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平仄格律入门

1.宋词的平仄韵是怎样定的

汉字的发音有四种声调,古四声为“平、上(shǎng)、去、入”,新四声以普通话为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汉语拼音中对应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新四声中没有入声字(我们全椒话中有许多入声字,如曲、直、局、促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普通话朗诵古诗词,有时会感到别扭的缘故。若用新四声依律作诗,则用普通话朗诵就不会别扭。汉字的声调又有平、仄之分,古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为仄声,新四声中的“上、去”为仄声。

按现代音理解,平韵就是压1、2声,仄韵就是压3、4;按古代音理解,平韵就是压平,仄韵就是压上、去、入音。现代音押韵可以根据中华新韵。古代音押韵可以根据平水韵,词林正韵。

后面是我个人写诗词的一些理解,建议。希望能对你提供一些帮助。

2.如何学习诗词的平仄

平仄,或者说是调平仄,意思是在说话或者写作中,在适当的地方要求平声和仄声协调,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平仄在古代和现在是不同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

这样分,是因为阴平和阳平的声音都比较长,没有降,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平一类,平是平直的意思;上声和去声的声音都比较短,有降,有曲折,也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仄一类,仄是窄促的意思。旧诗词的平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为当时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而不是阴平、阳平、上、去。

旧四声的调值实质怎样,现在还有许多争论。我们读旧诗词、写作格律诗,我认为只要知道同现在的明显区别就行了,特别是写旧体诗,我是主张用今声今韵的,反对照过去的韵书照搬照用,因为那样写出来的东西,大家读起来有时会有很明显的别拗的感觉。

旧的平声不分阴阳,如现在读阴平的“忠”、“功”,读阳平的“同”、“红”,旧时都入一东韵,在诗词中可以押韵。仄声除上、去以外,还包括入声。

入声是收尾短促的音(用拼音表示,是由p、t或k收尾的),金元以后在北方话中渐渐消亡,其中有不少到普通话里变为平声。因此,我们用普通话语音读旧诗,有时会感到有的字不合格律。

白居易《草》结句“萋萋满别情”中的“别”,照格律应该是仄声,因为古代乃是入声字,可是现在读平声,就变为平声了。此外,上声变为去声的字也有一些,如“市”、“道”等,因为都属于仄声的范围,在平仄运用上关系不大。

平声高扬、开朗、绵长,仄声低沉、收敛、短促,音的性质各有特点,因而产生的情调也就不一样。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谐、变化、抑扬顿挫等,如果能够使两者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听起来就感到悦耳,否则就感到沉闷、单调。

比如说,“走马观花”是仄仄平平,“骑驴观花”是平平平平,“走马看叶”是仄仄仄仄,三种说法对比起来,显然是“走马观花”好,因为声音有抑扬,有变化,和谐而不单调。《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凤姐起句“一(旧是仄声)夜北风紧”是仄仄仄平仄,李纨续句“开门雪尚飘”是平平仄仄平,显然是续句更加悦耳,因为平仄协调。

不只是诗,散文或日常说话也有一个调平仄的问题,只不过没有韵文表现的那么明显。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不说“上山容易下山不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平仄不协调,说起来拗口。

平仄是汉语语音的客观存在,求平仄协调乃是人为,但“求”是人为,至于怎样才算协调却不是人为。以律诗为例,五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七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音调的变化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的,有人称之为“音步”或“节”,而这个“音步”的重点在后而不在前,所以前可变通而后不可变通。

这是语言音乐性的自然要求,如果不这样,而硬要以一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单位,或变动一个“音步”的后一个音节,就会失去语言的音乐性。要想了解平仄,对平仄有更深的认识,最好多读读盛唐及其以后的格律诗,也就是律诗和绝句,因为格律诗对平仄要求是比较严的。

以五言律诗为例,仄起的格律一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的格律一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调平仄是格律诗的重要条件,讲究很多,限制很严。一句之内,两个邻近的音步要变,如仄仄之后必须是平平,平平之后必是仄仄。

有三平相连的情况,那是因为句末必须用仄,所以把平声提到前面,连用三仄的道理相同。前边已经说过,音步的重点在后一音节,所以在诗作中,音步的第一个音节可能不合格律,这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论”(当然有时不能不论),但音步的后一音节却不能通融,这就是常说的“二四六”分明。

