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多少:与雪有关的宋词晁补之《行香子·梅》 《行香子·梅》描写雪中寒梅的丰姿, 全词无一梅字, 却句句写梅, 清新脱俗。 全词如下:“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更无花、比并琼姿。 一年一见,千绕千回。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携手同归。扬州应记,东合逢时。 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宋词: 菩萨蛮(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 南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木兰花慢 断桥残雪宋 周密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 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等闲。 泮寒现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轩。半倚云湾。 孤棹晚,载诗还。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 东阑,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莞斑。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谢谢采纳。 2.关于雪的唯美诗词1、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2、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3、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4、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5、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 6、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 7、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 8、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 9、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10、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 11、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 12、坐对韦编灯动壁, 高歌夜半雪压庐。 13、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14、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16、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1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8、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19、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20、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21、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22、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东。 23、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24、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25、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26、君看漫天杨花雪,须想天上散花人。 27、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28、柳垂江上影 梅谢雪中枝。 2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3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31、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32、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3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3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 35、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若有用,望采纳,谢谢。 3.与雪花有关的诗词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南秦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咏雪联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南秦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上林春令》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转应曲》投宿侵侵征骑,飞雪满孤村《南浦·旅怀》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有怀》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4.雪在诗词中都有哪些意境写雪的诗词名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分外妖娆。”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暮雪助消峭,玉尘散林塘。”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消残。” “江南雪,轻素减云端。”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谁剪轻琼作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 “投宿侵征骑,飞雪满孤村。”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秦城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惟第宅,所务在追游……”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写雪的诗词作品: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沁园春·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描写雪的6字诗词、有意境的,谢谢啦关于雪的诗句: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 李白《清平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暮雪助消峭,玉尘散林塘”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消残” “江南雪,轻素减云端”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谁剪轻琼作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 “投宿侵征骑,飞雪满孤村”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 “秦城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惟第宅,所务在追游……”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摹,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人题景诗云: “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萨蛮(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沈佩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雪梅》(二首)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 6.与初雪有关的诗词1、《咏雪》 南北朝: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译文:微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飞雪落入竹帘的缝隙。雪花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凝结于台阶好似落花堆积。看不见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挂满白色的雪花。伤心泪下,愁情无人可以倾诉,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2、《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代: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译文: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试问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3、《天净沙·冬》 元代: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译文: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4、《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元代:张可久 断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诗。 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 银匙藻井,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 一曲乐天词,富贵似吴王在时。 译文:脂粉塘水在雪景间流淌,仿佛在洗濯当年宫女雪白的肌肤,使我一早起来,就激起了作诗的愿望。白雪茫茫,何处寻西施的遗影?但见垂柳挂满了冰雪,像鬓发添上了白霜。 井口堆雪像舀满了银子,梅园的雪粉还沾着芳香,高高低低的屋顶上,堆积着美玉,上下闪光。我把白居易的诗作吟唱,眼前浮现着当年吴王夫差的富贵景象。 5、《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宋代:欧阳修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译文: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7.有雪的意境的诗词并赏析其意境编辑本段江雪 原文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柳宗元江雪草书帖 [1]译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思维方式发送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简析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 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 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 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 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 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 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 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 顾璘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 “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 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 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 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 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 8.雪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代表着哪些意境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美的诗句中渗透着美妙绝伦的感悟,深远而开阔的意境:千秋雪经历了千年的悠远眺望;千秋雪展现了诗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秋雪也展示了诗的广阔怀和博大的风采。 “北风卷地白草折,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这样的乐观态度来描写别离。“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漫彩。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在《观猎》中用“雪尽草枯”烘托出一片肃杀的氛。还有卢纶的《塞下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都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季节以及她们给以天来临的希望,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空留马行”(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这两句诗都是是运用雪来表达与之间的真挚感。 晶莹的雪花给快乐的感觉,让翩翩遐想;诗意的雪花吐露芬芳,也蕴着与光芒,赋予生命的感悟;可的雪花拥有美妙的意境---生命的诸般精彩、无比漫、无限神奇、坚定魄力,让红尘显示彩斑斓;让世界呈现五彩缤纷;让思想抵达深远的意境。 9.与“雪”相关的经典诗词或者文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内容: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炎炎进火不住添。要晓得通红无焰烟。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如此三千。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家园自有甘露泉。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内容: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漠沉沉飞雪白 飞雪带春风,徘徊扰乱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