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三寸金莲美得文本或诗句

1.形容三寸金莲的诗句有哪些

1、冰姿拮,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宋·田为《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释义:风姿绰约冰清玉洁,一对金莲秀足,小小罗袜十分衬贴。

2、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宋·辛弃疾《菩萨蛮》

释义:淡黄色向弓一样的鞋子小巧精致,只是怕一阵风吹来,腰肢会承受不住,人会摔倒在地上。

3、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唐·李商隐《南朝》

释义:有谁说琼树一样的妃嫔天天都见面,远远比不上步步都生出金莲来。

4、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宋·苏轼《菩萨蛮·咏足》

释义:你说纤细美妙到何种程度,该是很难。要说“纤妙”,必须把妇女托在手掌上去看她的脚。

5、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蟠虎踞山如画。——元·张可久《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释义:琼树一样的妃嫔每天都歌唱着《玉树后庭花》,潘妃在贴着金莲的地面上行走,地势雄伟险要的江山像画一样。

2.形容三寸金莲的成语

小巧玲珑

xiǎo qiǎo líng lóng

[释义] 形容东西小而精致。小巧:细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

[语出] 宋·辛弃疾《临江仙·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辨形] 玲珑;不能写作“令龙”。

[近义] 玲珑剔透 短小精悍

[反义] 庞然大物 硕大无朋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于形容器物。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3.历史书上的关于三寸金莲介绍

三寸金莲,最早出现于宋代,是古代妇女传统习俗的极端发展。

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的便为“金莲”。“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

宋朝之前无缠足大量史料证据证明宋朝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周礼.天官冢宰》:“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

为赤舄、黑舄、赤繶、青句、素屦、葛履。辨外内命夫命妇之命屦、功屦、散屦。”

可见男女之屦形制是相同的。《南唐书》上说,五代南唐李后主皇后小周后“手提金履,划袜潜来”,手提鞋子,脚穿袜子而行,不是缠足。

缠足不是源自五代南唐的窅娘。原因:一、在时间上是中断的,因为窅娘是在五代,当时没有引起人民效仿,北宋初年也没有发生缠足现象;二、窅娘是供人玩乐的舞女,地位低下,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其所为不会被人效仿。

《闻见近录》云:“宋神宗开颖邸,时近侍以弓样靴进,韩维曰:王安用舞靴。”可见当时社会对于舞女的贱视。

三、南唐是被北宋所灭,李后主降宋,后被宋太宗毒死。这样一个身家性命都不能自保的亡国之君,其所为是北宋人不屑仿效的。

四、窅娘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这种形状与宋代的“束足纤直”完全不同,又无史料说明两者之间有嬗变关系。五、窅娘缠足,只是在歌舞时偶加勒束,并非从小如此的永久行为,而且真正的缠足与舞蹈之道是相违背的。

张邦基《墨庄漫录》中说“妇人缠足,始于近世。”从《墨庄漫录》记载的内容看,可以确定张邦基是两宋相交时期的人,书成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以后。

北宋建立于公元960年,《墨庄漫录》成书年代在北宋成立后近二百年。因为尚无发现北宋初年有缠足,所以张邦基《墨庄漫录》中说“妇人缠足,始于近世” 的近世是指北宋的某个时期,但不会是北宋之初。

五代窅娘不是缠足的起源。 从古代诗文中也可看到当时是不缠足的。

谢灵运诗“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陶潜赋“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李白诗“一双金齿履,两足白如霜”,韩愈诗“一婢赤足老无齿”,说得都很明白。《唐诗纪事》说:段成式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段成式赋诗纪事,有“掷履仙凫起,扯衣胡(蝴)蝶飘”之句,脱下鞋履掷击他人,不会是缠足。

《郡阁雅谈》引五代刘克明蒲鞋诗,“吴江江上白蒲春,越女初桃一样新,才自绣帘离玉指,便随罗袜步香尘。石榴裙下从容久,玳瑁宴前整顿频。

今日高楼鸳瓦上,不知抛掷是何人。”指出此诗通篇咏妇女蒲鞋,而从未涉及纤足之状。

[8] 起源三寸金莲过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

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是因为它以人工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美”。

高洪兴《缠足史》考证众多史料证明,缠足风俗开始于北宋,兴起于南宋。 五代以及之前的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

[7] 宋代文人苏轼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

文人们甚至总结出了小脚的“四美”(形、质、姿、神)、“三美”(肥、软、秀)。这种审美心理事实上包含了浓厚的性意识,明末清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甚至公然声称,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人的性欲。

由于小脚“香艳欲绝”。玩弄起来足以使人“魂销千古”,他竟将小脚的玩法归纳出了48种之多。

如:闻、吸、舔、咬、搔、脱、捏、推等。可以说,在古代小脚是女人除**、**外的第三“**官”。

在古典名著《金瓶梅》中就有“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坑时破土的锹锄”之类的说法。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

由于脚小不便于行走,让女人缠了足就可以防止“红杏出墙”。就如同中世纪的欧洲男人为女人制作了贞操带。

而实际上,除了少数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数小脚女人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她们付出的艰辛,要远远超过一个天足的女人。也有人说缠足是为了使女人在行走时必须绷紧大腿根部的肌肉,于是保持**的紧窄,从而让男人获得更大性快感。

缠足作为一种习俗,也造成了另外一些习俗的形成,如赛足会,就是女人们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小脚,以博得好评为荣。发展三寸金莲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

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

缠足,在历史上也曾被禁止过。清朝曾多次明令禁止,太平天国也曾颁布过类似法令。

但直到辛亥革命后,从城市到乡村的缠足之风才逐渐被。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