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谁知道关于文言文的诗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杜甫《贻华阳柳少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诗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龚自珍《己亥杂诗》) 文章草萆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黄景仁《呈袁简斋太史》) 屈平诗赋传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2.经典古文诗句《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2、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 [评析] 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 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 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山中问答》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评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 “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 “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人们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 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自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二联“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 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 何以见得?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共同之点—即“天然”二字。 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受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不汲汲于荣、不寂寂于逝,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实非“人间”所能比!那么“人间”究竟怎样呢?这一回诗人真的不说了。 然而只要稍稍了解一下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可见,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多少伤和恨!所以,要说这首诗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恐怕未必贴切。 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确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 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就是这么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 全诗虽只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 用笔有虚有实,实处形象可感,虚处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明代李东阳曾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 如……李太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这段话对于我们读这首诗倒是颇有启发的。 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更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萧士赟曰“此达者之词也。 汉水无西北流之理,功名宝贵,亦如是乎。”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 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词作鉴赏 此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 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 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 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 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 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 3.关于文言文的句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4.古典文言诗句《封神演义》中: 鸿钧老祖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 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 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 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 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 元始天尊 混沌从来道德奇,全凭玄理立玄机。太极两仪并四象,天开于子任为之,地丑人寅吾掌教,黄庭两卷度群迷。 玉京金阙传徒众,火种金莲是我为。六根清静除烦恼,玄中妙法少人知。 二指降龙能伏虎,目运祥光天地移。顶上庆云三万丈,遍身霞绕彩云飞。 闲骑逍遥四不相,默坐觉檀九龙车。飞来异兽为扶手,喜托三宝玉如意。 白鹤青鸾前引道,后随丹凤舞仙衣,羽扇分开云雾隐,左右仙童玉笛吹,黄巾力士听敕命,香烟滚滚众仙随。阐道法扬真教主,元始天尊离玉池。 混元初判道为尊,炼就乾坤清浊分。 太极两仪生四象,如今还在掌中存。 鸿蒙初判有声名,炼得先天聚五行。 顶上三花朝北阙,胸中五气透南溟。 群仙队里称元始,玄妙门庭话未生。 漫道香花随辇毂,沧桑万劫寿同庚。 太上老君 鸿蒙剖破玄黄景,又在人间治五行。 度得轩辕升白昼,函关施法道常明。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仙音隔陇闻。 辟地开天为教主,炉中炼出锦乾坤。 不二门中法更玄,汞铅相见结胎仙。 未离母腹头先白,才到神霄气已全。 室内炼丹搀戊己,炉中有药夺先天。 生成八景宫中客,不记人间几万年 玄黄外兮拜明师,混沌时兮任我为。 五行兮在吾掌握,大道兮度进群迷。 清静兮修成金塔,闲游兮曾出关西。 两手包罗天地外,腹安五岳共须弥。 先天而老后天生,借李成形得姓名。 曾拜鸿钧修道德,方知一气化三清。 通天教主 辟地开天道理明,谈经论法碧游京。 五气朝元传妙诀,三花聚顶演无生。 顶上金光分五彩,足下红莲逐万程。 八卦仙衣飞紫气,三锋宝剑号青苹。 伏虎降龙为第一,擒妖缚怪任纵横。 徒众三千分左右,后随成姓尽精英。 天花乱坠无穷妙,地拥金莲长瑞祯。 度尽众生成正果,养成正道属无声。 对对幡幢前引道,纷纷音乐及时鸣。 奎牛稳坐截教主,仙童前后把香焚。 霭霭沉檀云雾长,腾腾杀气自氤氲。 白鹤唳时天地转,青鸾展翅海山澄。 通天教主离金阙,来聚群仙百万名。 鸿钧生化见天开,地丑人寅上法台。 炼就金身无量劫,碧游宫内育多才。 接引道人 极乐之乡客,西方妙术神。莲花为父母,九品立吾身。 池边分八德,常临七宝园。波罗花开后,遍地长金珍。 谈讲三乘法,舍利腹中存。有缘生此地,久后幸沙门。 大仙赤脚枣梨香,足踏详云更异常。 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 寿同天地言非廖,福经洪波语岂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 请闲极乐是西方。 