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叠词

1.含有叠词的诗句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念天地之悠悠

鳞鳞居大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李坤《锄禾》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无边落木萧萧下

2.在古诗中使用叠词有什么作用效果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

徐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

三者用“情”贯穿一起。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

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由此可见,叠字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连用了六组叠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前两句写景,用“青青”、“郁郁”描绘出春天草木浓密的生机;后四句写人,四组叠字将思妇的体态、仪容、装扮等写得十分逼真,简直呼之欲出。

《古诗十九首》在叠字运用上堪称典范。再如《迢迢牵牛星》,全诗仅十句,用了六组叠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形象地表达了牛郎织女缠绵的感情。 有些诗句由于叠字用得精妙,使其更富于艺术魅力,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遂成千古名句。

如杜甫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长),用“纷纷”、“细细”,抒发自己惜花、爱花的心情,造语似痴,但情真意切。再如韦应物的“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赋得暮雨送李胄》),二组叠字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

《后湖集》说,每读此句“未尝不茫然而思,喟然而叹”,希望“图苏州”(韦应物)之句于壁,使余隐几静对,神游八极之表。 二是确切性。

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摹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叠字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用“萧萧”摹拟落叶声;黄巢的《题菊花》中“飒飒秋风满院栽”,用“飒飒”摹拟风声风声;岳飞《满江红》中“凭栏处,潇潇雨歇”,用“潇潇”摹拟雨声……叠字撮合婚姻时写道:“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这里“诺诺”、“尔尔”是答应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好,好”、“就这样”之类的词,两组叠词把说嘴媒婆的油滑、奉承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

再如《木兰辞》用“唧唧复唧唧”的叠词,写木兰的叹息声,也十分精当。 用叠词摹色的例子也不少。

如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用“瑟瑟”形容江水的颜色好像碧玉一般。 三是音乐性。

叠字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诗的前四句分别用叠字领起,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还有用叠字来描绘音乐的。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五弦弹》中的“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等等,这些叠字将乐声的强弱、快慢、轻重表达得十分具体、可感。

古典诗词中叠字使用频率很高。有人作过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字有二百篇,正如刘勰所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这些叠字在诗中有三百五十多句,运用叠字达二十六处之多,构成了这首叙事诗的一大艺术特色。因此,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对叠字的特殊功能不容忽视。

3.哪些古诗中运用了叠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欧阳修《浪淘沙》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张先《天仙子》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4.找含有叠词的古诗词~~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5.含叠词的古诗句

1、庭院深深深几许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6、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7、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8、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9、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10、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1、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1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3、大弦噪噪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噪噪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6、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6.含有叠词诗句

李清照《声声慢》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元代散曲作家乔吉也曾作过一首全用叠字的《天净沙》曲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