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柳的诗句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李白《劳劳亭》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 李白《苏台览古》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 李白《杨叛儿》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 李白《折杨柳》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 李白《折杨柳》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 李白《长歌行》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 李白《折杨柳》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 李白《折杨柳》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2.含有柳树这个词的古诗1、柳树得春风 宋 无名氏 《读曲歌》 2、新柳树 宋 辛弃疾 《鹧鸪天 戏题村舍》 3、柳树乌争宿 唐 李端 《相和歌辞·乌栖曲》 4、春华归柳树 唐 周彦晖 《晦日重宴》 5、天边梅柳树 唐 杜甫 《太岁日》 6、狭斜柳树乌争宿 唐 李端 《乌栖曲》 7、柳树白云狂 唐 王建 《长安春游》 8、数尽一堤杨柳树 宋 毛滂 《玉楼春》 9、新柳树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鸡鸭成群晚不收》 10、说与江头杨柳树 宋 戴复古 《清平乐·今朝欲去》 11、柳树困平芜 宋 魏了翁 《临江仙·晓色曨》 12、过却瓜州杨柳树 李好古1 《清平乐·清淮北去》 13、认取门前杨柳树 宋 张炎 《蝶恋花·求友林泉深密处》 14、唯有河边衰柳树 唐 朱放 《乱后经淮阴岸》 3.诗经大雅 柳 诗句 谨言《诗经 大雅 抑》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4.写春色桃花柳树的诗句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刘敞:《桃花》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袁枚:《题桃树》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桃花》 5.表示柳是春天的使者的诗句柳,作为歌吟对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在诗人们的笔下,柳树是报春的使者,最早向人们传递春姑娘的讯息,唐代诗人元稹《生春二十首》(其九)诗中写道:“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宋代诗人朱淑真也有“全惜东风与为主,年年先占得韶晖”(《咏柳二首》其一)的诗句. 冬去春来,“春风杨柳万千条”,到处是柳的天地、绿的世界.古代诗人以其生花妙笔着意描绘春来柳树发芽染绿、装点春色的景致.南朝梁元帝萧绎的《绿柳》可谓这方面较早出现的力作之一: 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 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 此诗首句描绘柔长的柳技拂拭大地,清代诗人高鼎也有“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的佳句;次句摹写柳絮随风飘舞的情形;第三句着墨于柳色;末句则写柳叶.全诗写柳枝、柳絮、柳色、柳叶,突出一个“绿”字.形象鲜明,似淡而实美.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写得更富有诗情画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以“碧玉”比喻早春二月的绿柳,以“绿丝绦”比喻绿柳干条万缕的垂丝,以“剪刀”比喻春风,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柳树嫩绿轻柔的绰约风姿,赞美了春风神奇的力量,是举世公认的咏柳名作.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新柳》诗:“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吟咏新春之新柳,无惊人之语,却尽传新柳之神韵,意趣横生,也是咏柳代表诗作之一. 柳枝柔软细长,春风吹拂,宛如妙龄女子翩跹起舞,婀娜多姿,故古代诗人称之为“柳腰”,并常以此形容女子纤柔的腰身,这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多”(《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与唐代诗人韩偓的“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频访卢秀才》)便可窥见一斑. 柳叶纤细如眉,给人以阴柔之美感,因而,古代诗人多用以形容女子长而美的眉毛.唐代诗人李商隐便有“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和人题真娘墓》)之诗句. 柳花,其色如鹅黄,成子后,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落为柳絮.古代咏柳诗不仅描写柳絮随风飘动的情景,而且以此状写他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晋谢安在寒冷下雪之日与儿女们议论文学方面的事情.谢公即景而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朗接着道:“撤盐空中差可拟.”而其侄女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①这则小故事脍炙人口,而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状写白雪随风飘落的情景,绘形绘色,贴切新奇,尤其为后人所称道. 自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传颂千古的诗行后,杨柳便与人间的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至汉代又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据《三辅黄图》中记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在古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东),往往折柳赠别,即折柳用以牵系行人(“柳”与“留”谐音),表示送行者依依不舍的别情.相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忆秦娥》一词中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也即指此事.唐代诗人戎昱《移家别湖上亭》云:“柳条藤蔓系离情”,古诗咏柳常常与抒写离情别绪融为一体.