就是在前一音节可以通融的情况下,很多诗作者还是要有意补救一下,如“势分三足鼎”,“势分”应该用“平平”而用了“仄平”,于是紧接的“三足”该用“仄仄”而用了“平仄”,把前一音步少用的平在后一音步补上了。跳出本句,在一联(单双两句是一联,单数句名出句,双数句名对句)之内,平仄要求同样严格——邻近音步要平仄不同,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是平平仄仄平,否则就是失对。

音步前一音节偶尔不合,有些作者也愿意用前述的方法补救一下。跳出一联,也就是联与联之间(律诗八句四联,有人称之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平仄方面仍然有严格要求。

要求的性质是要同,其实是以同求变。所谓同,作诗的术语叫“粘”,就是双数句和其后的单数句平仄要相同,如双数句平平起,则其后的单数句也要平平起,否则就是失粘。

粘是以同求变,因为不这样,而前一联的第二句和后一联的第一句也要求对,各联的平仄情况就完全一样了。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

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

3.【宋词格体平仄表1.例:《点绛唇》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从网上给你找的 你做什么用啊 不知道全不全 你看着给吧 星应该是中的意思词牌名:贺新郎词牌别名:贺新郎·乳燕飞·贺新凉·貂裘换酒·金缕歌·金缕曲·唱金缕·金缕词·金缕衣词格律★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是★平平仄仄,★仄★平★仄(韵)。

★★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韵)。

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仄(韵)。 范词:双调仄韵 词牌名:画堂春(肆拾玖字)词牌别名:画堂春·画堂春令词格律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范词:双调四十九字平韵 词牌名:浣溪沙词牌别名:浣溪沙·浣沙溪·负心期·醉中真·频载酒·掩箫斋·杨柳陌·换追风·最多宜·锦缠头词格律★仄★平★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范词:(后阙头两句往往用对仗)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词牌名:江城子(柒拾字)词牌别名:江城子·江神子词格律★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范词:双调七十字平韵 词牌名:撼庭秋词牌别名:撼庭秋·感庭秋词格律平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范词:双调仄韵 词牌名:浪淘沙(伍拾肆字)词牌别名:浪淘沙·浪淘沙近·过龙门词格律★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范词:双调五十四字平韵 词牌名:六州歌头词牌别名:六州歌头词格律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范词:双调平韵或同部平仄互叶 词牌名:满江红词牌别名:满江红·伤春曲·念良游词格律★仄平平,★★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对仗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对仗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范词:双调九十三字仄韵多用入声 词牌名:青玉案词牌别名:青玉案·横塘路词格律★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韵)。仄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范词:双调六十七字仄韵 词牌名:南乡子(伍拾陆字)词牌别名:南乡子词格律★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韵)。

范词:双调五十六字平韵 词牌名:沁园春词牌别名:沁园春·洞庭春色·寿星明·念离群词格律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范词:双调佰壹十四字平韵适地多有对仗 词牌名:菩萨蛮词牌别名:菩萨蛮·城里钟词格律★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换平韵),★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换仄韵),★仄★平仄(韵)。★仄仄平平(换平韵),★平★仄平(韵)。

范词:(前后阙末句多用●平平仄平,也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双调四十四字 词牌名:清平乐词牌别名:清平乐·忆萝月·清。

4.宋词格体平仄表

从网上给你找的 你做什么用啊 不知道全不全 你看着给吧 星应该是中的意思 词牌名:贺新郎 词牌别名:贺新郎·乳燕飞·贺新凉·貂裘换酒·金缕歌·金缕曲·唱金缕·金缕词·金缕衣 词格律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是★平平仄仄,★仄★平★仄(韵)。

★★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仄(韵)。★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韵)。

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仄(韵)。 范词:双调仄韵 词牌名:画堂春(肆拾玖字) 词牌别名:画堂春·画堂春令 词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范词:双调四十九字平韵 词牌名:浣溪沙 词牌别名:浣溪沙·浣沙溪·负心期·醉中真·频载酒·掩箫斋·杨柳陌·换追风·最多宜·锦缠头 词格律 ★仄★平★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范词:(后阙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词牌名:江城子(柒拾字) 词牌别名:江城子·江神子 词格律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范词:双调七十字平韵 词牌名:撼庭秋 词牌别名:撼庭秋·感庭秋 词格律 平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范词:双调仄韵 词牌名:浪淘沙(伍拾肆字) 词牌别名:浪淘沙·浪淘沙近·过龙门 词格律 ★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范词:双调五十四字平韵 词牌名:六州歌头 词牌别名:六州歌头 词格律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范词:双调平韵或同部平仄互叶 词牌名:满江红 词牌别名:满江红·伤春曲·念良游 词格律 ★仄平平,★★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对仗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对仗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范词:双调九十三字仄韵 多用入声 词牌名:青玉案 词牌别名:青玉案·横塘路 词格律 ★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韵)。仄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范词:双调六十七字仄韵 词牌名:南乡子(伍拾陆字) 词牌别名:南乡子 词格律 ★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韵)。

