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一下李世民的一首诗秦川①雄帝宅,函谷②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③。 连甍④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⑤。 《帝京篇十首·其一》 ①秦川:即关中平原。 ②函谷:即函谷关,是关中通向中原的咽喉要地 3 百雉:谓三百丈长的城墙。 ④甍:屋瓦。中华书局版《全唐诗》作“薨”,似误。 ⑤绮疏:雕花的窗子。 这首诗其实读来确实平平无奇,无非是说山河壮观,都城宫殿雄伟华丽,在唐诗中算不得一流水准。《红楼梦》中香菱初学写诗,堆砌一大篇词藻,宝钗先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林妹妹后来也批了一回。依我看,李世民这首诗和香菱那第一首的水平差不多,在气象恢宏、法度严谨方面可以得个七八十分,但诗不是文,作为诗来说却并不是太高明。 不过,此乃《全唐诗》开卷第一首,又是大唐朝实际上的开国之主李世民所作。所以本书先录下此诗,大家一起看看,请记住大名鼎鼎的《全唐诗》的第一首就是这篇。 从诗中看李世民,感觉他确实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他的感情在诗中总是给人一种被收敛和禁束的感觉。要说这大唐的盛世,确实是有一大半是李世民奠定下来的,如果没有大唐的盛世,唐诗虽然未必就完全不可能出现,但恐怕也不会这样百花争艳、异彩纷呈。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全唐诗》的编纂者才把这一篇最有盛世帝王气象的诗放在开卷之首,把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放在第一篇,也算是名至实归吧。 2.李世民的诗都有哪些卷1_70「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李世民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卷1_74「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李世民 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 卷1_83「赐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卷1_84「赐房玄龄」李世民 太液仙舟迥,西园隐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卷1_86「赐魏徵诗」李世民 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z1.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3.李世民也有写过唐诗吗《全唐诗》卷1_1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兰肴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卷1_2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卷1_3 【执契静三边】李世民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 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 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 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 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翦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 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 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卷1_4 【正日临朝】李世民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 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 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卷1_5 【幸武功庆善宫】李世民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 端?脑溃尬و伟偎尽Kؽ诿髑锞埃岜崴亍?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卷1_6 【重幸武功】李世民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 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 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回舆访牧童。 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 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卷1_7 【经破薛举战地】李世民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l静,再举鲸鲵灵。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卷1_8 【过旧宅二首】李世民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翦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卷1_9 【还陕述怀】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绶椎缇伲沼鹚嗵煨小?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卷1_10 【入潼关】李世民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卷1_11 【于北平作】李世民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 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卷1_12 【辽城望月】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卷1_13 【春日登陕州城楼俯眺原野回丹碧缀烟霞密翠斑…聊以命篇】李世民 碧原开雾隰,绮岭峻霞城。烟峰高下翠,日浪浅深明。 斑红妆蕊树,圆青压溜荆。 迹岩劳傅想,窥野访莘情。 巨川何以。 4.求李世民写的词或诗(原创)李世民诗词赏析 原文《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出自《全唐诗》第1卷070首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光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 作者介绍:李世民(公元599~公元649年), 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太宗),书法家、文学家。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人。 在位24年,在此期间重视文化,尤喜书法,与当时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多有交往,并常常与之论书。他雅好王羲之书法,广收遗迹,推崇备至。 且置书学,设书学博士,以书取士。