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的女性主题

1.3月7号女生节,有什么诗词是以女生为主题的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2.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

柳永词中的女性 (1)柳词中所见的女性形象的特色 关于柳永歌咏女性的词——即所谓“艳词”,已有一些专著论及(11),其内容的若干特色已经明确,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 第一、作为诗材的女性形象,在柳永这里已经超出了此前的观念性和类型性,进而达到了以具体的心理描写为主的层次; 第二、在使用语汇方面,大量使用口语化的语气和语汇,从而开创了可称之为“讲话式口气”的风格。

首先,作为明显体现第一点特色的例子,即所谓容易体现女性内心情感告白之风格的作品(12),如: 012《昼夜乐》其一后阕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062《凤栖梧》其二后阕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05《少年游》其八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 …… 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同样倾向的作品,其它还可举出044《慢卷*抽》、084《锦堂春》、085《定风波》等。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都是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执着无悔,表现出对爱情坚定不移的领悟。

上引《凤栖梧》的最后两句,被王国维称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中的一种境界(《人间词话》第二十六条)(13)。还有065《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被杨海明称之为“描写了新的女性对生命的愿望”(《唐宋词史》(14))。

正是柳永的艳词自身的表现具备了足以引出这种评语的“强度”和“分量”。 其次谈谈第二点,用语的特色。

关于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柳永在多用口语的同时,从缺乏先例的角度好意地歌咏其词中的女性: a 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023《凤衔杯》 b 偏能做,文人谈笑。

——030《两同心》 c 属和新词多俊格。——039《惜春郎》 d 文谈闲雅,歌喉清丽,举措好精神。

——102《少年游》其五 e 星眸顾指精神峭。——113《木兰花》其四 f 为妙年,俊格聪明——134《八六子》 g 恶发姿颜欢喜面,细追想处皆堪惜。

——145《满江红》其二 h 天然俏,自来奸黠,最奇绝。——154《小镇西》 I 从来娇纵多猜讶。

——187《洞仙歌》 在这些词句中,值得赞赏的女性的条件,与其说是外在的美,不如说是:A、丰富的文学艺术才能(a、b、c、d、f);B、快活而且好强的性格(d、e、f、g、h、I)。 ~~~~~~ 注释: 12、以下引用词的本文,据唐圭璋编《全宋词》(香港中华书局1977)。

词牌前的数字表示在该书所收作家名下的作品排列次序。 13、据徐调孚注本,香港中华书局1961。

14、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四章第一节(二) (2)与柳词中女性形象类似的例子 以上一、二两种特色,在历来处理同类主题的诗词中都很罕见。前面所见的积极果敢的性格,即便是在古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或者李白的《东海有勇妇》(梁山感杞妻)、《秦女休行》(西门秦氏女)等民歌或模拟民歌的作品中也很少见。

特别是唐代以闺怨诗为中心形成的静止的、受动的“等待型的女性之美”(15),可以说与此正相反。如: 王昌龄 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李白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第二点特色也是极新颖的手法,如果现在试着按已有的诗歌索引来检索类似的情况,则会看到,使用“文谈”、“俊格”、“精神俏”、“聪明”、“恶发”、“奸黠”、“猜讶”等词语赞美女性的前例(包括类似语)几乎全然看不到(16)还有曾被人指出的对柳永有影响的敦煌曲子词(17)中,也不能发现与以上两个特点类似的先例(18)。 这样的女性形象,在小说史方面应该说可以发现更丰富的例子。

首先是在六朝志怪小说中登场的女性,其中多见具有热情、主动性格者,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爱、嫉妒、反叛等多样的风貌,这一点曾有人指出过(19)。这里只举《阳羡书生》(梁吴均撰《续齐谐记》所收)中那位奔放敢言的女性为例(20): 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二心,向亦窃将一男子同来。

