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宋词硬笔书法作品

1.适合硬笔书法比赛的诗词三四百字左右,求推荐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唐代 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硬笔书法格子写什么诗词112个格子

正文共计112字:霜叶飞 谁能留得年华住。

韶华今在何处?万林飞尽,但惊天籁,半空无数。望消息、霜催雁过。

佳人愁起云垂暮。就绣幕、红炉去。

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 休道行且分飞,还共乐一岁,见景长是欢聚。

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翠娥并、尊前笑语。

来年管取人如故。向寂寞、中先喜。

俄顷飞琼,化成寰宇。透碧霄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

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变霜秋。

叹人生、杳似萍浮。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

艳歌粲发,谁传余韵,来说仙游。念故人、留此遐州。

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江楼。加词牌名共计112字: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

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龙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 张炎 柳黄未结。放嫩晴、销尽断桥残雪。

隔水人家,浑是花阴,曾醉好春时节。轻车几度新堤晓,想如今、燕莺犹说。

纵艳游、得似当年,早是旧情都别。 重到翻疑梦醒,弄泉试照影,惊见华发。

却笑归来,石老云荒,身世飘然一叶。闭门约住青山色,自容与、吟窗清绝。

怕夜寒吹到梅花,休卷半帘明月。疏影 陈允平 千峰玉立,送孤云伴我,罗村清宿。

拂晓凭虎,春碧生寒,夜单瘦倚筇竹。东风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成南北。

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 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绿。

一片苍烟,隔断家山,梦绕石窗萝屋。相看不厌朝还暮,算几度、赤阑干曲。

待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疏影 张炎 雪空四野,照归心万里,千峰独立。

身与天游,一洗襟怀,海镜倒涌秋白。相逢懒问盈亏事,但脉脉、此情何极。

是几番、飞盖追随,桂底露衣香湿。 闲款楼台夜色。

料水光未许,人世先得。影里分明,认得山河,一笑乱山横碧。

乾坤许大须容我,浑忘了、醉乡犹客。待倩谁、招下清风,共结风寒三益疏影 张翥 山阴赋客。

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缥缈仙姝,飞下琼台,淡泞东风颜色。

微霜恰护朦胧月,更想像、暝烟低隔。恨翠禽啼处,惊残一夜,梦云无迹。

惟有龙煤解染,数枝入画里,如印溪碧。老树枯苔,玉晕冰围,满幅寒香狼籍。

墨池雪岭春长好,悄不管、小楼横笛。怕有人、误认寒花,欲点晓来妆额。

3.适合写硬笔书法的诗词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唐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沁园春·雪 作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沁园春·长沙 作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定风波/定风波·三月七日 作者: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硬笔书法简介: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

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二、硬笔书法历史: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目前发现和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多为纸本,也有绢本;有汉文,也有(人旁加去)卢文、粟特、梵文、突厥、于阗、吐蕃、回鹘、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委员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

据李正宇介绍,这批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也有近百年来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遗址的陆续发现,从笔画造形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感,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回峰、肥瘦结合、点面相间等“面”的特征,“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 与写本相印证的是书写工具的发现。

上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现芦苇管笔,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市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竹管笔。

从形制上看,这两种笔极为相似,都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让人吃惊的是,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

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尔湖东南岸汉代高望燧遗址中,一名矿工发现了一枚汉代觚、二枚铜箭镞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时间已有近两千年。 李正宇说,中国史书中有“古笔多以竹”的记载,敦煌高望燧遗址发现的这枚汉代竹锥笔,就属此类。

该笔形状扁平,一头平齐,一头削尖,从笔尖残留的漆痕看,显然已经用于写字,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竹梃蘸漆而书”的历史事实。 李正宇认为:“硬笔书写才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作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先秦时期,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

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甲骨文、大小篆、古隶、秦隶等书体都可判定为硬笔书体。” 据史书记载,中国书法的“毛笔时代”到西汉时期才真正来临。

毛笔的改良、丸墨的发明、纸的创造都是秦汉时期的事,而这些都是毛笔大行于。

4.56字的古诗56个字的古诗唐诗,最好笔画少一点,8排7字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庐山 **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长 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书 愤 [宋]陆游 昌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更多请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