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6.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7.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8.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国学的诗句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3.关于国学的古诗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1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15、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18、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2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26、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2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2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2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3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格言连璧》3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3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3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35、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3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格言连璧》3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3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3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4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4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4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4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4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4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4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4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天子章》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5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5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5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5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5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5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5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5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5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60、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6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6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6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6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6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6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6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6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7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7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7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73、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7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志》7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7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7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战国策》78、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8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8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8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8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诗经风相鼠》8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 4.让我们坚持的国学经典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李白精神经百炼,锋锐坚不挫.——宋·刘过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陆游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郑燮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王定保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