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剡溪唐诗

1.描写剡溪的唐诗有多少首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2.关于嵊州的古诗句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李白《越女词》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二首》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剡指的就是嵊州。嵊州的秀美山水,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贤士名流人剡揽胜。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多次来嵊州游历,留下了不少咏剡的佳作绝句。“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等著名诗句,就是对嵊州秀美山水的由衷赞叹。

杜甫有诗曰:“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可谓是古人对剡溪的钟情写照。

3.严维的古诗

「酬耿拾遗题赠」严维 掩扉常自静,驿吏忽传呼。

水巷惊驯鸟,藜床起病躯。 顾身悲欲老,戒子力为儒。

明日公西去,烟霞复作徒。 卷263_2 「酬王侍御西陵渡见寄」严维 前年万里别,昨日一封书。

郢曲西陵渡,秦官使者车。 柳塘薰昼日,花水溢春渠。

若不嫌鸡黍,先令扫弊庐。 卷263_3 「酬刘员外见寄」严维 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

欲识怀君意,明朝访楫师。 卷263_4 「同韩员外宿云门寺」严维 小岭路难近,仙郎此夕过。

潭空观月定,涧静见云多。 竹翠烟深锁,松声雨点和。

万缘俱不有,对境自垂萝。 卷263_5 「酬诸公宿镜水宅」严维 幸免低头向府中,贵将藜藿与君同。

阳雁叫霜来枕上, 寒山映月在湖中。书何德名夫子,草木推年长数公。

闻道汉家偏尚少,此身那此访芝翁。 卷263_6 「送薛尚书入蜀」严维 卑情不敢论,拜首入辕门。

列郡诸侯长,登朝八座尊。 凝笳临水发,行旆向风翻。

几许遗黎泣,同怀父母恩。 卷263_7 「送李秘书往儋州」严维 魑魅曾为伍,蓬莱近拜郎。

臣心瞻北阙,家事在南荒。 莎草山城小,毛洲海驿长。

玄成知必大,宁是泛沧浪。 卷263_8 「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严维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卷263_9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严维 如今相府用英髦,独往南州肯告劳,冰水近开渔浦出, 雪云初卷定山高,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

使者应须访廉吏,府中惟有范功曹。 卷263_10 「送房元直赴北京」严维 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

临岐未断归家目, 望月空吟出塞诗。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明时。

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 卷263_11 「荆溪馆呈丘义兴」严维 失路荆溪上,依人忽暝投。

长桥今夜月,阳羡古时州。 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

先生能馆我,无事五湖游。 卷263_12 「一公新泉(一作题灵一上人院新泉)」严维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

落池才有响,喷石未成痕。 独映孤松色,殊分众鸟喧。

唯当清夜月,观此启禅门。 卷263_13 「奉试水精环」严维 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

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 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斫成。

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

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卷263_14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严维 天阴行易晚,前路故人居。

孤棹所思久,寒林相见初。 闲灯忘夜永,清漏任更疏。

明发还须去,离家几岁除。 卷263_15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卷263_16 「留别邹绍刘长卿」严维 中年从一尉,自笑此身非。

道在甘微禄,时难耻息机。 晨趋本郡府,昼掩故山扉。

待见干戈毕,何妨更采薇。 卷263_17 「书情献相公」严维 年来白发欲星星,误却生涯是一经。

魏阙望中何日见, 商歌奏罢复谁听。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

今日更须询哲匠,不应休去老岩扃。 卷263_18 「赠送朱放」严维 昔年居汉水,日醉习家池。

道胜迹常在,名高身不知。 欲依天目住,新自始宁移。

生事曾无长,惟将白接z5. 卷263_45 「剡中赠张卿侍御」严维 辟疆年正少,公子贵初还。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千夫驰驿道,驷马入家山。深巷乌衣盛,高门画戟闲。

