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读书的古诗词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2.【读书有关的古诗词名句】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有劝人们读书要专一,切忌胡思乱想的《怜思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代诗人袁枚一首读书诗提醒了人们,读书要求理解,切莫囫囵吞枣:“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3.关于读书的文言文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关于读书的诗句或格言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勿以恶小而为之、发奋识遍天下字、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6、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读万卷书,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5,而且是现在,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雨果 13、旧书不厌百回读,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敏而好学、]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己所不欲、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而阅读、莫等闲、书犹药也、熟读唐诗三百首、三人行、读书时,谓心到、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下笔如有神——杜甫 9,白了少年头;行成于思。 -C,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长歌行》 16、书卷多情似故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行万里路——刘彝 12。 -B,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空悲切——岳飞 17,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12.科尔顿 4、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11,则正是这种养料,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书不仅是生活。——爱默生 17,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富兰克林 2、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必有我师也,口到——朱熹 10,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0,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弥尔顿 14,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荒于嬉、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7、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 -W,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C,成于乐——孔子 7、鸟欲高飞先振翅、少壮不努力、学而不思则罔。 ——歌德 15.哈兹里特 3。——赫尔岑 16,毁于随——韩愈 3,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9,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非淡泊无以明志,不耻下问——孔子 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兴于《诗》、立身以立学为先、书到用时方恨少。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读书破万卷、黑发不知勤学早,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人类所需要的、读一本好书、立志宜思真品格,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8、读书有三到、人离开了书;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要多读书,立于礼,眼到,老大徒伤悲——《汉乐府,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勿施于人——孔子 8、业精于勤1,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69494257.html?si=1。 5.关于读书的古诗名句古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名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关于读书诗句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白鹿洞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劝学诗》 朝代:唐代 作者: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诗》 朝代:宋代 作者: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柏学士茅屋》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读书》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7.关于读书的古文1、《劝学》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3、《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4、《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代: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译文: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5、《柏学士茅屋》唐代: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8.书的诗句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谚语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 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 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 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