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典诗词中关于“莲花”这个意象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但莲亦可表示友情 2. 古诗词中有哪些有关爱情的意象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燕子: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蒲苇、磐石:蒲苇很柔韧,而磐石很坚固,这两者一般用来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茅草:在《诗经·邶风·静女》中的“彤管”和“荑”都是指茅草,是古代的爱情信物。 3. 关于“爱情意象“诗词有哪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4. 古诗中的荷花意象 有哪些关于荷花的古荷花,历来为中国的文人所偏爱,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荷花,又名藕花、芙蕖、芙蓉、菡萏、净友、芰荷、水芸、泽芒,原产印度,为多年水生草木。夏季开花,白色或粉红色,单瓣或重瓣。 民俗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历来象征着美好与高洁,周敦颐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花的象征意义,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高洁、坚贞、隐者的象征、祥瑞、爱情的象征、怀才不遇者的自况和美的象征等。荷花象征高洁,诗文中不胜枚举。 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荷花又称荷、莲、莲花、芙蓉、菡萏等,在传统文学中,荷花具有多方面的品质和特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1、以荷花喻高洁的品格。 如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态之美,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以此突出诗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生态度;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李渔《芙渠》)。 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瑕的爱情。 荷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由于“莲”与“怜”同音,“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又如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又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 如李白《西上莲花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借荷花写幻想中的超脱,写理想中的情趣,纯洁明净。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寄托着诗人的一种生活理想。 5. 经典爱情莲花诗句大全、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咏同心芙蓉诗》隋·杜公瞻 2、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 3、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咏莲》宋·杜衍 4、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莲藕花叶图》元·吴师道 5、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荷花》宋·王月浦 6、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自怜贫病不出门,无奈心情被花恼。夜来一雨愁思浓,晚看玉露垂庭草。便须扶杖买兰舟,莫待红妆被霜老。——《荷花》宋·湛道山 7、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莲叶》唐·郑谷 8、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后池上》宋·刘颁 9、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 10、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秋初夜坐》 元·赵雍 11、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鹧鸪天.赏荷》金·蔡松年 12、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北亭》唐·李群玉 13、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荷花》宋·白玉蟾 14、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荷花媚·荷花》宋·苏东坡 15、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湖边》宋·崔复初 16、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二首》唐·王昌龄 17、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采莲曲》梁·萧纲 18、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东湖看荷花呈愿父》宋·宋自逊 19、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新荷》唐·李群玉 6. 求象征恩爱的意象,及相关诗句1.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2.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题红叶 年代:【唐】 作者:【宣宗宫人】 体裁:【五绝】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4.燕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 5.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蒲苇、磐石:蒲苇很柔韧,而磐石很坚固,这两者一般用来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 《孔雀东南飞》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 7.茅草:在《诗经·邶风·静女》中的“彤管”和“荑”都是指茅草,是古代的爱情信物。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8.鸳鸯.恩爱的夫妻,如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7. 古典诗词象征爱情的意象有哪些* 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比翼鸟、连理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磐石、蒲苇——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比目鱼、鸳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蜡烛——腊烛有泪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青鸟——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梧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 灵犀(牛角)——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无题》 玉立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张孝祥 《减字木兰花》 但得皆如意,两情称。 始信一点灵犀,诚通海神。---王玉峰 《焚香记·盟誓》此外还有* 茅草:在《诗经·邶风·静女》中的“彤管”和“荑”都是指茅草,是古代的爱情信物。 * 红叶:红叶传情,有典故的。* 莲: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怜”意为“爱慕”,“子”,第二人称敬称,“怜子”即爱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燕子: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斑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答友人》。 8. “莲” 的意象莲在江南(散文) 刘学刚 莲在江南,犹如菊开东篱,是一种遥远的妩媚。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人生最幸采莲人。 乘一叶扁舟,载一船清香,携一帆柔风,低眉抬眼之间,望不尽白云碧水、绿叶红莲。此花端合在瑶池,人间能得几回现?惟有江南,惟有水光潋滟的江南烟雨空蒙的江南,才能滋养出这般绝世的红颜。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留残荷听秋声。 站在北方的池塘边遥望江南,那该是十分荷叶五分花的清丽意境吧。 叶是粉墙黛瓦,花是款步而行明明朗朗的江南女子。所有的江南女子都叫莲花。 莲花在青山上采茶,莲花在碧水边浣衣,莲花在园林里扑蝶。她们的清眸如水她们的黛眉如烟。 她们有的叫小荷,有的叫芙蓉,有的叫菡萏,腰肢轻摆,袅袅娜娜娉娉婷婷在水乡江南,她们都是朵朵含笑出水的莲。 徜徉在诗词歌赋的古典里,很古色古香地触摸莲花,我阅读的手指如呼吸梳过美女的云鬓,是一种麻酥酥绵软软微颤颤的感觉,眼睛被一些些嫩藕鲜荷润泽着,不由得湿润润亮闪闪清澈澈了。 此刻,莲花就在我的掌心。楚腰纤细,莺歌宛转,吴娃双舞醉芙蓉。 古典的莲花,简直就是一个美丽温柔娇艳的代名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古典的莲花,象征着端庄静美优雅高贵的东方神韵。少年会老,岁岁年年,莲花依然是最初的容颜,如初恋清纯依旧颜色不改。 既然今生注定不是蛟龙,何不做游鱼一尾,去嬉戏莲叶间,摇落满天的星星成晨露,一开口就是一些莹澈的话语。池面风来波艳艳,波间露下叶田田。 在水的透明中轻揽莲花的腰肢,再也不让多愁善感的姑娘撑着碧罗伞,独自在雨季里哀怨又彷徨,鱼是幸福的。在诗词的长河中,撑一支长篙,向莲花更花处漫溯,眼睛是快乐的。 北方杯水难以邀莲。江南多水,多以莲为芳名的女子,羞答答娇滴滴水灵灵在江南的夏天开放,默默又脉脉、幽幽又悠悠地飘着清香。 选择夏天,去江南采莲,这于信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北方,是不是一种行为的背叛?我觉得在柔婉可人芳香醉人色彩迷人的莲花面前,勇敢地吐露真诚,是一种忠实生活回归自我从心灵出发抵达心灵的率真表现。爱写在诗笺上,却埋在面具里,到了中年,再去做个采莲人,却要跨过一座长长的廊桥。 那是横亘在红尘与理想之间的一座奈何桥啊,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也只能如莲花般的开落,红衰翠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就在夏天,就在今年,打点心情,架起小船,去江南采莲 还有 [爱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