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小雅》《鸿雁》 赏析诗经·小雅·鸿雁之什·鸿雁 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嗸嗸。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赏析】 这首是乱世流浪者的哀歌。西周后期政治黑暗,即使是号称中兴的周宣王时期,也是危机四伏。当时频繁的对外战争,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造成庶民、奴隶大量逃亡,迫使他不得不“料民于太原”,即以检查户口的方式,对人民严加控制。(参见《史记·周本纪》)其后周幽王统治时期,更是外患内**迫,社会经济凋弊,以致造成“瘨(diān,'害'的意思)我饥馑,民卒(尽)流亡”(《大雅·召旻》)。这首诗就是西周后期人民过着这种“流亡”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人民对黑暗统治的不满。 诗人以鸿雁比喻流浪者,说明自己作这首歌,等于鸿雁的哀鸣。全诗三章,首章自叹无处安生,并由此念及更苦的孤寡鳏独;次章幻想重建家室,使流浪者能安定地生活;三章说他作这首歌,是要使贤明的统治者知道这是他唱出自己心中的苦情;而昏庸的统治者却要说他桀骜不驯。 2.【描写鸿雁的诗句】转的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3.诗经 小雅 鸿雁 译文诗经·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注释】:人民诅咒徭役。他们辛劳在荒野,筑起百堵高墙,却没有安身之所。 肃肃:羽声。 之子:是子。 爰:语词。 矜人:可怜人;受苦人。 堵:墙壁。一丈为板,五板为堵。 究:穷也。 宅:居。 哲人:智者,聪明人。 宣:示也。 骄:矫也。宣骄,显示逞强之意。 【赏析】: 《鸿雁》揭露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以鸿雁飞鸣,象征出行服役的人的流浪悲惨,尽管辛苦劳累,自己却无所安居,还丢下家中孤寡。通达事理的还知道服役的辛苦,不明事理的还要责怪。诗写得很沉痛,虽有哀怨,但不怒,用哲人与愚人对比,就表现了诗人的倾向。 4.《诗经·小雅》《鸿雁》 赏析诗经·小雅·鸿雁之什·鸿雁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赏析】 这首是乱世流浪者的哀歌。西周后期政治黑暗,即使是号称中兴的周宣王时期,也是危机四伏。 当时频繁的对外战争,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造成庶民、奴隶大量逃亡,迫使他不得不“料民于太原”,即以检查户口的方式,对人民严加控制。(参见《史记·周本纪》)其后周幽王统治时期,更是外患内**迫,社会经济凋弊,以致造成“瘨(diān,'害'的意思)我饥馑,民卒(尽)流亡”(《大雅·召旻》)。 这首诗就是西周后期人民过着这种“流亡”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人民对黑暗统治的不满。 诗人以鸿雁比喻流浪者,说明自己作这首歌,等于鸿雁的哀鸣。 全诗三章,首章自叹无处安生,并由此念及更苦的孤寡鳏独;次章幻想重建家室,使流浪者能安定地生活;三章说他作这首歌,是要使贤明的统治者知道这是他唱出自己心中的苦情;而昏庸的统治者却要说他桀骜不驯。 5.诗经鸿雁全文的拼音hóng yàn yú fēi ,sù sù qí yǔ 。zhī zǐ yú zhēng ,qú láo yú yě 。yuán jí jīn rén ,āi cǐ guān guǎ 。 hóng yàn yú fēi ,jí yú zhōng zé 。zhī zǐ yú yuán ,bǎi dǔ jiē zuò 。suī zé qú láo ,qí jiū ān zhái ? hóng yàn yú fēi ,āi míng áo áo 。wéi cǐ zhé rén ,wèi wǒ qú láo 。wéi bǐ yú rén ,wèi wǒ xuān jiā 6.诗经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是什么意思诗经“鸿雁于飞,肃肃其羽”的意思是: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鸿雁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7.诗经 小雅 鸿雁之什 鹤鸣诗经??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 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 其下维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译文; 白鹤鸣叫在深泽, 鸣声四野都传遍。 鱼儿潜游在深渊, 时而游到小清边。 那个可爱的园林, 种着高大的紫檀, 树下落叶铺满地。 其他山上的石块, 可以用来磨玉石。 白鹤鸣叫在深泽, 鸣声响亮上云天。 鱼儿游到小清边, 时而潜游在深渊。 那个可爱的园林, 种着高大的紫檀, 树下长的是榕树。 其他山上的石块, 可以用来磨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