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诗人吉狄马加的代表是座请问诗人吉狄马加的代表诗是什么吉狄马加代表作-感恩大地 我们出生的时候 只有一种方式 而我们怎样敲开死亡之门 却千差万别 当我们谈到土地 无论是哪一个种族 都会在自己的灵魂中 找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 是大地赐予了我们生命 让人类的子孙 在她永恒的摇篮中繁衍生息 是大地给了我们语言 让我们的诗歌 传遍了这个古老而又年青的世界 当我们仰望难灿的星空 躺在大地的胸膛 那时我们的思绪 会随着秋天的风儿 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大地啊,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往往在这样的时刻 我的内心充满着从未有过的不安 人的一生都在向大自然索取 而我们的奉献更是微不足道 我想到大海退潮的盐碱之地 有一种冬枣树傲然而生 尽管土地是如此的贫瘠 但它的果实却压断了枝头 这是对大地养育之恩的回报 人类啊,当我们走过它们的身旁 请举手向它们致以深深地敬意! 作者简介: 吉狄马加,彝族。 1961年6月23日生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中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 出版诗集《初恋的歌》(1985年)、《一个彝人的梦想》(1990年)、《罗马的太阳》(1991年)、《吉狄马加诗选译》(1992年)、《吉狄马加诗选》(1992年)、《遗忘的词》(1998年)。 多次荣获中国国家文学奖,其中诗集《初恋的歌》获中国第三届诗歌(诗集)奖;组诗《自画像及其它》获中国第二届民族文学诗歌奖最高奖;组诗《吉狄马加诗十二首》获中国四川省文学奖;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获中国第四届民族文学诗歌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 1988年应意大利蒙代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邀请作为中国作家代表成员访问意大利,1994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美国,1997年应邀参加歌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1999年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泰国,2000年作为中国文联代表团成员访问约旦和埃及。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华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2.如何理解吉狄马加《彝人》一诗中的生存哲理百度知道吉狄马加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之一。 已出版诗集《初恋的歌》(1985)、《一个彝人的梦想》(1990)、《罗马的太阳》(1991)、《吉狄马加诗选译》(1992)、《吉狄马加诗选》(1992)、《遗忘的词》(1998)。多次荣获中国国家文学奖,其中诗集《初恋的歌》获中国第三届诗歌(诗集)奖; 组诗《自画像及其他》获中国四川省文学奖; 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获中国第四届民族文学诗歌奖; 1994年获庄重文学奖。 他的诗作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罗马尼亚文等多国文字,引起国际诗坛的关注。以下内容根据吉狄马加在清华大学演讲整理而成。 3.如何理解吉狄马加《彝人》一诗中的生存哲理百度知道吉狄马加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之一。 已出版诗集《初恋的歌》(1985)、《一个彝人的梦想》(1990)、《罗马的太阳》(1991)、《吉狄马加诗选译》(1992)、《吉狄马加诗选》(1992)、《遗忘的词》(1998)。多次荣获中国国家文学奖,其中诗集《初恋的歌》获中国第三届诗歌(诗集)奖; 组诗《自画像及其他》获中国四川省文学奖; 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获中国第四届民族文学诗歌奖; 1994年获庄重文学奖。 他的诗作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罗马尼亚文等多国文字,引起国际诗坛的关注。以下内容根据吉狄马加在清华大学演讲整理而成。 4.吉狄马加《自画像》中我是彝人 传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你好! 1. 《自画像》中,一句“我是彝人”振聋发聩,作者以诗歌的方式向世界倾诉历史、倾诉民族文化。在写作中,彝族文化与曾经生活的广袤土地始终是他凭靠的文化背景。“那个地方的河流、群山、鹰的影子,始终漂浮在我的诗中,那里是我的精神故乡。 2. 身为少数民族,吉狄马加在生活中创作了许多带有民族印记的作品,他也戏称自己为“彝族精神文化代言人”。 3. 谈起自己的写作立场时,吉狄马加说:“彝人相信万物平等,并存在微妙的联系,人类在发展中不能破坏这种平衡。我一直认为,作家和诗人要在世界发展中起作用,要坚持、要扬弃的都会在我的作品里得到体现。”对于民族语言的日渐消逝,他表示忧虑:“语言的消失,并不简单是没人能说这种话。文化是藏在语言里的,这个民族用语言承载的东西,会随着语言的丢失而永远失去。” 希望对你有帮助。 5.吉狄马加现任什么职位吉狄马加,男,1961年06月生,彝族,四川凉山人,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青海省副省长。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 1978.09--1982.08 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1982.08--1986.04 四川省凉山州文联《凉山文学》编辑部编辑 1986.04--1991.06 四川省凉山州文联《凉山文学》主编,凉山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 1991.06--1993.09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秘书长 1993.09--1995.04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 1995.04--1995.08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1995.08--1997.12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民族文学》主编(其间:1996.09--1997.07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7.12--2000.11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办公厅主任、《民族文学》主编 2000.11--2001.06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办公厅主任、《民族文学》主编 2001.06--2001.11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民族文学》主编 2001.11--2006.07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民族文学》主编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2006.07-- 青海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已出版诗集《初恋的歌》、《一个彝人的梦想》、《罗马的太阳》、《吉狄马加诗选译》、《吉狄马加诗选》、《遗忘的词》等。诗集《初恋的歌》获中国第三届诗歌(诗集)奖;组诗《自画像及其它》获中国第二届民族文学诗歌奖最高奖;组诗《吉狄马加诗十二首》获中国四川省文学奖;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获中国第四届民族文学诗歌奖。 工作分工:协助省长负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方面的工作。 分管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体育局、省广播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 负责同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社会科学院、省地震局、省文联重大事项的联系与协调。 6.彝族的吉地马甲获得过诺贝尔提名吗您好朋友 吉地马甲 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提名 主要成就 《初恋的歌》(1985年四川民族出版社) 《一个彝人的梦想》(1990年民族出版社) 《罗马的太阳》(1991年四川民族出版社) 《吉狄马加诗选译》(彝文版)(1992年四川民族出版社) 《遗忘的词》(1998年贵州人民出版社) 《吉狄马加短诗选》(2003年香港银河出版社) 《吉狄马加的诗》(2004年四川文艺出版社) 《时间》(2006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天涯海角》(意大利文版)(2005年罗马伊姆普罗特出版社) 《秋天的眼睛》(马其顿文版) (2006年马其顿共和国斯科普里学院出版社) 《“睡”的和弦》(保加利亚文版)(2006年保加利亚国家作家出版社) 《吉狄马加诗歌选集》(塞尔维亚文版)(2006年“斯姆德雷沃诗歌之秋”国际诗歌节出版) 《时间》(捷克文版)(2006年捷克芳博斯文化公司出版) 《彝人之歌》(德文版)(2007年德国波鸿项目出版社[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