范词:双调五十六字平韵 词牌名:沁园春 词牌别名:沁园春·洞庭春色·寿星明·念离群 词格律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范词:双调佰壹十四字平韵 适地多有对仗 词牌名:菩萨蛮 词牌别名:菩萨蛮·城里钟 词格律 ★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换平韵),★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换仄韵),★仄★平仄(韵)。★仄仄平平(换平韵),★平★仄平(韵)。

范词:(前后阙末句多用●平平仄平,也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双调四十四字 词牌名:清平乐 词牌别。

5.古诗的基本格律入门

古诗格律,单就近体诗而言,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押韵,二是平仄。

押韵主要是押“平水韵”,也叫“诗韵”,和普通话的押韵有些出入,每个韵部有哪些常用字,这个需要记忆。一般同一首诗只能用属于同一韵部的字做韵脚。

平仄第一要分清哪些是平声字,哪些是仄声字。要会识别古入声字。普通话里第一声、第二声的字刨去古入声字以后基本就是平声字,其余的字就是仄声字。诗句的构成,基本上是平仄交替,一二句平仄相反,二三句平仄相粘。还要避免孤平与三平调。此外还有特殊句式的拗救。

古体诗格律要求比近体诗宽,可以按照方言来押,可以换韵,对平仄也无甚要求。

格律基本上就这些内容。具体展开还得查阅工具书啊。百度文库里搜索一下就得了。

6.宋词是否讲格律平仄

首先,宋词是一篇一篇的,每一篇,有个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格式,都是不一样的,是固定的

比如虞美人的格式,就是: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其次,曲(或者说元曲中的小令),也有类似的格式。

最后提点建议:要写这种东西,最好能押韵。

比如“征夫去,望江山。”,如果改成“征夫去,江山望”,会不会更顺口一些?

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要写的话,首先必须确定一个韵脚,当然抛开唐诗不谈,在整个篇幅中是允许转韵的,但是一般不提倡隔一句两句就转韵,不然就没有韵味了……

7.宋词讲究平仄吗

讲究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并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如下: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8.宋词平仄到底是什么意思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

上声是现代汉语并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如下: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一声、二声是平声,也是平韵;三声、四声是仄声,也是仄韵。2。

根据专家们的肯定,古人的入声,现代汉语的发音已经没有了,一些读平声,一些读仄声,所以统统并到我们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查到的发音里面。古人读入声的声调,现代汉语的发音已经没有了,所以统统并到我们在现代汉语书籍查到的发音里面;古人押入声韵,现代汉语的发音已经没有了,所以统统押仄声韵。

格律诗规则方面(格律),我们应该去查古人的平仄谱。它的发音,我们就查现代汉语的发音。

记住,一声、二声是平声,也是平韵;三声、四声是仄声,也是仄韵;古人读入声押韵(押韵的字),并到仄韵里面;古人读入声的声调(读平声或仄声),统统并到我们在现代汉语字典、词典查到的发音“一声、二声、三声、四声”里面。 查唐诗、宋词、元曲的平仄谱,就可以发现,里面除了押韵以外,都是平仄。

我们就去查现代汉语字典、词典,一声、二声是平声;三声、四声是仄声。这样我们就完全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了。

举例说明: 山头老生习作双调忆江南 跟往事干杯(今韵)—— 来把酒,跟往事干杯。 (干,平声) 求索三十常看月,功名万里被尘灰。

昨日不须追。 将进酒,跟往事干杯。

霜露随风秋已到,长天极目鹭齐飞。 地里果成堆。

宋词《忆江南》,双调忆江南,是根据格律可以重复写两遍。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

《忆江南》格律:-+/,+//――(韵)。+/+――//,+-+//――(韵)。

+//――(韵)。 这是一首符合格律的宋词。

写作感受:首先是宋词《忆江南》的格律,也是词谱,应该严格遵守它的格律;第二是韵,它押平韵,有三个韵,双调所以有六个韵;第三是平仄,从现代汉语字典、词典中对照把符合现代汉语发音的平仄的字和词填入,完成诗歌内容。当然,我们为了区别平水韵,1。

一首格律诗里面,要求平水韵和新韵不能混用;2。最好在诗歌的题目后面用括号加注(新韵)或(今韵)或(新声韵)。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