准提道人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身出莲花清净台,二乘妙典法门开。 玲珑舍利超凡俗,璎珞明珠绝世矣。 八德池中生紫焰,七珍妙树长金苔。 只因东土多英俊,来遇前缘结圣胎 准提菩萨产西方,道德根深妙莫量。 荷叶有风尘色相,莲花无雨立津梁。 金弓银戟非防患,宝杵鱼肠另有方。 漫道孔宣能变化,婆娑树下号明王。 孔宣 混沌初分吾出世,两仪太极任搜求。 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 女娲娘娘 一天瑞彩紫霞浮,香霭氤氲拥凤軥。 展翅鸾凰绵雅驯,飘飖童女自优游。 幡幢缭绕迎华盖,璎珞飞扬罩冕旒。 止为昌期逢泰运,故教仙圣至中州。 道家的两段诗词: 身逍遥,心自在;不操戈,不弄怪;万事忙忙付肚外。 吾不思理正事而种韭,吾不思取功名如拾芥, 吾不思身服锦袍,吾不思腰悬角带, 吾不思拂宰相之须,吾不思借君王之快, 吾不思伏弩长驱,吾不思望尘下拜, 吾不思养我者享禄千钟,吾不思簇我者有人四被。 小小庐,不嫌窄;旧旧服,不嫌秽。 制芰荷以为衣,结秋兰以为佩。 不问天皇、地皇与人皇,不问天籁、地籁与人籁。 雅怀恍如秋水同,兴来犹恐天地碍。 闲来一枕山中睡,梦魂要处蟠桃会。 那里管玉兔东升,金乌西坠。 但观三教,惟道至尊。 上不朝于天子;下不谒于公卿。 避樊笼而隐迹,脱俗网以修真。 乐林泉兮绝名绝利,隐岩谷兮忘辱忘荣。 顶星冠而曜日,披布衲以长春。 或莲头而跣足,或丫髻而幅巾。 摘鲜花而砌笠,折野草以铺茵。 吸甘泉而漱齿,嚼松柏以延龄。 歌之鼓裳,舞罢眠云。 遇仙客兮,则求玄问道: 会道友兮,则诗酒谈文。 笑奢华而浊富,乐自在之清贫。 无一毫之挂碍,无半点之牵缠。 或三三而参玄论道,或两两而究古谈今。 究古谈今兮叹前朝兴废, 参玄论道兮究性命之根因。 任寒暑之更变,随乌兔之逡巡。 苍颜返少,发白还青。 携单瓢兮到市廛而乞化,聊以充饥; 提锄篮兮进山林而采药,临难济人。 解安人而利物,或起死以回生。 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 判凶吉兮明通爻象,定祸福兮密察人心。 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 书符箓,除人世之妖氛。 谒飞神于帝阙,步罡气于雷门。 扣玄关,天昏地暗; 击地户,鬼泣神钦。 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精华。 运阴阳而炼性,养水火以胎凝。 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 三九阳长兮如杳如冥。 按四时而采取,炼九转而丹成。 跨青鸾直冲紫府,骑白鹤游遍玉京。 参乾坤之妙用,表道德之。 5.关于体育的古文或古诗当我年少时最喜欢元曲落花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及有相似意境的词句,如秦观满庭芳中的:“残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反正越惨越好!(正宗的少年不识愁滋味) 婚后心境平和,喜欢词工秀丽的或具有游戏意味词句:张炎八声甘州“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还有不知是谁的:“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苏轼的镇海塘也玩味十足:“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 却嫌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直到有一至爱来到我身边,却不可能有结果,在愁怅的心境下,柳永的蝶恋花成为最喜欢的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前两个月,她终于要离开了,最有共鸣的是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古人生长恨水长东! 前两天,自己的思绪终于平静下来,想让自己走出情网,不觉喃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现在我没有喜欢的词句,没有!可是有一阙讨厌的词老是压也压不住,老是冒出来、撞击我的心头,让我无法平静: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 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 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常阴。 天若有情天亦老,遥遥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唉…树欲静而风不止,奈何?!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6.关于文言文的哲理句子[惜时篇]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萧绎 思念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高士其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志向篇] 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魏琼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诸葛亮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苏步青 人生是短暂的,在短暂的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对人类,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 ——覃过振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知识学问篇] 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左宗棠 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波尔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孔子 [品格篇] 正义是美德的最高荣誉。 ——西塞罗 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 ——程允升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狄更斯 古诗名句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近乡情更法,不敢问来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格外明。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既来之,则安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观棋不语真君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强者心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于患难见豪杰。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 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7.求描述大小有关的文言文古诗词“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出自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其含义如下: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8.古文诗句小生言之,如有不当。还请见谅。 四字一名的话,第一名中有“易”,第二句中有“难”。 易灭,是因为身边拥有的灯笼很多而自己喜欢的却没有(因为这是历史故事,与爱情有关,这里的灯笼暗指皇宫里的妃子);而难寻,则是因为自己喜欢的女子却迟迟不现,找不到。其意多感惆怅,悲切。 而我们再看,第一名中有“灯笼”,第二名中有“恩宠”。 灯笼很多,而恩宠始终只有一个。又与上句中的“易”“难”一样是对立的关系。从而也就能知道从平凡的女子中成为某人(当时是指皇帝)的爱妻的不易,而恩宠、爱妻却只有一个,其它的妃子得不到皇帝的恩宠固然会嫉妒,也就是说会被冷落被抛弃,当然心也就灭了。 按我们现代人的话说就是 周围的事物很多,而自己喜欢的却少之又少;世上的女子很多,但是自己所爱的人却难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