乐府横吹曲辞中有《折杨柳》,所收大抵是汉魏六朝时的作品,其内容不外是写折杨柳赠别,所谓“曲城攀折处,唯言怨别离”(南朝·陈·岑之敬:《折杨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也都作有《杨柳枝词》,内容承继乐府旧曲《折杨柳》,而又有所创新,白居易在《杨柳枝词八首》(之一)中便写道:“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我们从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之八)“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又可看出这类诗作的确是咏柳与抒写离情别绪水**融在一起的. 折柳赠别,多在春天.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景与无计可消除的离情别绪相互映衬,令人更觉离愁无限,更行更远,故唐代诗人王维《送沈子归江东》②诗写道:“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古代诗人爱柳、咏柳,也喜植柳.北宋诗**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酷爱柳树,他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并曾在此堂前亲手种植一株柳树,谓之“欧公柳”.其《朝中措·送刘原甫出守维扬》中的词句“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便是追忆诗人植柳之事.北宋大诗人苏轼也偏爱柳树,宋哲宗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他在杭州太守任上,募役救灾,疏浚西湖,在湖上筑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之为“苏公堤”.“苏堤春晓”现为“西湖十景”之一. 古诗与柳关系密切,古诗咏柳抒怀,情真意切,表现手法也别具一格.愿当代诗人从古代咏柳诗中吸取精华,从生活中吸收养分,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美的咏柳诗来 6.关于杨柳送别的古诗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意象探幽 在我国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也是最优美动人、缠绵多情的一个意象。 仔细而深入地探究杨柳意象在古诗中的作用,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一、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古代诗词曲借杨柳意象来抒写离别之情的佳句可谓不胜枚举。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这些佳词丽句都以柳传情,缠绵悱恻。 杨柳意象与离别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因为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小雅•采薇》)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婉软美好之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 从《诗经》这个源头开始,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其次,是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 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 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裴说《柳》)“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 再次,“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 还有一点是,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 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二、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 杨柳生长于春,茂密于夏,枝叶葳蕤,生机蓬勃,所以古人常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 例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初春小雨》) “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晏殊《诉衷情》)“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最负盛名的当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之美,歌颂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而且唤起了读者的联想,给人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堪称咏柳的千古绝唱。 也有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的。 例如,“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头,豆蔻梢头。” 再如,“参差烟柳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枯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柳永《少年游》)把伤春、惜别和相思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借杨柳描写女子和爱情 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 “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不能忘情吟》)以“柳眉”、“柳腰”状女人俏丽之姿、优雅之态,如在目前。 杨柳给人的审美愉悦还体现在对爱情的描写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多美的意境,多美的爱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诗歌以杨柳起兴,寓情于景,描写了一幅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绝妙图画。也有借杨柳描写爱情悲剧,抒写感世伤怀之情的:“莫攀我,攀我太心偏。 我是。 7.描写荷塘映柳的诗句月下荷塘 漫步的小路儿缠绵着荷塘 岸边的垂柳似长发的姑娘 靓丽的身影投在荷叶之上 随风抖动 如舞姿 似吟唱 微风拂过水面 一片绿浪 摇摆的荷花 似贵妃出浴 飘来阵阵幽香 朦胧的月光为她披上薄纱 一付羞涩模样 星月也爱它的美丽 纷纷的跳入 塘内顿时璀璨一片 如同洒满珍珠一样 唯恐亵渎 不敢相看 不忍离去 闭目遐想 没有红尘的烦恼 人生能有几多这宁静的时刻 自由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