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而锐情经术,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 听朝之间,则与讨论典籍,杂以文咏。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 诗笔草隶,卓越前古。至於天文秀发,沈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啓之焉。 在位二十四年,諡曰文,集四十卷。馆阁书目,诗一卷,六十九首,今编诗一卷。 《全唐诗》收录李世民诗词88首。 解释: 1、清光:清美的风彩。 多喻帝王的容颜。 2、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3、双阙:(1)ZDIC.NET 汉典网 、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2)、借指宫门。 (3)、借指京都。 4、重闱:(1)、重重宫门。 指深宫。(2)、闺门。 (3)、旧称父母或祖父母。 5、驭:(1)、太阳。 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 隋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前蜀 韦庄 《立春》诗:“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二:“大椿灵饵话 尧年,链液升烟日驭前。” (2)、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3)、指帝王的车驾。 宋代苏轼 《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骖日驭以遄征,往复之间,忠劳亦至。 特加存问。 6、灵乌:(1)、指太阳。 相传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2)、指乌鸦。 (3)、喜鹊。喜鹊乌属﹐亦称乌鹊﹐俗称能报喜﹐故称。 7、葵藿:(1)、指葵与藿圴为菜名。(2)、单指葵。 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 语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8、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名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编的史书和相关资料中又追改其名为“元龄”,与初唐皇室一太妃"清河房氏元龄"名同)。 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幼警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书兼隶草,有"倚马立成"之文才.年十八、举进士, 授羽骑尉,校秘书省。 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 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 译文:秋天的早晨,露水凝结在朝殿上,在阳光照耀下,山光水色显得是多么的青翠缥缈。 宫门外的楼观错落有序,淹映在朝霞里,七彩光芒照耀着重重宫门,紫气东来,万物呈祥,真是一派美丽的景象啊!哎呀,日形如轮,万物生息。鸦鹊飞过,一片阴影。 正午,潺潺流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水波荡漾,五光十色。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才能真正看见圆圆满满的太阳。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已经到了秋天。但我们仍然像那葵与藿一样,相恤相依,倾心向阳呵。 赏析:一般人知道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叱诧风云、功德兼隆,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三百年长盛不衰,被历代累世所敬仰,所推崇。但对李世民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却知之甚少了。 李世民是一位造诣很高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其诗词作品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字字锤炼,语言凝重,思路广阔,大气泰然,知识渊博,厚重真诚,想象丰富,感染力强。 李世民曾三次赋诗给房玄龄,一位开国君王,为一位大臣三次赋诗,可见其对玄龄公之倚重。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这首诗,全文共十句,前四句描写宫廷内外美好的秋光秋色,歌颂了朝野上下一派和谐美丽的景象。中间四句通过太阳周转、流光溢彩的描写,表达诗人光阴易逝人已老的感叹,也隐含太宗皇帝功成名就,玄龄贤臣忠贞不渝之意。 最后两句通过葵藿草相恋相依的自然景象,借喻作者与房玄龄的情谊之深厚,将君臣之交赞叹为兄弟手足之情。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重点与赋诗之目的所在。 豪情中映射着淡愁,雄浑中蕴含着细腻。 这首帝王之诗,句型优美,对仗合韵,诗中有画,画中寓意,借秋日风光,抒己之胸肠;寄风物之志,传己之友情。 堪称赋和馈赠之佳品。 5.解释一下李世民的一首诗秦川①雄帝宅,函谷②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③。 连甍④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⑤。 《帝京篇十首·其一》 ①秦川:即关中平原。 ②函谷:即函谷关,是关中通向中原的咽喉要地 3 百雉:谓三百丈长的城墙。 ④甍:屋瓦。 中华书局版《全唐诗》作“薨”,似误。 ⑤绮疏:雕花的窗子。 这首诗其实读来确实平平无奇,无非是说山河壮观,都城宫殿雄伟华丽,在唐诗中算不得一流水准。《红楼梦》中香菱初学写诗,堆砌一大篇词藻,宝钗先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 林妹妹后来也批了一回。依我看,李世民这首诗和香菱那第一首的水平差不多,在气象恢宏、法度严谨方面可以得个七八十分,但诗不是文,作为诗来说却并不是太高明。 不过,此乃《全唐诗》开卷第一首,又是大唐朝实际上的开国之主李世民所作。所以本书先录下此诗,大家一起看看,请记住大名鼎鼎的《全唐诗》的第一首就是这篇。 从诗中看李世民,感觉他确实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他的感情在诗中总是给人一种被收敛和禁束的感觉。 要说这大唐的盛世,确实是有一大半是李世民奠定下来的,如果没有大唐的盛世,唐诗虽然未必就完全不可能出现,但恐怕也不会这样百花争艳、异彩纷呈。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全唐诗》的编纂者才把这一篇最有盛世帝王气象的诗放在开卷之首,把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放在第一篇,也算是名至实归吧。 6.求李世民写的词或诗(原创)李世民诗词赏析 原文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出自《全唐诗》第1卷070首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光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 作者介绍:李世民(公元599~公元649年), 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太宗),书法家、文学家。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人。 