逶迤天乐下,照耀剡溪间。自贱游章句,空为衰草颜。

卷263_46 「赠万经」严维 万公长慢世,昨日又隳官。纵酒真彭泽,论诗得建安。

家山伯禹穴,别墅小长干。辄有时人至,窗前白眼看。

卷263_47 「书情上李苏州」严维 东土苗人尚有残,皇皇亚相出朝端。手持国宪群僚畏, 口喻天慈百姓安。

礼数自怜今日绝,风流空计往年欢。 误著青袍将十载,忍令渔浦却垂竿。

卷263_48 「馀姚祗役奉简鲍参军」严维 童年献赋在皇州,方寸思量君与侯。万事无成新白首, 两春虚掷对沧流。

歌诗盛赋文星动,箫管新亭晦日游。 知己欲依何水部,乡人今正贱东丘。

卷263_49 「奉和独孤中丞游云门寺」严维 绝壑开花界,耶溪极上源。光辉三独坐,登陟五云门。

深木鸣驺驭,晴山曜武贲。乱泉观坐卧,疏磬发朝昏。

苍翠新秋色,莓苔积雨痕。上方看度鸟,后夜听吟猿。

异迹焚香对,新诗酌茗论。归来还抚俗,诸老莫攀辕。

卷263_50 「奉和皇甫大夫夏日游花严寺(时大夫昆季同行)」严维 初第华严会,王家少长行。到宫龙节驻,礼塔雁行成。

莲界千峰静,梅天一雨清。禅庭未可恋,圣主寄苍生。

卷263_51 「宿法华寺」严维 一夕雨沉沉,哀猿万木阴。天龙来护法,长老密看心。

鱼梵空山静,纱灯古殿深。无生久已学,白发浪相侵。

卷263_52 「题茅山李尊师所居(一作秦系诗)」严维 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更不逢。洗药每临新瀑水, 步虚时绕最高峰。

篱根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古松。 此去人寰知近远,回看路隔一重重。

卷263_53 「送薛居士和州读书」严维 孤云独鹤共悠悠,万卷经书一叶舟,楚地巢城民舍少, 烟村社树鹭湖秋。蒿莱织妾晨炊黍,隅落耕童夕放牛。

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 卷263_54 「送李。

4.浙东唐诗之路诗人写作的诗歌特点

写作特点

《浙东唐诗之路》共收集了41个在唐代诗人诗中提及到过的浙东景点,共收集相关诗歌207首。每个地名景点作为一个小序列,下面是具体的地名详解,诗歌以及相应的诗歌点评。

首先,是本书思想内容的地方特色性。这种特色性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选材的地方性。本书中辑录了大量浙东尤其是以越地为主的山水文化景观,例如越中,越州州治,镜湖,龟山,贺知章故居,兰亭,会稽山,若耶溪,曹娥江,小舜江,剡溪,金庭山,天姥山等具有代表性的越地景观。这些景观为唐代的迁客骚人提供了大量的诗歌创作题材与灵感,为唐诗之路的诞生与形成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是诗歌择取的地方性。例如在本书中李白的《送王屋山魏万还王屋》中的诗句:“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其中诗里所提到的“会稽”,“耶溪”,“曹娥碑”,“天台山”,“四明山”不正是浙东地域景观的代表吗?作者富有选择性地去挑选一大批具有典型乡土文化意义的诗歌作为本书内容的主题,有力地说明了浙东唐诗之路上唐诗的数量之多。

其次,是本书在编排上的合理性。本书的基本编排结构是以序言,前言和正文三部分组成。目录是以一个个浙东山水景观或地名为主题,然后下辖若干首赞咏这个风景的唐诗编排而成。而最具特色的是正文的编排。首先,作者在每个地名的后面会写一些对这个地名的详解,之后是相关诗人的简介,再是对诗歌相关字句的注释,最后是对全诗的点评。例如,在写剡溪时,就先对剡溪作介绍:“剡溪为曹娥江上流···剡溪为越中胜地,即为剡中,位于嵊县,不但有水,而且有山···”接下来就是对咏剡溪的诗人的简介,如“丁仙芝,一作丁先芝,润州曲阿人。玄宗开元13年进士···”再次是丁的诗作《剡溪馆闻笛》,之后又是对诗的注释:“羌笛:一种吹奏笛,原出古羌族。”最后,是对诗的点评。所以,这样的布局编排方式,能让读者在很好的把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之余,又可以了解一些浙东景观文化。

