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痴人说梦这个成语出自哪个典故痴人说梦出处: 1,宋·惠洪《冷斋夜话·痴人说梦》第九卷:“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之曰:‘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邕(yōnɡ)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zhuàn)曰:‘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唐高宗时,有个和尚,修行很高,言谈举止十分奇异.一次,他到长江、淮河一带云游.有人问他:“你姓何?”他回答说:“我姓何.”这人又问:“何国人?”他又回答:“何国人.”和尚死后,李邕(yōng)为他作碑文,因不懂他所说的话的意思,只好根据他当年的回答写道:“大师姓何,何国人.”此事被后人当成笑话,认为和尚原来好比“对痴人说梦”,而痴人竟会信以为真. 成语“痴人说梦”即由此而来.原意是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还信以为真,后来人们用以比喻说话荒唐,违背常理,完全不切实际. 2,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圆悟禅师真赞》:“争谈禅说,问东说西,指空画地,如醉人说梦,狂药攻心,谵言呓语,一切皆妄.” 3,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甚至此书一出,群书皆废,何至如此,可谓痴人说梦.” 4,清·钱泳《履园丛话·考索·墓碑》:“而后之人习焉不察,以为昌黎曾有此例,刻之文集中,而其子孙竟以原稿十石者,实是痴儿说梦矣.” 5,清·黄宗义《南雷文案·十一·辨野史》:“近见王岳清流摘镜谓李实睚眦于逆奄,先公实欲收邃庵之功而不避形迹,则是呆人说梦矣.”。 2. 痴人说梦的语文怎么小学生语文成语故事:痴人说梦 【注音】chī rén shuō mèng 【成语故事】从前一个外国和尚到一座中国庙里烧香,庙里的小和尚问他何姓及来自何国,外国和尚不懂他的话,跟着说何姓何国人。 小和尚向住持报告外面来了何国一个姓何的和尚。 众和尚纷纷出来看热闹,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出处】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也。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 【解释】痴:傻。 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讥讽人 【相近词】白日做梦、痴心妄想、荒诞不经 【反义词】切中事理、循规蹈矩 【成语例句】 ◎ 在这样一个令今天的人们看似痴人说梦的时代里,什么样的事能够发生,什么样的事又不能够发生,这是无法预料的。 ◎ 一个从未看过电影的人,提笔就写出个高妙绝伦的电影脚本,无异痴人说梦。 ◎ 可要使这种境界不变为痴人说梦,不变为太虚幻境,就要脚踏实地,这个"实地"就是世界自身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3. 成语故事痴人说梦的故事内容如何痴人说梦的成语故事:在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来自外国的和尚,人们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人。 有人问他:“汝何姓?”答日:“姓何。”再问他:“何国人?”答日:“何国人。 "于是有些人就真以为他姓何,是何国人了。后来,这个和尚死了,李邕为他作墓碑,也不辨其言,便写上:“大师姓何,何国人。 ” 《冷斋夜话》的作者在记述了这个故事之后,感慨地说;“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意思是说:这就像是对痴呆的人说梦话,而痴人却信以为真。 《余墨偶谈》中也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戚家有位公子,生性痴笨。一天早上,他从床上爬起来,便一把拖住进室内来收拾房间的婢女,嚷道:“昨天夜里你梦见我没有?”婢女见他懵懵懂懂的傻样,回答说:“没有。 ”霎时,这位公子气得破口大骂:“怎么?我明明在梦中看见你了,你为何要耍赖?”并拉着婢女去母亲那里告状:“这个痴婢该打,我昨夜明明梦见了她,她却说没有梦见我,这真是岂有此理!” 后来,人们便把“痴人说梦”引申为成语。 4. 痴人说梦这个词的由来【释义】 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 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痴人说梦”现用来形容愚昧的人说荒诞的话。 【出处】 古时候有个性情古怪的和尚,名叫伽龙。他曾到长江与淮河一带游历。 他的举止行为古怪,和一般和尚不同,非常惹人注意。 人们好奇地问他:“何姓?” 他回答说:“姓何。” 又问他:“何国人?” 他回答:“何国人!” 人们当他装疯卖傻,始终不知道他的姓名和来历。 唐代的李邕本打算替这个怪和尚作传,但是,连他的姓名和籍贯都不知道,怎么能给他写传略呢?于是,他无可奈何地写出了下面的话: “大师姓何,何国人。 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意思是,把这位和尚认作姓“何”,又认作 “何国人”,这真是对着呆子说梦话,而痴人却信以为真。 5. 成语“痴人说梦”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唐高宗时,有个性情古怪的和尚,曾在长江与 淮河一带游历。 他的言谈举止十分古怪,和一般 和尚不同,非常惹人注意。 人们好奇地问他:“何姓?” 他回答说:“姓何。” 又问他:“何国人?” 他回答:“何国人!” 人们当他装疯卖傻,始终不知道他的姓名和 来历。 和尚死后,李邕打算替这个怪和尚立碑作传, 因不懂他所说的话的意思,只好根据他当年的回 答写道:“大师姓何,何国人。” 此事被后人当成笑 话,认为和尚原来好比“对痴人说梦”,而痴人竟会信以为真(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 梦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