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牧

1.牧遥出自诗经里那一句

诗经·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于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注释】:赞畜牧兴旺,牛羊繁盛。

犉(音闰,二声):黄牛黑唇。一说牛七尺为犉。

濈濈(音及):聚集貌。

湿湿(音气):牲畜耳朵摇动貌。

讹:动。

何(音贺):同荷。担,引申为戴。

物:颜色。

蒸:粗曰薪,细曰蒸。

矜矜、兢兢:坚强貌。

骞:亏。崩:群疾也。

升:登。指入圈。

众:螽。蝗虫。

旐、旟:旗名。龟蛇为旐,鸟隼为旟。

溱溱(音真):众也。

2.诗经·雅·小雅 四牧 赏析

诗经·小雅——《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嘽嘽骆马。

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

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

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载駸。

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注释】:

慰劳使臣勤于王事。一说使臣自咏之辞。

騑騑:音非,马行走不停貌。

倭迟:迂回遥远貌。

盬:音古,不坚固。

嘽嘽:音摊,喘息貌。

骆:音落,白毛黑鬣的马。

启处:安居休息。

鵻:音追,斑鸠,鹁鸠,鹁鸪。

苞:草木丛生。

栩:柞,栎。

杞:杞柳。

骤:马飞奔。

駸駸:音侵,马速行貌。

谂:音申,思念

【赏析】:

《四牡》叙写出使在外的官员苦于王中的繁重,无休无止,想念家中父母无法奉养,表达了出对家人的思念,对王事的哀怨。诗以行车途中,感于路途的遥远迂回,兴言王事的繁重,又以鹁鸪鸟的飞歇,暗示自己在处的流落,中以“岂不怀归”为主旨,反复咏叹,表现了强烈的思归的感情。

3.带“牧”字古诗有哪些

1. 唐代: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译: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2. 唐代: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译: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3. 唐代:刘禹锡《汉寿城春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译: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4. 唐代:无名氏《胡笳曲》: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译:汉朝自从没有了李广将军,胡人单于明目张胆到边境挑衅。

5. 唐代:白居易《东城桂三首》: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

译:苏州的东城,是古代吴国的都城,现在是砍柴放牧的场所。

6. 宋代: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译:先前感叹当年没有李牧将军这样的人物,现在才知道江南有夷吾。

7. 唐代: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译:勇猛的应龙它已经不见,牧马的童子也离开尘世。

8. 唐代:李白《雉朝飞》:锦衣绣翼何离褷,犊牧采薪感之悲。

译:雌鸟的新羽毛刚刚长出,色彩鲜亮,我这个老而无妻的人看到这情景心中感到一片凄凉。

9. 唐代:王维《宿郑州》: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译:老农从青草丛生的地边归来,村童还在濛濛细雨中放牧。

10. 唐代: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译: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

1. 牧童词

唐代: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2. 塞上听吹笛

唐代: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3. 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4. 胡笳曲

唐代:无名氏

月明星稀霜满野,毡车夜宿阴山下。

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5. 东城桂三首

唐代:白居易

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

有桂一株,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

4.牧遥出自《诗经》里哪一句

诗经·小雅——《无羊》。

诗经·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于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注释】:赞畜牧兴旺,牛羊繁盛。 犉(音闰,二声):黄牛黑唇。

一说牛七尺为犉。 濈濈(音及):聚集貌. 湿湿(音气):牲畜耳朵摇动貌。

讹:动。 何(音贺):同荷。

担,引申为戴。 物:颜色。

蒸:粗曰薪,细曰蒸。 矜矜、兢兢:坚强貌。

骞:亏。崩:群疾也。

升:登。指入圈。

众:螽。蝗虫。

旐、旟:旗名。龟蛇为旐,鸟隼为旟。

溱溱(音真):众也。

5.带牧字 古诗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哥舒歌 西鄙人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杜牧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河湟 杜牧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荒村 于谦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 雷震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棍经时杜牧情。——感旧 黄仲则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诗经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代东武吟 鲍照

主意思政理,牧人官不轻。——送田使君牧蔡州 马戴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度关山 曹操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赠张徐州谡 范云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新安吏 杜甫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塞上听吹笛 高适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石鼓歌 韩愈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登高丘而望远 李白

够了不?不够HI我

6.牧童的古诗句

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译: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2.《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译: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译: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5.《牧童词》——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译: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译: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译: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7.牧意古诗的诗意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意: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8.诗经·雅·小雅 四牧 赏析

诗经·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四牡騑騑,嘽嘽骆马。

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翩翩者鵻,载飞载下。

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翩翩者鵻,载飞载止。

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驾彼四骆,载骤载駸。

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注释】: 慰劳使臣勤于王事。

一说使臣自咏之辞。 騑騑:音非,马行走不停貌。

倭迟:迂回遥远貌。 盬:音古,不坚固。

嘽嘽:音摊,喘息貌。 骆:音落,白毛黑鬣的马。

启处:安居休息。 鵻:音追,斑鸠,鹁鸠,鹁鸪。

苞:草木丛生。 栩:柞,栎。

杞:杞柳。 骤:马飞奔。

駸駸:音侵,马速行貌。 谂:音申,思念【赏析】: 《四牡》叙写出使在外的官员苦于王中的繁重,无休无止,想念家中父母无法奉养,表达了出对家人的思念,对王事的哀怨。

诗以行车途中,感于路途的遥远迂回,兴言王事的繁重,又以鹁鸪鸟的飞歇,暗示自己在处的流落,中以“岂不怀归”为主旨,反复咏叹,表现了强烈的思归的感情。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