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贤贤

1.贤母

出自《韩诗外传》

原文: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翻译:田子当宰相,三年后退休回家,将他在任得到的两千两黄金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您是怎么得到这些黄金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所得的报酬。”母亲说:“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么?你像这个样子做官,不是我所期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诚实。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当国家的大臣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惭愧地走出家门,到朝廷那里退还黄金,并且请求自己进监狱。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慧,赞赏她的大义,就免了田子的罪,再次任命他当宰相,还把黄金赏给了他的母亲。

《诗经》中说::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说的是贤能的母亲使儿子贤能呀。

2.《诗经•小雅•北山》

诗经·小雅——《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注释】:刺统治者用人劳逸不均,等级森严。

言:我。偕偕:强壮貌。

溥(音普):大。

率:循;自。

滨:涯,水边。

率土之滨:即四海之内。

贤:艰苦。

彭彭:不得息。

傍傍:无穷尽。

嘉:夸奖。

鲜:珍。指珍视,重视。

将:强壮。

旅力:同膂力。体力,筋力。

燕燕:安息貌。偃:仰卧。

叫号:指征发的呼召。

惨惨:忧愁貌。

栖迟:游息。

鞅:荷。

掌:捧。一说失容,事多不暇整理仪容。

湛(音单):喜乐;逸乐无度。

风议:放言。即吹牛,说大话

【赏析】:

《北山》描述一个日夜忙于王事的士子对社会劳逸不均表达了怨恨。诗主要采取对比的手法,将劳逸两方作了细致多面的比较,突出了诗的主题。而连用十二“或”字,构成排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将一腔愤慨倾泻而出,不可阻遏,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强烈写照和自然涌出,同时又戛然而止,奇趣顿生。

3.带有贤字(同音的也可以)的成语、诗词、诗句

【贤才君子】指有才有德的人。

【贤母良妻】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子,对子女是慈善的母亲。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贤否不明】贤否:好坏。好和坏不能分辨。指不明是非好坏。

【贤妻良母】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贤人君子】指有才有德的人。

【贤身贵体】指身分高贵。

【贤贤易色】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有才干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

这个网址有含贤字的诗词,可以看看。

4.带子和贤的古诗

带 子 的古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三国·曹操《短歌行》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唐·李世民《芳兰》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唐·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真子今将命,苍生福可传。——唐·李隆基《送赵法师还蜀因名山奠简》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唐·上官昭容《驾幸三会寺应制》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唐·李贤《杂歌谣辞·黄台瓜辞》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南唐·李煜《临江仙》

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南唐·李从谦《观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郊《游子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崔涂《春夕》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带贤的古诗: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有句成语什么贤恵

爱贤念旧念:思念。

爱慕贤者,怀念故旧纳士招贤〖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

指网罗人才。简贤任能〖解释〗指选用贤能。

简贤附势〖解释〗轻视贤良,依附权势。尊贤使能尊重有贤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

踵武前贤踵:脚跟。武:足迹。

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优贤飏历见“优贤扬历”。优贤扬历亦作“优贤飏历”。

谓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野无遗贤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野没遗贤见“野无遗贤”。

养贤纳士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选贤任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选贤举能选举贤人,荐举能人。孝子贤孙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贤贤易色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贤身贵体指身分高贵。贤母良妻见“贤妻良母”。

推贤进善推荐贤士,引进好人。退让贤路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

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使贤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十室容贤谓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识才尊贤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圣经贤传旧指圣人手订的经典和贤人阐释的著作。圣君贤相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

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社会贤达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赏贤使能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

赏,通“尚”。赏贤罚暴犹赏善罚恶。

三期贤佞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

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求贤下士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求贤如渴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亲贤远佞佞:巧言谄媚的人。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内助之贤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君圣臣贤君主圣明,臣子贤良。

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举贤任能举:推荐,选拔。

举荐贤者,任用能人。敬贤重士见“敬贤爱士”。

敬贤下士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敬贤爱士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进贤用能同“进贤任能”。

进贤兴功谓荐举贤士功臣。进贤退愚进用贤能,黜退愚懦。

进贤退佞犹言进贤黜佞。进贤退奸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任能进: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进贤屏恶犹言进贤黜佞。进贤进能犹言进贤任能。

进贤达能犹言进贤任能。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进贤黜奸犹言进贤黜佞。进贤黜恶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拔能犹言进贤任能。嫉贤傲士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规贤矩圣谓效法圣贤。古圣先贤圣:品德智能极高。

贤: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圣人贤者。

妒贤疾能见“妒贤嫉能”。博弈犹贤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

指网罗人才。贤妻良母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

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推贤让能推:举荐;让:谦让。

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思贤如渴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任人唯贤贤:有德有才的人。

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任贤使能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礼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进谗害贤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敬老尊贤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举善荐贤贤:胡才能,有道德的。

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举贤使能举:推荐,选拔。

举荐贤者,任用能人。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

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妒能害贤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

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

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大贤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

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称贤荐能称:称扬。

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避让贤路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

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

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嫉贤妒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6.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是什么意

意思是:后世君子,尊前代贤王之所尊,亲前代贤王之所亲,后代百姓因先前贤王而享安乐,获收益。

这样前代贤王虽过世而不会被人遗忘。 出自春秋末期曾子《大学》,原文节选: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译文: 《诗经》上说:“哎呀,先前的贤王不会被人忘记。”后世君子,尊前代贤王之所尊,亲前代贤王之所亲,后代百姓因先前贤王而享安乐,获收益。

这样前代贤王虽过世而不会被人遗忘。 《尚书·周书》中的《康诰》篇上说:“能够弘扬美德。”

《尚书·商书》中的《太甲》篇中说:“思念上天的高尚品德。”《尚书·虞书》中《帝典》篇中说:“能够弘扬伟大的德行。”

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发扬美德。 扩展资料 作品出处: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思想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类似的概念的出现及精确概念的出现历史并不久远,但思想政治教育却是一个久远的话题。随着阶级统治的出现,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并发展。

这种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家及其经典著作中凸显出来,《大学》就是一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著作。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主要措施、主要原则及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简要概述。

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