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歌曲是用宋词作为歌词的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 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后来为武松跳楼的那个,就曾弹唱了这一曲。 但这些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与流行隔着一段距离。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 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也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要说的是,很多拿来主义的诗词歌曲,较为普遍地被运用在反映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来表现或烘托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或胸怀。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配唱,最有名的可能要数张明敏的那个版本到了。香港的武侠剧和历史剧中是最爱用这类作品的。 而大陆方面,则多在表现某一主题的文艺活动中,喜欢讲一些相关的唐诗宋词谱曲演唱,比如孟郊的《游子吟》等,来表现一种既定的主题,籍诗词的影响力与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听众进入状态,从而受到预定的效果。另外一首广为传唱的则是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是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体的广泛性.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人,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这与她一贯苦恼经营的古典婉约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创作出的各种形象,一派的诗情画意,不食人间烟火状。 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的领军人物。他又一个颇有吴市影响的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云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有扯不断的联系了。 《涛声依旧》中他分别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白云深处》则分别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后来他又写了《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他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喜欢讲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过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 不过他主要是以描写个人情感为主. 后来有一个冯小泉,因为他本身史学民族乐器出身的,所以对民族文化自认就有很深的兴趣与植根,他的词作中也较多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偏重于一种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东西,比较熟悉的有《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哈有《秋水长天》等。 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来作为歌词,这方面的例子就比较多了,有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声声慢》,AG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月梦》等等,这些歌词创作只是借用唐诗宋词或其中某个著名词语,其实。 2.请问有哪些歌是以宋词作为歌词的邓丽君《在水一方》 童丽《月满西楼》 徐小凤《别亦难》 还有一张邓丽君的《淡淡幽情》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 不过纯粹用古诗词作为歌词的歌曲很少,很多歌曲只是化用了古诗中的一句或几句。例如:寂寞沙洲冷、新鸳鸯蝴蝶梦、毛宁《涛声依旧》、廖百威《白云深处》、李进《巴山夜雨》、毛宁《大浪淘沙》、吴涤清《烟花三月》《朝云暮雨》 《涛声依旧》中分别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白云深处》则分别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 现在的歌曲更多的是带有一点古典韵味的。例如:花田错、红颜、青花瓷、诀别诗等。 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来作为歌词,这方面的例子就比较多了,有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声声慢》,AG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月梦》等等,这些歌词创作只是借用唐诗宋词或其中某个著名词语,其实与原诗词并无太大关联,但却提示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以及其他一些古典诗词的那种丝丝缕缕,扯不断理还乱的密切关系了。 参考资料: 3.谁能告诉我都有哪些歌曲的歌词是宋词的寂寞沙洲冷(小刚有首新歌送别歌词改编自送别) 三国的片头大江东去 射雕的主题曲 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一声笑 虞美人 但愿人长久 有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 4.有什么歌是以唐诗宋词为歌词的呢推荐几首有名的好听的:1.歌名:月满西楼演唱:廖昌永词:李清照(原词名: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2.歌名:送别演唱:合唱 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3.三国演义主题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演唱:杨洪基词:杨慎(1488——155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4.歌名:葬花吟词:出自红楼梦唱:童丽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5.几多愁唱:邓丽君词: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 只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 只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玉砌应犹 只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有没有什么歌曲是用古诗作词的1.歌曲名称:人面桃花 相关古诗词: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演唱:邓丽君2.歌曲名称:虞美人 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虞美人》 演唱:邓丽君3.歌曲名称:独上西楼 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相见欢》 演唱:邓丽君4.歌曲名称:胭脂泪 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乌夜啼》 演唱:邓丽君5.歌曲名称:人约黄昏后 相关古诗词:宋·朱淑真《生查子》 演唱:邓丽君6.歌曲名称:但愿人长久 相关古诗词:宋·苏轼《水调歌头》 演唱:邓丽君(王菲翻唱过)7.歌曲名称:月满西楼 相关古诗词:宋·李清照《一剪梅》 演唱:安雯8.歌曲名称:满江红 相关古诗词:宋·岳飞《满江红》 演唱:罗文9.歌曲名称:别亦难 相关古诗词:唐·李商隐《无题》 演唱:徐小凤10.歌曲名称:相看泪眼 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 演唱:邓丽君 歌曲名称:雨霖铃 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 演唱:包美圣 歌曲名称:雨霖铃 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 演唱:娄晗11.歌曲名称:采莲曲 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采莲曲》 演唱:蔡幸娟12.歌曲名称:床前明月光 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静夜思》 演唱:梅艳芳13.