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人李白写景色的诗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古·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五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李白写的描写景色的诗李白写过哪描写景色的诗,要求六首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李白写的山水、风景、名胜诗要比较常见的诗、大众普遍认为不错的第一种类型:以道德精神为依照的人对自然山水美之欣赏. 这类山水自然诗,往往借用自然物来寄托自己的高贵品德、赤子情怀和远大理想.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人对自然万物的观赏或人与自然的合一.在这些诗人眼里,自然山水之所以为人们欣赏,并不仅在于自然山水本身的美,而主要是自然山水所蕴含的精神符合人的某种道德或精神.如屈原的《橘颂》、陶渊明的爱菊、周敦颐的爱莲,都是如此. 如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前四句描绘泰山高大壮伟的形象,境界壮阔雄奇.后四句抒发观望泰山所产生的激昂心情.作者将泰山描写得如此气势磅礴,更显出“会当凌绝顶”雄心之非凡,表达了作者青年时代的凌云壮志和远大抱负. 戚继光的《登盘山绝顶》: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雕龙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此诗苍劲雄浑,气韵生动,从眼前秋景落笔,极力渲染边关秋色的萧条苍凉,由此衬托出诗人为国戍边和不惜老死边关的壮怀,使人体会到作者的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 清未屈大均的《云州秋望》: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动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河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这首诗作于诗人由祖籍广东番禺携妻至广州时,时值秋天,茫茫草原,悲凉的觱篥,正好触发了诗人苍凉的情怀,在诗的后半部分,壮阔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渴望出现一个群鹰疾翔、万马奔腾的局面,从而将满清王朝驱赶到遥远的塞外的志向. 杜甫、岑参、陆游、辛弃疾、陈亮等等大量的山水自然诗,以及**的《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清平乐·六盘山》等等都是这一范型的山水自然诗的杰作,这类诗的作者,往往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较深,以道德的观点对待自然,或将自然景物作为志洁行芳的象征和人文精神的外化,或将自然山水的观赏归结于豪情壮怀的抒发. 第二种类型:以审美精神为依归的人与山水自然的融合. 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对大自然最倾心的要数庄子和道家了.“道”作为道家学说中的最高概念,其意义向上可以推演为形而上学的宇宙论,向下也可以落实为人性论,在现实人生中加以体验.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这个无所不在的“道”便集中到自然山水中来了.庄子既启发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发现,又使自然山水本身也成为“道”的化身.受老庄学说和道家影响的诗人,在创作山水诗的时候,便常以纯粹审美的眼光来观照洞察,并且将自然山水与人格主体融而为一.李白,就是此一类型山水诗的杰出代表. 中国山水诗有一个萌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诗经》和《楚辞》中, 自然风物已渐渐成为一种抒情手段了,但还没有成为直接的审美观照对象.晋 宋之际,诗人们将山水作为独立审美对象,山水诗可谓正式诞生了,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山鼻祖.谢眺接踵而起,他们在山水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李白的出现,开拓了中国山水诗前所未有的雄奇壮阔的大格局,崛起了一座出神入化的高峰.山水自然在李白的眼里,已不仅仅是客观的审美对象.我们读他的诗,感觉到他在山水中已完全获得身心的舒展,在山水中无拘无束,山水理解他,他也理解山水.在李白的意识里,有一种泯一物我的思想趋向,他在自然中看到了自我,看到自我的舒展、逍遥的无限空间,看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自然山水中他追求并获得一种不受任何拘束的大自在大逍遥.即使是他对于功业的强烈追求,他的世俗志愿、欲望的不加任何掩饰的表达,也是与他的自然的人格范型分不开的.当他的志愿无法实现,备受压抑地呼喊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时,便只有在雄山秀水巨江大海中获取精神的解放了. 李白写蜀道,写天姥,那种我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九州山川的分量相侔的广度、高度和力度,早已广为人知.即使是即景抒情的短章,人未直接出面,就已成为山水的灵魂了.例如《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诗人将自己隐在楼、川、雁、山等景观后,让楼去观览,川去迂回,让雁牵愁心飞去,山衔好月走来.天地万象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的生命和感情的载体了. 第三种类型:以宗教精神为依归的人对山水自然的观照. 与道家相同,佛家也有爱好自然的意向,佛教对于山水诗的影响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赵抃《次韵范师道龙图三首》之一曰:“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古人有诗曰:“天下名山僧占多”.这些诗句都道出了一项基本事实:佛教与山水自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中国山水诗的成熟期在公元五世纪刘宋时代,代表人物为谢灵运.谢诗受 佛教影响,常常将山河大地视作佛影的化身.如《石壁立招提精舍》诗曰: 敬拟灵鹫山,尚想只洹轨. 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 禅室栖空地,讲宇析妙理. 石璧山在谢灵运的眼里,被想象成闪耀佛光佛理的灵鹫山.庭前的瀑布飞流,窗后的高树掩映,也都可以从中悟得佛理. 与道家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自然并将人格主体与山水自然融而为一所不同。 4.李白写的描写景色的诗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5.李白写的关于景色的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宿虾湖》 鸡鸣发黄山。 暝投鰕湖宿。 白雨映寒山。 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 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 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 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 前溪伐云木。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安石泛溟渤。 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 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 澹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 置酒穷跻攀。 徵古绝遗老。 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 胜境美沃州。 萧飒鸣洞壑。 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 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 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 吾欲归精修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李白写景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水流。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子夜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