在位24年,在此期间重视文化,尤喜书法,与当时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多有交往,并常常与之论书。他雅好王羲之书法,广收遗迹,推崇备至。 且置书学,设书学博士,以书取士。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而锐情经术,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 听朝之间,则与讨论典籍,杂以文咏。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 诗笔草隶,卓越前古。至於天文秀发,沈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啓之焉。 在位二十四年,諡曰文,集四十卷。馆阁书目,诗一卷,六十九首,今编诗一卷。 《全唐诗》收录李世民诗词88首。 解释: 1、清光:清美的风彩。 多喻帝王的容颜。 2、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3、双阙:(1)ZDIC.NET 汉 典 网 、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2)、借指宫门。 (3)、借指京都。 4、重闱:(1)、重重宫门。 指深宫。(2)、闺门。 (3)、旧称父母或祖父母。 5、驭:(1)、太阳。 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 隋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前蜀 韦庄 《立春》诗:“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二:“大椿灵饵话 尧 年,链液升烟日驭前。” (2)、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3)、指帝王的车驾。 宋代苏轼 《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骖日驭以遄征,往复之间,忠劳亦至。 特加存问。 6、灵乌:(1)、指太阳。 相传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2)、指乌鸦。 (3)、喜鹊。喜鹊乌属﹐亦称乌鹊﹐俗称能报喜﹐故称。 7、葵藿:(1)、指葵与藿圴为菜名。(2)、单指葵。 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 语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8、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名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编的史书和相关资料中又追改其名为“元龄”,与初唐皇室一太妃"清河房氏元龄"名同)。 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幼警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书兼隶草,有"倚马立成"之文才.年十八、举进士, 授羽骑尉,校秘书省。 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 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 译文:秋天的早晨,露水凝结在朝殿上,在阳光照耀下,山光水色显得是多么的青翠缥缈。 宫门外的楼观错落有序,淹映在朝霞里,七彩光芒照耀着重重宫门,紫气东来,万物呈祥,真是一派美丽的景象啊!哎呀,日形如轮,万物生息。鸦鹊飞过,一片阴影。 正午,潺潺流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水波荡漾,五光十色。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才能真正看见圆圆满满的太阳。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已经到了秋天。但我们仍然像那葵与藿一样,相恤相依,倾心向阳呵。 赏析:一般人知道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叱诧风云、功德兼隆,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三百年长盛不衰,被历代累世所敬仰,所推崇。但对李世民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却知之甚少了。 李世民是一位造诣很高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其诗词作品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字字锤炼,语言凝重,思路广阔,大气泰然,知识渊博,厚重真诚,想象丰富,感染力强。 李世民曾三次赋诗给房玄龄,一位开国君王,为一位大臣三次赋诗,可见其对玄龄公之倚重。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这首诗,全文共十句,前四句描写宫廷内外美好的秋光秋色,歌颂了朝野上下一派和谐美丽的景象。中间四句通过太阳周转、流光溢彩的描写,表达诗人光阴易逝人已老的感叹,也隐含太宗皇帝功成名就,玄龄贤臣忠贞不渝之意。 最后两句通过葵藿草相恋相依的自然景象,借喻作者与房玄龄的情谊之深厚,将君臣之交赞叹为兄弟手足之情。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重点与赋诗之目的所在。 豪情中映射着淡愁,雄浑中蕴含着细腻。 这首帝王之诗,句型优美,对仗合韵,诗中有画,画中寓意,借秋日风光,抒己之胸肠;寄风物之志,传己之友情。 堪称赋和馈赠之佳品。 7.求李世民帝京篇十首的全部解释《全唐诗》第一首是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其一) 卷1_1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一)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二)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三)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四)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五)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六)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七)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八)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九)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十)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8.李世民喜欢杨广的诗到什么程度现在存隋炀帝诗44首,唐太宗诗69首, 李世民的诗明显受到隋炀帝诗的影响,表现在,二者的诗歌都是以势取胜的。 但李世民同时也反对隋炀帝的诗,因为太宗对初唐诗坛的影响, 一是他提出的文学主张制约着初唐诗歌的发展方向;二是在尚质的前提下不反对文饰因此在唐太宗时期出现了“上官体”其“六对”、“八对”之说为迎接唐格律诗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他的诗歌创作成为一代追求的典范影响着初唐作家的诗歌创作。 隋炀帝的诗过于文饰,这是李世民所不欣赏的。 隋炀帝的诗在《魏晋南北朝诗》的第三册,可见。 李世民的诗在《全唐诗》第一册。 楼上诸位,空口谈诗,凭空结撰,岂是实干兴邦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