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乐器诗经

1.诗经里都写到了哪些乐器

《诗经》中的26种乐器按制造材料可分为——

属于土石制品的有:缶、埙、痈、磬。

属于金属制品的有:钟、镛、钲、南。

属于竹制品的有:笙、箫、症、管、簧、篪、瘫。

属于木制品的有:癫、圉。

属于综合制品的有:琴、瑟、鼓、贲、瘿、雅、应、田、瘾。

《诗经》中的乐器还可按演奏方法分作——

打击乐器:钟、鼓、痈、缶、瘿、磬、雅、南、贲、镛、应、田、癫、瘾、圉、钲。

弹拨乐器:琴、瑟。

吹奏乐器:症、簧、笙、埙、篪、瘫、箫、管。

“风”诗中出现乐器的篇章有:《周南·南睢》、《邶风·击鼓》、《邶风·简兮》、《癳风·定之方中》、《卫风·考痈》、《王风·君子阳阳》、《郑风·女曰鸡鸣》、《唐风·山有枢》、《秦风·车邻》、《陈风·宛丘》。

“雅”诗中出现乐器的篇章有:《小雅·鹿呜》、《小雅·常棣》、《小雅·伐木》、《小雅·彤弓》、《小雅·采芑》、《小雅·何人斯》、《小雅·鼓钟》、《小雅·楚茨》、《小雅·甫田》、《小雅·车攻》、《小雅·宾之初宴》、《小雅·白华》、《大雅·绵》、《大雅·灵台》、《大雅·板》。

“颂”诗中出现乐器的篇章有:《周颂·执竞》、《周颂·有瞽》、《鲁颂·有》、《商颂·那》。

出现在29篇中的乐器仅见于“风”诗中的是缶、痈两种;只见于“雅”、“颂”中的是笙、埙、篪、瘿、钲、磬、南、雅、贲、镛、瘫、应、田、瘾、癫、圉、箫、管共18 种;“风”、“雅”、“颂”中均有的是琴、瑟、钟、鼓、症、簧共6种。可见“雅”、“颂”诗中的乐器种类远远多于“风”诗。

即使是 “风”和“雅”、“颂”都有记载的乐器,它们在这两者中间出现的情况也是不同的。160篇“风”诗,其中提到“鼓”的仅有4篇;而145篇“雅”、“颂” 诗中却有12篇。常与“鼓”同时出现的“钟”,在“风”诗中有2篇提及,在“雅”、“颂”诗中则有7篇。这就表明“雅”、“颂”比起“风”来说,不管是在使用乐器的种类和数量上,还是在使用的频率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琴”、“瑟”的情况似乎与上面的结论不合,它们在“风”与“雅 ”、“颂”中所占的数量分别是3篇、5篇和5篇、4篇。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对乐器的类别分析中就已提到,“琴”、“瑟”由于制作工艺的复杂,在《周颂》中根本没有出现。也就是说,在除去《周颂》的114篇“雅”、“颂”里,“琴”、“瑟”的出现频率仍大于在160篇“风”诗中的。

2.请问诗经中对于乐器的诗句都有哪些

打击乐 1 .鼓 皮革制。 国风 周南 关雎

国风 邶风 击鼓

国风 唐风 山有枢

国风 陈风 宛丘

小雅 彤弓之什 彤弓

小雅 鹿鸣之什 伐木

小雅 彤弓之什 采芑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北山之什 楚茨 小雅 北山之什 甫田

小雅 桑扈之什 宾之初筵

小雅 都人士之什 白华

大雅 文王之什 绵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周颂 清庙之什 执竞

鲁颂 有駜

商颂 那

2 .鼛 大鼓。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大雅 文王之什 绵 音高

3 .贲 大鼓。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4 .应 小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5 .田 大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6 .县鼓 悬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7 .鞉 摇鼓。手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商颂 那 音桃

8 .磬 石制。 周颂 清庙之什 执竞

3.有关乐器的诗句

有关乐器的诗句: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5、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6、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7、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长恨歌》

8、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李益 《从军北征》

4.形容乐器的诗句

1,唐沈佺期《凤箫曲》:“昔时赢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含情转来向箫史,千载红颜持赠君。”

2,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凤吹笙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5,唐白居易《筝》:“------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6,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7,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争战几人回。”

8,宋刘过《听阮》:“绛腊攒花夜气闻,尊前更著许多情,却将江上风涛平,来听纱窗摘阮声。”

9,《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10,唐朱湾《咏拍板》:“赴节心常在,从绳道可观,须知片木用,莫作散材看。”

琵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唐·李颀《古从军行》古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唐·李端《听筝》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秋夜曲》王维 笛子:羌笛何须怨杨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瑟: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回。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胡笳: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5.含有乐器的古诗句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炉。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清衫湿。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