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左传》诗经

1.诗经 左传 诗序

庄姜

春秋时齐国人,卫庄公正夫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

《左传》记载她“美而无子”;《诗经·卫风》第三篇《硕人》中描写的人公认是庄姜,

“齐候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

讲明了她的高贵身份;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左传》中记载庄姜品德美好,大方得体,对待卫庄公妾戴妫的所生的儿子公子完和公子晋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生血肉一样,既善且美。在当时已有很好的口碑,后世对她的评价也很高。 至于说《诗经·邶》中的《柏舟》,《绿衣》是庄姜所作,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2.在《春秋左传》中出现很多诗经是怎么回事

《左传》中大量引用《诗经》的诗句和篇目,保留了春秋时期《诗经》的重要资料,关于《左传》引用《诗经》的形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切入点,所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有的认为有训诂式、概括《诗经》旨式和寓阐释于评论三种主要方式①,有的从纵向历史归纳《左传》引诗研究规律②,有的认为《左传》引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人物语言引诗,二是叙述语言引诗③,有的从微观研究《左传》引诗章节分步情况④,笔者的切入点是从《左传》引诗的外部语言形式特点对《左传》中的引诗情况作一简单研究。具体见下表:

说明:本表只注重《左传》引诗的外部语言形态:“诗曰”部分专门统计文中以“诗曰”开头,下面直接引用《诗经》的诗句。“诗云”部分专门统计文中以“诗云”开头,下面直接引用《诗经》的诗句。“诗源”部分专门统计《诗经》中某首诗的历史起源,如《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这句话交代了《诗经?秦风?黄鸟》产生的来源。“诗篇”指的是文中只说出《诗经》的篇目而没有具体诗句,如《左传?襄公八年》:“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有梅》。”“诗章”指文中引用《诗经》的部分诗段,如《左传?文公十三年》:“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诗》所谓”是指文中以“《诗》所谓”三字开头,后面接着引用《诗经》的某一句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左传?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商颂》曰”指文中直接引用《商颂》中的诗句,如《左传?隐公三年》:“《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鲁颂》曰”指的是文中直接引用《鲁颂》的诗句,如《左传?文公二年》:“《鲁颂》:‘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对于《左传》引《诗》的具体数量,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董治安在《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中的统计结果是:引诗219条,赋诗68处。张林川、周春健统计的结果是:言《诗》之处凡277条,涉及《诗》152篇,其中可以划归引《诗》范畴的共255条,涉及《诗》132篇。并且将其分类:“《左传》277条言《诗》可以分为如下六类:一曰‘赋诗’,二曰‘诵诗’,三曰‘歌诗’,四曰‘言语引诗’,五曰‘作诗’,六曰‘泛称诗’。⑤夏承焘统计的结果是:引诗一百三十四处,其中关于卿大夫赋诗的共三十一处。⑥就统计数字来看,各家数字都不相同。造成上述统计数字不同的原因是分类的标准不同,笔者的作法是从语言外部形态入手,凡是与《诗经》诗句、篇目、篇章有关的,都在统计之列,并且把《左传》引用《诗经》的外部形态做了归类,应该说条目比较清楚,所依据的版本是岳麓出版社的《左传》版本,全文逐页查询统计两遍,每一句诗句的出自页码都做了标记,遗漏的可能性相当小,数据比较可靠。

3.《左传》 《楚辞》 《诗经》 《论语》的文句写法特点各是什么

《左传》简练蕴藉的语言风格。《左传》并非是经学著作,而实为一部自成一家的编年纪事体史书;《左传》的艺术成就 :

1、长于叙事。

《左传》把《春秋》中简短记事,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刘知几《史通》),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这主要表现在通过文学性剪裁,把历史事件情节化、故事化。换句话说,就是善于把头绪纷繁的人物、事件、构成情节生动、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

2、善于描写战争

这集中体现了《左传》高超的叙事艺术。《左传》生动具体地描绘了一些著名战役,如秦晋肴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齐晋鞌之战等,这些战争描写、各具特色,成为传世名篇。作者描写战争,既具体表现战争原因、过程及场面,又注重揭示战争胜负的原因,寄寓关于战争的进步观点。

3、注意在叙事中写人,刻画了一批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左传》虽以记事为主,但由于注意将事件的前后贯穿起来,因此事件的主人公也得到了较完整的表现,描写了国君、霸主、政治家、军事家和士人的众多形象,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写出他们不同的性格面貌。

《楚辞》 与楚民歌在乐调、语言、句式的参差错落、句尾多用“兮”字,以及情调等方面都有承传关系。“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会交流的产物,是春秋以来楚国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影响和孕育“楚辞”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外来因素,即中原文化和楚国文化的交流融合。2、楚国信巫、事鬼、祭神的民情风俗,对《楚辞》的产生有着接影响。3、来自楚国民间的楚声、楚歌,是“楚辞”的直接源头,是“楚辞”形成的基础。

《诗经》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诗经》的影响:

1.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精神给后代诗人以极大的启迪。

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并影响后代一些文体的形成。复叠的章句,多彩的修辞,双声叠韵的巧妙应用、隔句押韵的节奏掌握,都给后代诗歌以艺术上的营养。

3.推动后代诗人向民歌学习,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

《论语》言简意赅,生动隽永,包含哲理,富有感情色彩。《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其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具体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关心、爱护和帮助别人。

4.分析左传的思想内容诗经的思想内容有哪些左传的思想

《左传》表现了对“民”的重视,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如桓公六年楚武王伐随,庄公三十二年,虢国太史嚚祭神,庄公十年的曹刿论战等。这些记载清楚的说明,在社会处于剧烈的变革时代,一些有识之士清醒地看到,人民在社会动乱中的安定作用,战争中的决胜作用,生产实践中的主力军作用。他们提出的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取得战争胜利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左传》对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荒淫作了无情的暴露和鞭挞。如宣公二年的晋灵公弹人,文公六年的子车氏为秦穆公殉葬,宣公九年的陈灵公与夏姬通奸等。

《左传》对那些正直无私、有远见、有作为的政治家给予高度赞扬。如襄公三十一年的子产议政。

《左传》突出了爱国思想。如僖公三十三年的郑国商人弦高犒秦师,定公四年申包胥哭秦庭等。

《诗经》的思想内容

《诗经》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 作,它形象地展现出一幅幅周朝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人们常把《诗 经》比作“周朝社会的一面镜子” 。这是因为《诗经》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各个方面, 描述了复杂的社会生活, 表现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 它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的心声,首先在十五国风 中大量地反映出来。这是因为《国风》中的绝大部分诗作都属于民间 歌谣,在这些歌谣中,劳动人民唱出了他们的苦难和欢乐,愤怒和不

平,唱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具体、真实、深刻地 反映了周朝社会的历史面貌。其次,即使是《雅》 、《颂》部分,也有 不少诗作同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虽然《雅》 、《颂》 中多有歌功颂德, 拜神祭祀的诗歌, 但除此之外仍有真实反映社会矛 盾、人民心声的诗作。其中:有的切中时弊,讽刺朝政昏庸,揭露统 治者的丑恶;有的对人民在国家动乱中遭受的疾苦表达了一定的同 情。因此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周王朝的社会现实。

总之, 《诗经》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体现着极强的现实性和人 民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