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豪放词概括来说北宋词有两大流派

1.宋代词坛有哪些派别

文学史上,一般将宋词分为三大流派:以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轼、辛弃疾、张孝祥,张元干等人为代表的豪放派;以姜夔、吴文英、张炎等人为代表的格律派.

不过一般都是分婉约派和豪放派

宋词的流派

a.婉约派:北宋初年,受到晚唐、五代的词风影响,以婉约为主。这类词作以小令为主,辞句婉丽,内容偏重男女之情,游子思乡之叹,远人别离之恨。格调含蓄婉约,后世推为词的正宗。

b.豪放派:此派之词是北宋词坛之大突破。这类作品,气势豪迈,意境清新,不拘音律,随意抒写。题材广泛,内容或抒发感情,或议论说理,境界较婉约派扩大,感情亦较奔放。

c.格律派:格律派词人多精通音律,能自创新词调,作品格律严谨,音调谐美,辞句工巧典丽,内容以抒情和咏物为主。

2.宋代豪放词

豪放派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

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

“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

解》)。可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北宋

诗**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

“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

轼(《答陈季常书》),他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

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颇引人注意。据南

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

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

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隐然把苏词看成可

与柳词相抗衡的另一流派。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说:“豪放者欲其气象恢

弘。”苏轼气象恢弘的词虽为数不多,当时学苏词的人

也寥寥无几,但由于他首开风气,自然受人推崇。张炎

《词源》把“豪气词”与“雅词”对举。《乐府指迷》

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

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这说明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

辛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

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

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甚或

涉于狂怪叫嚣。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

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

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

祥、张元□、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辛

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

但“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震烁宋代

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

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3.词在宋朝为什么会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当时没分,后人为便于欣赏鉴别分的!

婉约派,是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另一个相对的流派是豪放派。

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两派的,一般认为是明人张綖(字世文,著有《诗馀图谱》、《南湖诗集》。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王又华《古今词论》所引张说,大意略同。稍晚于张綖的徐师曾(字伯鲁,明嘉靖时人),在《文体明辨序说》中也指出:“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

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徐师曾的说法与张綖相近。婉约与豪放并不足以概括风格流派繁富多样的宋词,但可以说明宋词风调具有或偏于“阴柔”之美、或偏于“阳刚”之美的两种基本倾向,有助于理解宋词的艺术风格。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的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软媚”(《词源》)、“绸缪宛转”(《酒边词序》)、“曲折委婉”(《乐府馀论》)等语,来形容他们作品的风调。明人径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应当说是经过长时期酝酿的。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如《弇州山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