红楼梦歌曲系列 歌曲名称:引子 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引子》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枉凝眉 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枉凝眉》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分骨肉 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分骨肉》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聪明累 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聪明累》 演唱:王洁实 歌曲名称:秋窗风雨夕 相关古诗词:林黛玉《秋窗风雨夕》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葬花吟 相关古诗词:林黛玉《葬花吟》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题帕三绝 相关古诗词:林黛玉《题帕三绝》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红豆曲 相关古诗词:贾宝玉《红豆曲》 演唱:王洁实14.歌曲名称:青青河边草 相关古诗词: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 演唱:高胜美15.歌曲名称:涛声依旧 相关古诗词:唐·张继《枫桥夜泊》 演唱:毛宁16.歌曲名称:烟花三月 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杜牧《寄杨州韩绰判官》演唱:吴涤清17.歌曲名称:新鸳鸯蝴蝶梦 相关古诗词: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 演唱:黄安18.歌曲名称:君莫攀 相关古诗词:敦煌曲子词《望江南》 演唱:黄安19.歌曲名称:黄鹤楼(古典版) 相关古诗词:唐·崔颢《黄鹤楼》演唱:晏菲 歌曲名称:黄鹤楼(现代版) 相关古诗词:唐·崔颢《黄鹤楼》演唱:晏菲 其他:20.合唱 歌曲名称:送别 相关古诗词:近代·李叔同《送别》演唱:青燕子演唱组21.儿歌系列 歌曲名称:春晓 相关古诗词:唐·孟浩然《春晓》演唱:段丽阳 歌曲名称:静夜思 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静夜思》演唱:段丽阳 歌曲名称:春晓 相关古诗词:唐·孟浩然《春晓》演唱:段丽阳 歌曲名称:悯农 相关古诗词:唐·李绅《悯农》演唱:段丽阳 歌曲名称:相思 相关古诗词:唐·王维《相思》演唱:段丽阳。 6.带有唐诗宋词的流行歌曲歌词歌曲:明月光 歌手:陆毅/张静初 电影七剑主题曲 窗前明月光, 让塞外的人都愁断了肠; 疑是地上霜, 相思都写在了谁的脸上; 举头望明月, 到底天上人间有何分别; 低头思故乡, 是因为菊花黄. 窗前明月光, 让我的梦境里月圆又亮; 疑是地上霜, 可心却不知不觉发了烫; 举头望明月, 泪水就顺着脸庞倒流淌; 低头思故乡, 是因为菊花香. 情字怎么能让爱人受伤, 才知道相思也有重量, 今生却不是梦一场, 前世我俩是对鸳鸯, 游戏在屋前小池塘, 风吹少年郎, 独来独往, 眼前的船儿呐, 如月亮, 都上了情的当, 各在一方人海茫茫, 谁又比谁的相思长. 窗前明月光, 让塞外的人都愁断了肠; 疑是地上霜, 可心却不知不觉发了烫; 举头望明月, 到底天上人间有何分别; 低头思故乡, 是因为菊花香. 7.有什么歌曲的歌词运用了古诗词吗古典诗词曲对当代歌词创作的影响 通过对30年代以来的流行歌曲的调查,对古典诗词的研究,分析古典诗词和当代歌曲的内在联系,了解古典诗词蕴涵魅力,从而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唐诗、宋词、元曲与当代歌词的由来发展和特点 (一)唐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格律诗或古体诗,如《诗经》、《楚词》等;另一类是格律诗,在一首诗中,每句用字的平仄和韵脚,三、四两句和五、六两句应该分别对仗。 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机关报养料和素材。 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诗赋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唐诗的特点: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二)宋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 “词”就这样产生的。宋词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 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 宋词的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拨气息的文学新形式。 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三)元曲: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引《弦索辨讹》称:“三百篇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明王世贞《曲藻》又称:“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说明了曲的起源。 曲与词的主要区别是,词的字数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数不定,词韵大致依照诗韵。前期主要是文人和戏曲家创作后期产生专业的散曲作家,起了重要作用,使曲坛更为绚丽多彩。 元散曲分为豪放、清丽两大派别。 元曲的特点:元曲韵密,有时每保句韵,甚至句中的韵,同时元曲是平仄。 元曲可加衬字,尤其是套曲,衬字较多 ,如不分正字衬字,作品的句式、平仄等就分不清。 (四)当代歌曲:现代歌曲在古代诗、词、曲的基础上,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集景、事、物于一体,作为词源,而后配以音乐,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现代气息的美的语词曲综合体。 当代歌曲的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 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韵律要求。 二、从不同角度看诗词曲对当代歌词创作的影响: 1、梅艳芳《床前明月光》歌词完全引自《静夜思》 2、邓丽君《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 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是直接引处《诗经》中的词句。 3、毛宁《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 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唐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或间接引用,即对某些词句加以改变,或表达意思上与古典诗词相同相似。 诗、词、曲和当代歌曲都源于生活。无论是过去的诗、词、曲或是现代的歌曲,它们的题材均取材生活。 1、友情 元曲: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饯行杯,别 离泪,刚道声保重将息。 痛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前程万里。 当代歌曲:《驼铃》: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路漫漫,雾蒙蒙,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当心夜晚北风寒,一路多保重。表达了对友人由衷的嘱咐和祝福。 2、亲情 (1)借月思乡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代歌曲:《望乡》:“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 淼淼炊烟飘来了思乡愁,多少回朝夕晨暮思念你,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脸庞。 月似故乡亲人是否安康;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 古典语词与歌曲都采用“月”这一事物恶霸 表达思乡的情感。 (2)借物思乡 元曲:《仙吕.赏花时》:一簇人家入屏帐,竹篱补苔墙破柴门上张破网。几间茅屋,一竿风旆,摇曳持长江。 《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宋词:《苏幕遮》(范仲淹):碧动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暗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