书生既眠, 暂唤之。愿君勿言。”

~~~~~~~ 注释: 15、参松浦友久著《唐诗に表ゎれた女性象と女性观》(《中国诗歌原论》,大修馆书店1986)。 16、作为例外,只能试举见于《玉台新咏》的如下二例: 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

——梁 沈约《六忆诗四首》其二,卷五 持所可为异,长有好精神。——梁 简文帝《咏美人观画》,卷七 17、任二北著《敦煌曲初探》第五章《与柳永词之比较》(上海文艺出版社1954)以来,经常有人指出这一点。

18、王重民辑《敦煌曲子词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所收作品中,083(数字为此书中作品的顺序号)《南歌子》、091《失调名》、099《失调名》、102《失调名》、107《凤归云》、112、113《洞仙歌》二首、117《破阵子》、126《拜新月》、132《喜秋天》、142、143《阿曹婆词》二首等等,都是歌咏与男子离别的女性的心情,但其中所表现的都是保守女性的形象。例。

3.赞美“温柔端庄,高贵典雅”女性的诗词有哪些

《鹧鸪天·代人赋》

宋代: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念奴娇·梅》

宋代: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浪淘沙·写梦》

清代:龚自珍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临江仙·闺思》

宋代:史达祖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眼儿媚·》

清代:厉鹗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宋代:刘克庄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题1:A小题1:C小题1:B 小题1:B项,从“男性闺秀诗话,应以袁枚《随同诗话》等著作中的闺秀诗话为代表”可知,男性闺秀诗话的代表作不止《随园诗话》:“其它清代闺秀诗话都难以突破它的基本模式”中的第二个“它”应为《妇人集》。

C项,袁枚并没有专l、j撰写过闺秀诗话。D项, 《随园诗话》中没有评点, “常有画龙点睛的评点”的是沈善宝的《名媛诗话》。

小题1:A项,理解错误,“自先秦《诗经》中的女性作者开始,代不乏人”,而非袁枚等人的推动引导才使得女性作者代不乏人。B项,夸大其词,将吖司或”说成“始终”。

D项,张冠李戴,“具有……性,保留了……佚事”这个意思在原文中说的是沈善宝《名嫒诗话》,而非雷瑨、雷碱《闺秀诗话》。小题1:A项,未然说成已然,《袁枚闺秀诗话》并未问世。

C项,说得太绝对,陈维崧《妇人集》也间有简短评语。D项,“伪劣庞杂之作甚多”属无中生有。

5.赞美女子的诗词有哪些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摘自诗经·《硕人》) 释义:这是首用比喻的手法写庄姜美貌的诗歌。

手指洁白细软,皮肤洁白细腻。脖子修长白净,牙齿光洁匀称。

额头宽而方正,眉毛细而弯曲。 灵巧的微笑带有酒涡,美丽清澈的眼睛流露出无限深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摘自《诗经·桃夭》) 释义:这是首少女出嫁的诗歌。前两句是写新娘的仪容,她如桃花般婀娜多姿、娇艳动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摘自唐·李白《清平调》) 释义:这是首描写杨玉环无以伦比之美的诗。

五彩云霞般的衣裳,花儿一般的容貌,如春风吹拂着带有露水的牡丹一般神采飘逸。即使是绝代佳人赵飞燕也比不上杨贵妃的天生丽质。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摘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释义:这是首思女的怨歌。 诗中写出她美丽娇好的仪容:洁白的体肤,纤纤的十指,艳丽照人的装扮和轻盈美绝的仪态。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摘自汉乐府·陌上桑) 释义:此诗勾勒出香草美女罗敷的形象。

罗敷提着用青色丝绳编织、用桂枝充当钩子的桑笼。头上梳着美丽流行的发式,耳边挂着夺目的珍珠。

穿着线黄色花纹绸缎的裙子和紫色花纹绸缎的上衣。 最后几句写旁观者的失态,更渲染了罗敷容貌之美。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兰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摘自汉·辛延年《羽林郎》) 释义:这是首描写卖酒少女美貌的诗,用夸张的手法写胡姬的光彩照人。

*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摘自宋·刘铄《白宁曲》) 释义:这是首赞美舞女的词。

舞女的面容象天空中的明月般皎洁,体态如微风吹拂细波一样轻盈。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摘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赞黛玉》) 释义:这是首写林黛玉容貌的诗。

弯弯似皱非皱的眉尖仿佛笼罩着烟云,似笑非笑的双眸含情脉脉。脸上露出淡淡的哀愁,疾病的身躯显得娇弱温柔。

眼角泪光点点,鼻息轻轻娇喘。安静时仿佛娇艳的山花映在山泉,走动时仿佛柳枝随风翩跹。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盼纤腰之楚楚兮,风廻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 (摘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警幻仙姑赋》) 释义:这是首描写警幻仙姑仪态的诗。

仙子舒展开衣袖,闻到了浓郁的兰麝芳香。舞动荷花般的衣裙,听到了佩玉叮当作响。

露出了桃花般的笑靥,乌黑的发髻如云般堆在耳边。樱桃小嘴微微张开,石榴子般的牙齿含着清香。

苗条匀称的腰身,象雪花般随风轻逸飘舞。头上的珠玉钗环璀璨明亮,碧绿嫩黄闪闪发光。

6.关于古代女性的诗词有何看法,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

中国古代女性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语言平静,感情真挚,富含中国古代女性特质。

本文从意象、语言、笔触和意境四个方面分析鉴赏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之美,以期为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传承发展尽微薄之力。中国古代女性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女性诗人重兴象、擅白描,用平静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微妙的情思,构建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女子的精神世界。其诗词内嵌女性特质,富含女性文化,意境缠绵哀婉,“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