再次,是本书对唐诗研究者具有参考性。对于浙东唐诗之路的研究,应当是以具体的作品为根本研究依据的。本书收集的唐诗数量丰富,且又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性,注释比较全面,可以为广大的唐诗之路研究者提供可信的研究资料,对今后弘扬地方本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本书中既有许多唐诗研究者所普遍研究过的著名诗人如杜甫,李白的,孟浩然等的诗作,亦有大量不是很有名却很值得研究的诗人,如王涯,朱放等等,无疑为唐诗研究者拓宽了研究的领域与渠道。

先生的《浙东唐诗之路》,是继先生《剡溪是唐诗之路》一文后的又一经典著作。在感叹先生热爱乡土的精神与弘扬地方乡邦文献的同时,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文理学院的学生对于如何立足本土文化,并不断传承发扬本土文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作为一项本土文化研究,更应该引起读者的重视。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小到韩流,好莱坞对青少年的冲击;大到韩国“抢走”端午节的文化遗产,是否应该值得去深刻反思?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精华的唐诗,更应当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那么,《浙东唐诗之路》就又对唐诗之路的进一步发展探究夯实了基础。

5.有谁知道浙江唐诗之路的详细资料

浙江有一条唐诗之路,这是90年代国内外专家学者实地勘察所认定的。

这条诗路始自钱塘江上溯到绍兴镜湖,沿浙东运河、曹娥江,然后南折入剡溪,经沃洲天姥山直抵天台山石梁飞瀑,全程长190公里。

在这条“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晋白道猷诗句)的古道上,有唐一代某种名诗人接踵踏歌而行,从而飘飘逸逸地走出一条颇具鲜明个性又有独特魅力的诗路来。此间,有“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仙李白。他四入浙江,三入截止中,二上天台山,唱出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对杜甫在此徜徉4年之久,还念念不忘“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更有白居易称之为“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的盛赞。诗人们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或单骑仗剑壮游,或任职、贬黜宦游,或淡泊红尘、投闲山水隐游,还有爱而未到的神游,由此而组辑成一条内涵丰富多样的高层次旅游风景线。据粗略统计:有按成就,名望近似而括称的“苏李”、“沈宋”、“鲍谢”、“温李”、“元白”、“三俊”、“三绝”、“三罗”、“三包”、“四杰”、“四有”、“四名士”、“八仙”、“十哲”等400多名诗人在此盘桓、酬唱。

剡溪古道为何诱惑那么多诗人钟情呢?这要归结于这片灵异土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积淀:这里,会稽、四明、天台浙东三座名山盘结环抱,居中一条水路豁然开朗,另有数士清流奔腾有声,渐聚渐阔,两岸山色俨然如世外桃源。古人畅游主要靠水路,水尽刚登山而歌,而剡溪恰恰是登临天台门户之要津;更为重要的是蕴蓄着丰厚的人文积淀,这里有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巨鳌的神奇寓言,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的美妙传说,有一代高僧支道林“买山而隐”的雅闻,还有“开一代诗风”的山水诗人谢灵运“伐木开径”、著木屐登登天姥的壮兴。他们研究学问,写诗作赋,教化风俗。更有书圣王羲之、竺道潜、白道猷等十八名士、十八高僧游历、酬唱的足迹,以及开一代佛教宗风的智者大师取道沃洲创立天台宗,最后圆寂于新昌大佛寺的行迹这些,为唐代诗人追慕魏晋遗风与汉及先秦文化,乃至史前传说而纷至沓来。

自历史跨入90年代,一批批著名学者踏上了这条诗路。参加中国国际唐代文学学术会议的23位代表目睹了经的风采后,联名联函绍兴、宁波、台州、金华四市、地政府,介议重新开发利用唐诗之路;参加唐代文学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120多名代表云聚石城古刹,畅游尚陵、兰亭、镜湖、沃州,拜祭羲之墓,竺道潜山馆,登临天姥山、国清寺、石梁桥,品尝“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的原汁原味,感叹不虚此行。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浙东唐诗之路,这条被当代学术界以认为佛学中国时期的中心地、中国山水诗文学界的发源地、士族文化的荟萃地,近年间,随着开发旅游热潮的兴起,已成为格调高雅,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热线,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我们休闲度假的视线。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