你前面”,让你追寻,因追寻希望而人生变得有活力. 诗人用形象的比喻和借代,将无形的希望写得有声有色,突出了希望的美丽和难以把握. 希望是“梦的朋友,幻想的姊妹”,而且“她和你之间,永远有距离”;希望会“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也就是说人会永远都有着希望,从出生直至死去. 用户 2016-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